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黔西县铁石乡“三民”课堂提升“三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通过开设“民族语言、民间文化、民生话题”的“三民”课堂,着力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让党员干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作品展示给群众看、把成果送到百姓家。

  “民族语言”课堂提升“参与率”。铁石乡结合少数民族占58.6%的实际,在11个村(社区)成立以驻村领导为组长的11个教育实践活动宣讲组,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方式,用苗语、彝语、布依语等民族语言与老百姓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服务,让少数民族同胞听得懂,能理解。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开展“五老”同志讲经历、讲见闻,驻村干部讲政策、讲实践,致富能手讲经验、讲体会,“农民讲师为农民”,“我为群众路线献一策”等宣讲活动,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目前,宣讲组用民族语言培训农村实用型人才2000余人次,培训“羊”专家、“土”秀才、“田”博士800余名,群众参与率达85%。

  “民间文化”课堂提升“知晓率”。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民间文化传承相结合,变生产现场为美丽乡村课堂,视生活作坊为同步小康导航,充分尊重民族风情,深人挖掘民族文化,举办山歌对唱、花灯调、芦笙舞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精神,并自编《驻村干部“1+9”工作机制快板》,向群众宣传干部驻村工作。目前,已组织进村入寨表演501场次,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135份,群众知晓率达99.8%。

  “民生话题”课堂提升“满意率”。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2016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制定小康建设发展规划,在活动中边学边查边改,解决水、电、路、讯、房等亮点民生工程250余件,投入15万元解决了生态移民群众路灯照明问题,组织群众发展种植养殖项目31个,建立春耕生产示范点12个,党员干部走访农户5481户,征求到意见建议58条。针对群众反映的理发难问题,在11村(社区)成立便民利民服务理发中心,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在村办公阵地集中理发与干部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为老百姓免费理发,深受少数民族同胞的好评,群众满意率达98.3%。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17:09 来源:贵州基层党建网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