手机版
1 1 1

闽西老区上杭:搭建畅通民情民意的“立交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们到基层收集民情民意,不能只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要通过具体问题倒逼解决干部的‘四风’问题。”这是闽西老区上杭县委书记邓菊芳在约谈全县22名乡镇党委书记时,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作为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的上杭县,发扬“古田会议精神”与“才溪乡调查精神”,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引领,各级干部受到一场“精神洗礼”,干部更了解基层与群众所思所想,群众也更支持干部工作,一线民情民意用最快的速度得以收集、处理,一座畅通民情民意的“立交桥”雏形初具。

  上杭在中央苏区时期曾以“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光荣传统闻名。“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是当时苏区干部深入群众的真实写照。从今年3月开始,上杭开展“千名干部串门走亲”活动。干部下基层驻村蹲点调研,到挂钩乡村走进每家每户。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哪里,干部就往哪里跑,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里记下来自群众的一线民情,干部自身的点滴思想火花。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一阵风’,而必须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干部作风真真切切地转变。”上杭县县长谢海波表示,“全县14.1万多户人家都必须有干部入户。沉下基层去听群众的意见,才能知道群众真正在想什么。”

  “现在干部下乡,我们都愿意跟他们‘掏心窝子’讲真心话,反映最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才溪镇溪北村72岁的退休教师雷浩钦家,是上杭正在全县推广的服务群众“四点”工作法之一的“民情收集点”,平日里负责收集周围村民关切的问题,向村里反映。前段日子,他反映了村里水管爆裂的问题,县水利局等单位工作人员第二天就进村找到解决方案,施工队马上进场,很快村民用水就能恢复正常。

  雷浩钦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管是县里还是乡里的干部下乡,都会认真记住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能解决的马上现场解决;需要协调其他部门解决的,也会尽快落实;一时无法解决的,也会和我们讲清原因,征得群众理解。这样的干部,群众欢迎!”

  “越是基层,越是直面矛盾,越发现干部自身的‘四风’问题,越需要提升我们服务群众的水平。”临城镇党委书记黄庆锋说,“在镇上最偏远的新丰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靠养猪,效益差,还污染环境。我和群众开了几场现场座谈会后,发现大伙很想致富,却一直苦于没有门路。现在,镇里在引导他们发展蔬菜种植和兔子养殖。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这么多群众的诉求以前没得到镇上重视,这确实反映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深入群众,‘四风’还存在问题!”

  深入群众,换来的是对群众工作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与思考。通过倾听群众呼声与诉求,摸清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上杭找准“四风”问题23个,着手解决了事关群众利益的切身问题。“一条龙”“一站式”“一卡通”的县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有着97%调解成功率的县人民调解中心;连续多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都是这个老区县“干群一条心”的真实写照。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邓菊芳说,上杭最近整合相关资源,设立县民情收集处理中心,乡镇建立民情收集处理站,村设立民情收集点,形成三级网络,分层、分级处理收集汇总的民情民意,架设民情民意“立交桥”。“通过设定时限,制定规章制度,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妥善解决,每个问题都能倒逼我们发现体制机制与干部作风的不完善之处,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4日 16:55 来源:新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