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焦裕禄:穿越时空的正能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拼版照片:左上为兰考县城一个公园里晨练者在遛鸟(5月5日摄);左下为兰考县城晨练者在跳广场舞(5月5日摄);右为兰考县城一尊焦裕禄塑像(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拼版照片:左上为兰考县城一个公园里晨练者在遛鸟(5月5日摄);左下为兰考县城晨练者在跳广场舞(5月5日摄);右为兰考县城一尊焦裕禄塑像(5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5月14日是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即将到来之际,位于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日渐汇聚着四面八方前来祭拜的人们。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零三个多月就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一个永恒的定格。

  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重温焦裕禄事迹,那些散落百姓口碑里的记忆依然感动而温暖。无论是做人为官,还是干事创业,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初夏时节,穿行在1116平方公里的兰考大地,绿树成荫,麦浪翻滚。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以前,当焦裕禄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眼前呈现的景象。

  那是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里,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我知道兰考是个灾区,人民群众正过着艰苦的生活,地委派我来,我愿意承担这个工作,但是要完成治理灾害的任务不是我一个人,得靠大家,靠全体干部振作起来,带领全县36万人,争取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把面貌改变了……”

  81岁的樊哲民,时任兰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至今仍记得焦裕禄在县委会上的这段发言。“他的讲话很短,但很有分量。特别是他提出救灾是暂时的,以治灾代替救灾,要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治理思路。”

  50年后,人们追忆“老焦在兰考的475天到哪儿去了?”

  答案是:在飞沙中,在暴雨间,在寒风里,在骄阳下,在救灾抗灾的现场,在最困难的乡亲们身边……一年零三个多月,475天,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焦裕禄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行程5000余里。

  这组拼版照片显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兰考改造盐碱地的情形(上图,资料照片);下图为5月5日拍摄的兰考县固阳镇的一片麦田(新华社记者朱祥摄)。新华社发

  这组拼版照片显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兰考改造盐碱地的情形(上图,资料照片);下图为5月5日拍摄的兰考县固阳镇的一片麦田(新华社记者朱祥摄)。新华社发

  很多当年的同事回忆,焦裕禄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三害”的规律,实施了有效治理“三害”的办法,原因正在于他能扎根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一身土、两腿泥,接地气、长底气。

  下乡时,路边大风吹不走的坟头,启发他想到深翻淤泥把沙丘变良田的方法;深夜里,和老农的牛棚长谈,让他了解到多种泡桐既防风治沙,还能发展经济;在盐碱区,他经常抓起一把碱土放在手心里,看看,闻闻,揉揉,搓搓,抓一点放在嘴里品尝,并得出了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的结论,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都吃惊得目瞪口呆。

  当年兰考县委宣传干事刘俊生的笔记本上,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裕禄语录”:“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

  在焦裕禄陵园,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他们中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怀抱孩子的妇女、稚气未脱的少儿。透明的展柜里,静静地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睹物思人,观者无言,却禁不住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的一家公司经理陈明告诉记者,打小的时候,就看过多遍电影《焦裕禄》,除了对那把被顶出破洞的椅子深感震撼外,焦裕禄的衣服、袜子上面缝满的补丁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说,时至今日,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一方面说明当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大家对廉洁奉公的焦裕禄式干部的呼唤和期待。

  生活简朴的焦裕禄,平日里对子女和家人的要求也是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化。

  在儿女们眼里,焦裕禄既是一个“穷爸爸”,也是一个“富爸爸”。二女儿焦守云告诉记者,“他去世的时候,唯一的遗产是留给大姐的一块手表。对家人的最后要求是,不要向组织伸手,不搞特殊化。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笔精神不动产。”

  在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旁,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全国各地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训的学员们,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睹树思人,都别有一番感慨。

  1963年焦裕禄亲手栽植的泡桐苗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5月5日摄)。当地百姓亲切称之为“焦桐”。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1963年焦裕禄亲手栽植的泡桐苗已经长成一棵参天大树(5月5日摄)。当地百姓亲切称之为“焦桐”。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采访时,记者曾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过同一个问题:焦裕禄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那就是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一种骨子里的爱民情怀。

  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焦裕禄的情景:那是1963年农历九月的一天,正是种麦时节。孙世忠在村口迎面碰见了7个陌生人,打头的是个黑瘦黑瘦的高个儿,外面一件看不清颜色的大衣,没有系扣,头戴“四块瓦”棉帽,半边帽檐耷拉着。

  “我上去问是哪来的,后面有人说这是县委焦书记。听说是县里来的,我赶紧去掂水,焦书记一边拦着不让掂,一边打听灾情咋样……”

  看完灾情后,焦裕禄回城取了铺盖卷儿,在葡萄架一住就是三个月。孙世忠说:“在焦书记眼里,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为了关心群众,他恨不得把一分钟的时间掰成两半使。”

  然而就在焦裕禄奔走兰考大地的时候,长期的拖延和劳累,让他的肝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了。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被送往医院。5月14日,焦裕禄病逝郑州。生命的时钟在42岁这一年停摆。

  著名作家二月河告诉记者,学生时代,在课堂上第一次听了老师朗诵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时班里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

  他说:“回顾焦裕禄的短暂一生,他给人留下的是一种伟大、悲壮、豪气冲云霄般的感觉。他把自己的每一滴血液、每一份精力都投入到了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在经济形势、改革大潮发生变化的今天,焦裕禄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愈发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

  1966年2月26日,遵照遗愿,焦裕禄的灵柩由郑州迁往兰考。那一天,十里八村赶来的成千上万乡亲们,黑压压聚在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呼唤着焦裕禄的名字,在冬日的寒风中站立……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1日 12:59 来源:新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