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官不易当有为

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一队 廖正良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掷地有声地说:“要乘胜前进,固化‘为官不易’的成果”。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各种治吏举措的密集出台,给各级领导干部戴上了“紧箍咒”,使得一些人如履薄冰:不能公款大吃大喝了,不敢公车私用了,上门求办事的人少了,连办公室也要挤一挤了……在群众对“为官不易”叫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让人忧虑的现象:少数干部觉得多说话、多干事容易出事,因此在位不谋事、不作为。这种不良倾向,在军内外都有所表现。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干部认为“说真话、干实事容易遭人嫉恨,影响得票”,于是当老好人,追求“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干部觉得“干事越多,出错的几率越大,容易影响个人进步”,于是任务来了“打太极”,以虚对实,缺乏担当;有的干部认为“只要不犯作风错误,凡事过得去就行”,于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两头不冒尖,左右不吃亏;有的干部觉得“干事越多,遇到的矛盾越多,坚持原则容易得罪人”,于是碰到困难矛盾绕道走,对基层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能推则推、能拖则拖。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对领导干部来说,中央和军委出台的“清规戒律”就是为官从政治军的行为规范,身为党的干部理应严格遵守。如果把遵守党和军队的规章制度理解成“少做少出错,混事求多福”,消极应付、碌碌无为,就大大偏离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正确导向。我们转变作风、洗澡治病,是为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更好地为深化改革、谋划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洗干净”是为了“干好事”,既不能把“干事”当成“不干净”的理由,更不能用“干净”为“不干事”找借口。既不能规矩多了,干劲小了,更不能把“改作风”与“干事业”人为对立起来。为官不易就消极怠工,犹如潜伏在人身上可怕的病毒,不但会慢慢侵蚀干部的思想免疫力,而且一旦蔓延开来,最终损害的是部队建设大局和长远发展,所造成的损失可以与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严重腐败行为相提并论。

  “为官不易”,说到底并不是官不好当了,而是贪官不能贪了、庸官不能混了、懒官不好受了;是做违纪违规之事不易了,做法内之事更容易了。这种“不易”,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也使干部更加安全,使能干事的干部更有奔头。随着各种“灰色行为”的消失和“潜规则”的破除,干部看似受到更多的约束,实则获得清新透明的官场环境,换来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习近平同志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时,强调“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儿,干部就得有干部的范儿。”对部队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一心为公、献身国防的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是职业的追求,也是做人的境界。要有拿得出手的响当当的实绩,实实在在地为部队发展做事,使部队战斗力真正上一个台阶,空有宏图大志和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算不得有所作为。要坚持融入基层、眼睛向下,经常到连队走一走,与战士同睡一寝室、同吃一锅饭,身上多一些训练场上的汗味、少一些应酬场上的酒气,摸到基层问题,化解基层矛盾,为基层官兵真真切切地解决困难。要在工作中敢于碰硬、勇于开拓,敢于任事、勇于担当,不做毫无原则立场的“好好先生”。要形成一种让“为官尽责”者能升迁、“为官不为”者难过关的有效机制,使庸官难过“上岗关”、懒官难过“考核关”、太平官难过“群众关”,激励更多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9日 07:3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