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福山区4700多名机关干部“联村联户心连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眼下虽然久旱,但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胡家夼村的村民却一点也不心急。4月18日上午,记者赶到这个丘陵间的山村时,遇到了正从樱桃地里浇地回来的村民胡坚。“樱桃现在花开的正旺,浇点水等着多结点果。”他说。

  同福山区多数村庄相同,胡家夼村也以种植大樱桃为主,胡坚家里在半山坡上有1亩左右的樱桃地,往年需要用水泵抽水上山,但今年由村里统一安装了管灌设备,水管铺到田间地头,利用远处的一处水库进行灌溉,省心不少。

  谈起村里的变化,胡坚认为“老于”是应该感谢的人。他说的是村里的联村干部于维平。

  于维平的职务是福山区财政局副局长,2011年3月,福山区委在全区组织开展了“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161个机关、事业单位组织4700多名机关干部与231个村居和6.98万户群众结对子,他负责联系胡家夼村,一直持续至今。

  虽然于维平顶着“副局长”的头衔,但他进村之后第一次和村民打交道,被称呼的却是“大兄弟”。2011年,初到胡家夼村的他为打开局面,在询问清楚村里大体情况之后,带着工作人员,直接来到了村民胡克德妻子的地中,帮着刨地。

  于维平并没有做太多自我介绍,只说自己是机关下来联系村的干部,一起来的机关干部穿着也很普通。胡克德妻子愣了一下,然后赶紧劝阻:“大兄弟,谢谢了,你们不懂地里的活啊。”

  作为出身农村的干部,于维平干起农活并不生疏,七八个人突击了一个小时,就刨好了一个人需要忙一天的地。这让胡克德妻子很感动,之后在村里见到于维平,她都要招呼他去家里吃饭。

  谈起这段经历,正在村里带着《联户干部走访“十问”》走访村民的于维平很感慨,“干部深入基层,一直都提倡,但以前有的干部下乡的时候西装革履,和群众在一起的时候说得多做得少,总讲大道理,群众很难买账。事实证明,干部只有多干实事,才能获得群众认可。”

  对于“办实事”的问题,福山区在“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中作出明文规定,联村部门要利用信息、技术、物资、资金上的优势给所在村支持和帮助,每年帮助村居办2件实事。但胡家夼村党支部副书记胡仕建认为,于维平能够获得村民认可,关键在于他给村里办实事的同时没有给大家增添麻烦。

  胡家夼村位于山沟里,由于地势原因,一到雨季洪水就会高处冲下来,村里的河道之前没有浆砌,洪水很容易漫过河边的地里。于维平来到村里之后,很快把河道整治和灌溉问题列为自己要办的两大实事。但这两项工程需要近200万元的投入,但胡家夼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很难单独承担此项开支。

  “一味为办实事而增加群众负担,这种做法不可取。”于维平说。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他们决定各自发挥优势,胡家夼村负责组织劳动力,财政局则寻找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由于分工得当,整个工程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县里来的老于”也成为胡家夼村民经常谈论起的名字。

  “区里对干部办实事方面,有着严格的考核监督制度,干部下乡不仅要记录工作日记,相关信息同时还录入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掌握问题解决的动态。”福山区心连心工作办公室的于波介绍。他认为,于维平之所以能够得到胡家夼村民的高度认可,关键在于他采用了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和群众打交道。

  “我们开展‘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贴近民心办实事,这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内涵上高度一致。”福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天浩说。数据显示,联村联户心连心工作中,联村单位共投入1300多万元,帮助村居办实事390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20场,为群众解难题1830件,群众来信来话问题办结率达95%以上。

  为了全面系统听到群众的真心话,福山区精心设计了《联户干部走访“十问”》,内容涉及到干部作风、教育教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交通出行、农民增收等方面,联户干部按照设计好的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炕头,“面对面”请群众“把脉”。截至目前,该区已在大走访活动中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000多条。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11:41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