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认认真真照好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0年前的5月14日,河南省兰考县36万百姓痛失好书记焦裕禄。然而精神不死,英魂永在。50年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二阶段的今天,全国各级党员干部重温焦裕禄事迹,认认真真以焦裕禄精神为镜,照一照,比一比,看看自己的理想是否偏离,看看自己信念是否坚定,看看自己党性是否纯洁,看看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有没有改进,看看自己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每一时,每一刻,为党和人民群众作出了多少贡献。

  一

  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正气、转作风、担责任,凝聚人心,强基固本。

  1922年出生的焦裕禄,不满20岁就被日本侵略者抓到抚顺煤矿作苦工,一个工棚23位工友,三个月有17人被折磨致死。焦裕禄成长中遭遇的死亡威胁,是中华民族上世纪遭受的屈辱苦难的一部分。1945年,焦裕禄回乡参加民兵,从此以后,将个人摆脱苦难的努力,融入到民族独立解放的洪流中去。

  回顾焦裕禄的成长经历,他日后激励了无数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从哪里来?是从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切身伤痛中来,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中来,是从身边乡亲战友、乃至整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深切愿望中来。

  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民族危难中走出来的共产党人焦裕禄,紧紧地将自身命运与全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国家好,民族好,每个人才能好,这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到的真理。为建设新中国出尽全力,是他以全部生命实践的坚定信念,从未有一丝一毫动摇。

  有了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精神不断淬炼升华,最终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华彩乐章。

  对比50年前,甚至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我们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的考验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对群众的感情变化了,作风问题突出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党员干部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时时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坚守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责任,才能战胜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二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全心全意,浑然天成。

  “百姓谁不爱好官,洒泪焦桐成雨”。在兰考,无论风霜雨雪,焦裕禄听来都是百姓心声。下雪了,他想,老百姓会不会受冻,赶快组织干部到各村查看;下雨了,他想,低洼地庄稼会不会受灾,雨还未停就领着大家挖沟排涝;遇到孤独长者,他说,“我是您的儿子”;看到百姓生产状况,他要求“不准购买马车,主要买架子车和牲口”、“送肥料运输不要叫小孩拉”。面对群众,他比儿女心更细,比父母更牵挂……

   心里装着谁,是衡量党员干部精神境界的第一标尺。无论哪一个党员干部,心里首先要装着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所系。一旦党员干部,心里装上了酒色财气,装上了发财享乐,装上了虚荣场面,总之,当他把个人利益、个人感受放在群众利益、群众感受之前,他就背离了共产党的宗旨,背离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从思想上,将自己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队伍中放逐出去。

  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就是要每一位党员干部,时刻观照自己的公仆情怀、宗旨意识,看看还有没有、深不深、纯不纯。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才凡事探求就里,践行“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的求实作风。

  兰考留下了当年治“三害”最详实的数据:1600余个大小沙丘,84个大风口,26万亩盐碱地。这都是当年焦裕禄和干部群众亲手一尺一尺,一寸一寸丈量出来的。

  有了求实作风,就有力量集中群众的无穷智慧。焦裕禄在兰考治理沙丘的办法,农桐兼作的办法,治理盐碱地的办法,都是通过调查研究从群众智慧中提炼出来,又总结推广到群众中去,成为消除“三害”的集体智慧。

  兰考的干部群众对焦裕禄不落窠臼的工作作风印象深刻。当地干部讲,焦裕禄随身背着的包里,有好多个笔记本。他调查得到的情况,分门别类记到各个笔记本上。一到开会的时候,焦裕禄把好多笔记本在面前依次铺开,讲到什么情况就用哪个笔记本上的资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更加复杂多元,更需要党员干部端正作风,来到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内心,才能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以焦裕禄精神为镜,一切形式主义的办法,敷衍应付的办法,浮皮潦草的办法,得过且过的办法,一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都逃不过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都不能赢得老百姓的真心信任。

  一切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摈弃形式主义工作作风,从今天作起,从眼前作起,从小事作起,谋实事,创实业,做老实人,直面最尖锐的矛盾,用实际工作成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才能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带动干部,激发群众,凝聚成改天换地的无边勇气。

  兰考县三分之二土地在黄河故道,沙、涝、碱三害肆虐何止百年。当年开封市所属各县,公认兰考最穷最苦最难。焦裕禄上任前,很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他说,“就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能杀出一条路来”,他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气魄,迎接天地所加的灾害,而且一定要战而胜之。

  大仁尔后有大勇。焦裕禄到了兰考,首先组织县委委员在风雪之夜去火车站,他指着逃荒的灾民对县委委员们说,“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勇气,来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愿望,来自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崇高理想。焦裕禄的奋斗精神,激励他的同事们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带领兰考全县群众,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彻底战胜三害,把沙荒地变成米粮川。

  比起50年前,我们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反腐倡廉、改进作风、调整经济结构、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雾霾治理、养老制度改革、公车管理,等等,牵扯面广,利益协调复杂,障碍不少。面对这样的局面,格外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作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人恒自助而天助之。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理想信念后,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逃跑躲避。没有那么一股子精气神,活也活不好,更何况带动亿万群众走向民族伟大复兴。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照一照镜子,以焦裕禄为标尺,看看自己,能不能、敢不敢触及自己灵魂,战胜自身弱点,提振精神,切实践行为民、务实、清廉。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在平凡中动人心怀。

  焦裕禄用过的被子有42个补丁,他穿的鞋面补了12个窟窿。孩子看戏没买票,他严令孩子把票钱送到戏院,还专门起草《干部十不准》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搞特殊化。

  焦裕禄不是有意要作道德楷模,然而心怀大光明者,耻于行苟且之事。他把群众的标准作为自己的生活标准,必然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这样的道德品质,从无私无我中来。就如董必武赞叹的那样,“关注人民事,忘身直若无”,“利人如不及,忘我若无情”。

  大公方能真无私。党员干部完善个人道德情操,要从身心小事做起,慎独慎初慎微,不避细行,不遗小善。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入灵魂,从起心动念处作观照,下功夫,格去心头自私自利之物,才能诚心正意,开启服务群众服务人民的大智慧。

  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党员干部有了这样纯洁光明的精神品德,又岂能以私利自污?

  三

  黄河浩荡,逝者如斯。

  焦裕禄精神,是5000年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传承。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不畏牺牲,勇于奋斗,到今天,离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来没有这么近。在民族复兴伟大道路上展现出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一道,构成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这些精神,是5000年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

  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都能在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中找到渊源。比如“民惟邦本”,“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比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如,“君子坦荡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正所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焦裕禄精神,和民族复兴伟业中涌现出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种种精神,都是我们民族之镜。每一个县委书记要照一照,每一位党员干部要照一照,每一个普通中国人,也可以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信念在哪里,理想在哪里,精神寄托又在哪里。

  8000万党员干部,13亿中华儿女,照好镜子,整理衣冠,纯洁身心,正好上路。从这里出发,我们万众一心,必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0日 14:5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