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封批评信催生为兵服务新举措——沈阳军区第406医院正确对待批评改进为兵服务工作追踪调查

吴富平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的话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沈阳军区第406医院党委机关以一封战士批评来信为镜子,举一反三,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端正为兵服务思想和方向,给思想洗了澡,也一定程度上纠治了久治不愈的“顽疾”。这篇来信追踪调查所反映的是军队医院提升为兵服务质量的事,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方法,对各级党委机关脚踏实地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不无启迪。

尊敬的406医院领导:

  您好!我是一名潜艇部队战士,去年7月份,我胸前长了许多红斑,几次到你们医院看病都没治好,后来到地方的皮肤病专科医院治了两个多月,也没有治好。幸亏我的艇长帮我,找到你们院里的老中医徐宏玺,喝了好几个月他开的药,病才好。谢谢徐医生,谢谢他治好了我的病,专门写信就是为了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另外,有几次在你们医院看病的遭遇实在不好,一并借此机会向领导反映。

  我的病挺闹心的,一开始到了你们院,给我看病的医生说没啥事,开了几片药片就让我回来了。后来病情严重了又去看,医生又说是湿疹,并按照湿疹治了半个月,仍旧没好。后来,那名军医就说病情不详,让我到地方专科医院看看,结果地方医院专家说是玫瑰糠疹,早治疗效好。回首那段难受的日子,真希望咱们院的医生诊断能准确些,耽误病情我们病号遭罪不起啊!

  还有就是挂号难,每次到医院看病都要同地方患者一起排队,排队时间很长,明明写了军人优先挂号的窗口为啥军人不能优先?我们战士请假外出看病时间有限。

  最后我特别想说,去咱们院多次,有时等候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希望医院能为军人设立休息专区。

XX潜艇支队战士 小李

2014.2.22

  两个月前,沈阳军区第406医院通过设在门诊大厅内的意见箱,收到这名战士来信。收悉来信,第406医院领导既震惊,又惭愧。他们迅速派出纪检干部联合医德医风办公室人员,对信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科室和个人进行了解,查明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后,医院领导不护短、不塞责,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并根据《医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惩实施办法》给予处罚。

  以此为契机,该院党委在医院开展医德医风大整治,组织医院全体人员反躬自省,并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出了为兵“一站式服务”等举措,使医院作风建设有了新转变,服务质量有了新提升,赢得了基层官兵的赞誉。在基层官兵不时反映看病难、看病不方便问题的当前,他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知错就改、立言立行,并取得初步成效?近日,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

  以兵为镜 深入基层查问题

  某潜艇支队、某鱼水雷仓库、某训练舰支队、某舰船器材仓库……据第406医院副院长闫双银介绍,医院担负着近3万名官兵和家属的医疗保障重任。收到信后的第3天,医院就对当事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和处理。当天晚上,医院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专题党委会,决定由常委们带队成立调研组,分头赶赴12个能代表各自类型的医疗保障体系部队,开展为兵服务满意度调研。

  为了能真正倾听到基层官兵的意见和心声,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个别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并请被调研单位领导干部回避。很快,一个个关于医德医风的问题浮出水面。

  “官兵看病真是不容易,有的请假时间太短,有的来回路途太远,有的生活保障跟不上。基层官兵费尽周折来到医院,如果我们医护人员技术不过硬、服务态度差,不但治不好病,更会令官兵寒心,最终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院政治处主任王志峰带队完成3次调研后感慨道。

  患有肾病综合症的某部战士小张说:“我到医院住院的次数比较多,有时遇到科室床位被地方人员占满,医院就会让我们打道回府等待床位,这种作法令人寒心。”

  医院调研小组诚恳的姿态,让基层官兵敞开心扉、畅所欲言。21天的调研走访,该院征集意见75条,加上各病区设置的意见箱收集的20多条建言,512份有效问卷统计出的官兵不满意率占到6.9%。期间,各调研小组还为330余名官兵提供了体检、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

  躬身纳谏 刨根问底追根源

  姓军为兵是军队医院的宗旨,医院这几年也在为兵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啥问题还是那么多?面对基层官兵的抱怨和意见,院党委“一班人”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为兵服务大讨论,大家对号入座,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根源。

  人员编制跟不上发展变化是根本原因。该院门诊部主任郝俊峰在讨论中无奈地说:以前日均门诊量三五十人,现在日均门诊量超过300人,我们的人员编制却没变,只能从地方招聘医护人员补充力量,这个群体无法按军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待遇上也有差别,再加上工作量大,个别同志对待官兵的态度难免会有问题。

  基层卫生队(所)力量太薄弱。经常参加门诊值班的外科医生钟丹说:有些建制单位长期缺编军医和卫生员,导致普通的创口包扎等小问题都送到医院来,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机关与科室沟通不顺畅,部分政策和规章要求不切合科室实际,导致一些为兵服务政策无法执行或者打折扣。”内一科护士长郭珊珊说,2011年总后勤部出台的《关于规范军队医院为伤病员服务诊疗流程和行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医院应当根据伤病员生活需要,提供文体活动场所。该院早有扩建军队伤病员文化活动中心的计划,但营房扩建需要各级审批,在审批通过之前只能将之暂停在政策层面。

  经过深入查摆,该院先后整理出涵盖就诊、住院、用药等4大类意见和建议百余条。对此,院长邢国利表态:“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想尽办法,从自身做起,拿自身开刀,切实把为兵服务的问题解决好,把服务质量提上去,让广大官兵满意!”

  闻过即改 多措并举转作风

  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该院党委研究决定:凡是现场能解决的问题,带队常委现场拍板,就地改正;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医院党委和各科室要给出明确的解决时限;为确保整改成效,医院向医疗保障体系部队推出了“一站式服务”的为兵服务项目承诺,重新修订了《医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对医护人员为兵服务过程中出现渎职、失职、塞责行为的惩处力度。

  据了解,“一站式服务”主要包含3大方面。一是做实院中服务保障,在军人独立诊区实行挂号、就诊、计价、检查、治疗、取药、转诊及入出院手续办理等一条龙服务,就诊流程高度集成,大大缩短了基层官兵看病时间。二是做细院后服务保障。病患出院前,要求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提供书面的康复意见。病患出院后,医院采取电话、信函等形式,对其进行随访,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三是改进伤病员复诊方式,经预约仍由原主治医师接诊,确保复诊质量;对病情较轻或行动不便的军人伤病员,施行网络远程复诊;对病情特殊的军人伤病员,主动上门复诊。

  为把“一站式服务”举措做实做细做好,医院在原有的军人独立诊区基础上进行了医疗硬件升级改造,新增加了休息靠椅、电视、饮水机等惠兵便兵设施设备,建立了《医疗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免费用药名录》,更新军人住院病床和被服。同时,针对医疗保障体系部队基层卫生力量薄弱的实际,该院与10个医疗保障体系部队单位建立了业务协作帮带关系,组织专家医疗队定期展开医疗巡诊进军营活动,送医送药,提供技术指导。近两个月来,医院先后帮助5个医疗保障体系部队筹建了心理咨询室和理疗室,并免费支援了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派出12支医疗小分队到偏远海岛、高山哨所进行上门服务。

  “进门有军人优先,看病有绿色通道,用药有品牌良药,回部队还有术后回访,真心为‘一站式服务’点赞。”某部上士苏瑾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前一时期在医院做完手术回部队后,主治医师王绍天先后两次回访,使他彻底康复。如今,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苏瑾,一提起在406医院治病的经历,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医德医风的转变,犹如春风化雨般解开了官兵的心结,也赢得了他们的赞誉。该院“一站式服务”实施刚两月,就接诊医疗保障体系部队官兵和家属2800多人次,收到表扬信3封、锦旗14面,无一起投诉。海军某部战士张军军感动地说:“就诊、拿药,所有医护人员不论军衔高低,对患者都客客气气的,这让我胸中油然而生军人的自豪感。”海军某导弹团卫生队军医张连胜的留言更道出了广大官兵的心声:“沈阳军区第406医院作风扎实,情系基层,真心解决问题服务官兵,不愧是基层官兵生命健康的保护神。”

把官兵当成亲人

常林阁

  在一次为兵服务工作座谈会上,一位领导饱含真情地说,为兵服务工作能不能做好,做到让基层满意,让官兵满意,关键在于你是否把官兵当成亲人。这一观点振聋发聩,让人深思。

  军队医护人员肩负着保障官兵健康的重任,任务杂,标准高,能否做到带着感情干工作,关乎官兵身心健康,影响兵心士气。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大家平时并肩守卫和平,战场携手打仗,军队医护人员与基层官兵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只有把官兵当成亲人,医护人员才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为兵服务也才有了持久动力;只有把战士当成亲人,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才不会因工作辛苦而抱怨,不会因遇到困难而退缩。

  把基层官兵当成亲人,以亲人般的真情实感相待,绝不能让他们身疼又心痛。基层官兵为巩固国防、守护和平长年奋战在基层一线,许多官兵长期身处恶劣环境中,他们献了青春,献了热血,当他们身体有问题时,来到医院诊治疾病、疗养身心,不正如疲惫的亲人回到家中吗?军队医院于情于理都要全力为他们营造家的温馨,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

  把基层官兵当成亲人。各级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别忘时常自问自省:我做到了吗?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6日 07:54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