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车改之后 基层干部咋适应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核心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车取消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出行、工作会发生哪些变化?他们又是如何适应的呢?记者采访了几位车改亲历者,倾听他们的车改故事与真切感受。

  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党委书记

  “找回了年轻时骑车下乡的感觉”

  近几个月骑着公务自行车下乡去检查工作,严晓虎“又找回了年轻时骑车下乡的感觉”。作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的党委书记,自从进行公务自行车制度试点后,他就带头骑车下乡。

  “之前都是小车坐惯了,现在变自行车。这肯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一开始,慕仪镇的老乡们像看笑话一样来看这个事。

  “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哪怕是‘作秀’,坚持‘秀’下去也是一种改变。”老乡的质疑更激起了严晓虎的牛脾气,他和众多镇街干部也一直坚持了下来。今年年初的一天,严晓虎骑自行车到团结村检查低保评审工作时,和骑车参加评审的老乡边骑车边打招呼。

  “这种一起骑车,遇到了打个招呼的感觉挺好。要是坐在小车里呼啸而过,听到的就不是笑声,还可能是骂声啦。”严晓虎感慨道。而据慕仪镇财政所统计:推行公务自行车制度后每月可节省油料2000余元,再加上车辆的维修等费用,镇机关每年可减少经费支出2.5万余元。

  “公务车改革后,很多地方也都在实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了地气、养了民气。”严晓虎说,“几个月的推行,也谈不上成绩,只有坚持下来了,才叫真落实,群众才认可。”

  而如今,陈仓区纪委也定了规矩:除紧急情况外,镇街干部下村进社区不再安排小轿车,并严禁租用营运性车辆下村进社区,严禁行政村和社区派小轿车接送镇街干部。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干部,区纪委将按纪律处理。

  为了保证工作正常开展,陈仓区委宣传部新闻组长齐小伟表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路途太远需要派车,相关部门也可以按要求使用符合规定的公务用车。

  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私家车从政府大院里一直停到了院外”

  “原来有些工作人员下班顺便接个孩子、买个菜之类的情况或多或少存在,现在使用公车都需要事先登记用车原因、用车时间,上下班都是驾驶私家车,公车私用基本没有了。”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雷谦告诉记者。

  昆明市盘龙区2010年开始进行公车改革,建立由60辆公车组成的车队,各单位不再保留公车,根据单位编制人数,按照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核定公车使用额度;如需要用车,则向车队进行登记预约。

  雷谦最直观的感受是:“原来政府大院停满了各单位公车,私家车则寥寥无几;而现在大院里,私家车从院里一直停到了大院外面。不过也有例外,周末节假日,公车基本上都在院中停着。”

  雷谦告诉记者,现在只要去车队登记,日常用车需求基本都会得到满足。

  不过车改后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雷谦坦言,有次因为工作需要去昆明市水源地松华坝,但车队越野车都已经派出去了,只能选择普通轿车出行,结果山区路难走,车坏在了半路。“上次昆明发生森林火灾,媒体都已经到达现场直播了,我们却还在办理用车手续。”雷谦说,车改后公车应急保障能力下降了。

  “从我们个人来说,私车公用变多了。有时候碰上突发事件,来不及回办公室办理公车使用手续,开着私家车就去现场了,有时私家车不在,就采取打车的方式。”雷谦告诉记者,私车公用现象在盘龙公务员中非常普遍。

  “建议引入服务车队竞争机制,探索对公务员私车公用进行货币化补助。”雷谦说,补偿数额不应按照行政级别确定,而应该根据实际用车需要,“不然又成了特权”。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区委书记

  “我开车开得慢,要早点出发”

  “以前有司机时,自己可以在车上接电话处理公务,现在就不行了,需要理解。”新余市渝水区区委书记徐文泊坦言,虽然自己2004年就考到了驾照,但开得少,驾驶技术不是很高,担心发生交通事故。不过他相信,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自己开车技术的提高,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自3月19日以来,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到市里开会,或是下乡、到工业园区、项目现场,徐文泊都是自驾出行。两次到省里出差,他就到区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开派车单。

  按照规定,渝水区分乡镇、区直单位、四套班子领导3批,先后于今年3月17、18、19日前交车完毕,4月1日正式启动车改。据介绍,3月20日起,全区参加车改的人员就没有公车了。全区280多辆公车,按每年每辆车的司机工资、油钱、过桥过路费、维修费等约七八万元算,除去个人交通补贴,每年节约400余万元。

  车改不仅降低了行政开支,还提高了行政效率。“以前节假日临时要参加公务活动,或是处理个急事,要等司机来。现在马上就能出发。”徐文泊说,“对车改有个适应的过程,适应了便不会影响工作,还更方便。”

  车改后,渝水区也进行了一些变革。徐文泊介绍说,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开车、骑车、坐公交、步行,各种出行方式验证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二是转变工作方式:可以通过网上解决的事,在网上就把它办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的事,打个电话就行;必须要召集起来开会时,可以开电视电话会,也可以几个会套起来开,提高效率。

  “4点半市里有个会,我开车开得慢,停车也要点时间,要早点出发。”下午4点,徐文泊拎起公文包,略带歉意与记者握手话别。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7日 05:05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