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面对面聊家常 心贴心解民忧——江西南昌市深化“民情家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核心提示

  在新时期,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探索实践的主题。近年来,江西南昌市探索推广“民情家访”活动,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民生问题、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为基本任务,要求各级干部心思向下沉、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在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解忧愁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让广大群众有问题在社区解决、有怨气在一线化解,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当下,南昌市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赋予“民情家访”新的内涵,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办好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民情家访”打造成畅通无阻的党群、干群“连心桥”。

图为南昌湾里区党员干部结合旧城改造,深入招贤镇南宝村与拆迁户谈心交心。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南昌市安义县党员干部深入长埠镇老下村榨下村小组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图为南昌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到联系点青山湖区塘山镇青山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南昌青云谱区党员干部深入徐家坊街道谷市街社区居民家中进行政策宣讲。

  图为南昌青山湖区党员干部正在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治脏治乱争先锋”活动。

  在江西南昌市,有这么一种“特殊”现象,每到休息日或者晚上,从市委书记到乡镇(街办)基层干部,经常会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农村的田间地头甚至居民家中,与基层群众面对面聊家常,心贴心解忧愁。

  真情真意家访

  领导与群众零距离

  说起青云谱区三家店街道南苑社区,很多老市民可能有这样的印象:白天垃圾乱倒、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路面也是坑坑洼洼,没有几步好走的路;晚上黑乎乎的,路灯长年失修,盗窃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属于典型的老社区,生活环境很差。

  如今,每个礼拜三晚上都有区领导来社区“民情家访”,听取群众反映问题,许多问题都陆续得到了解决,社区的环境一天天变得好起来。“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水道通了,路修好了,晚上路灯也亮起来了。不仅如此,社区还给我们建了休闲广场,让住在这里的人有了一个娱乐场所。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广场下棋、散步,大家都很开心。”说到社区的变化,年过七旬的彭勤笑得合不拢嘴。

  老人说的“民情家访”,在南昌乃至全省,很多基层群众都是耳熟能详。这项工作最早是在2006年南昌市的青云谱区试点,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晚上空闲时间,走家入户,了解民意,解决问题,逐渐探索形成了“民情家访”工作机制。2010年“民情家访”在南昌市全面推开,2011年江西省委对此活动充分肯定,并在总结南昌工作基础上,在全省推广开展。

  “民情家访”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主动家访、定期回访四种形式,实现领导与群众的零距离交流。并且,每次开展“民情家访”时,各社区和行政村还要至少提前一天在辖区公告,确保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为确保“民情家访”有效开展,南昌市建立了收集、交办、落实、反馈“四位一体”的链条循环工作流程。民情收集即要求市级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区(县)领导每旬至少一次、街道(乡镇)领导每周至少一次下到定点的社区(村)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诉求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传递到市、县(区)理事分会统一协调处理。民情交办即县(区)“民情家访”理事分会办公室按照“归口办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将收集的群众诉求及时向责任部门交办,需市里协调的问题上报市理事总会办公室。民情落实即实行限时专人专项办结制,一般诉求件1周内办理并报结,重要诉求件1个月内办理并报结,疑难诉求件确需延期报结的应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延期原因和工作进展情况,涉及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问题由上一级理事会协调解决。民情回复即所有诉求件都要按程序向下通报到诉求群众、向上报告到理事分会或理事总会,并及时公布群众对各级“民情家访”机构的满意度情况。

  “情”字入手用真心

  着力破解“第一难题”

  人们都说,房屋征收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第一难题”。难就难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极易引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南昌市从“情”字上着手,在“用心”上做文章,通过“民情家访”这一渠道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城市建管、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一系列难题,特别是针对“天下第一难题”——征地拆迁,南昌市广大党员干部“身”入基层、“心”贴群众,通过“家访”的形式,听取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回应群众诉求,争取群众对房屋征收工作的谅解与支持。

  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主任陈海龙联系的一位被征收户家境贫困,一家7口居住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拆迁工作因家庭成员意见不统一陷入困境。陈海龙几乎每天都到被征收户中与他们聊家常、交朋友,挨个儿和几个家庭成员做工作、谈道理、晓利弊。面对被征收户的过激言语和冲动举止,他总是憨憨的笑,等气过了再接着谈。吃了“闭门羹”,就蹲在门口等开门,最终用情用理说服被征收户。

  西湖区广场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芦凤香在宣讲过程中了解到被征收户李东方因母亲四年前患白血病以至家庭贫困,现有住房每月还要还房贷。听到拆迁的消息,李母更是焦虑万分,病情加重,一家人对房屋征收产生严重抵触情绪。芦凤香一方面每天到李东方家陪李母聊天,安抚情绪、讲解政策、帮助家务,另一方面争取街道党工委支持,向西湖区慈善总会申请了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款,并主动帮助李东方找好搬迁后的住所。面对芦凤香的全方位关怀,李东方不仅同意搬迁,还给社区送上了致谢的锦旗。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工作法,南昌市不仅圆满完成了被媒体称之为“南昌史上最大”的旧城改造,更取得了保障民生与服务大局的“双赢”。

  拓展深化“民情家访”

  转变作风永远在路上

  2014年,南昌市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继续深化和拓展“民情家访”活动,使之成为南昌市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活动载体。

  为广泛征求对市委常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重点了解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听取关于“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组织及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南昌市出台专项文件,要求每位市委常委轻车简从,只带领1名“活动办”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农村、街道社区,上门入户,与困难群众结友,与普通党员交心,通过“民情家访”听取意见,并且走访一批老干部、老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困难群众等,全面深入了解群众意愿。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114名党委常委会成员深入各自联系点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民情家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召开民情恳谈会186个,民情家访304户、访谈干部群众3247人,共收集意见建议160余项、2400余条。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南昌市坚持边学边改,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活动开展,回应群众关切。市委将收集的所有意见建议,按照职责权限反馈至各责任部门,明确回复时限。同时,按照“能快捷、可操作,能解决、可到位,能考核、可问责”的要求,建立起了四大长效机制——

  民情传导机制,采取表格式填报、台账类管理、数字化传输等方式收集整理民情,设置科学分类、开单交办、规定期限等流程,将民情及时传导到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拆迁、规划等问题,各级民情理事机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绩效考核机制,将开展“民情家访”活动成效作为部门效能、干部作风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年中督查、民意测评等形式进行考核。行政问责机制,实行组织部门跟踪考核,纪检部门行政问责,对不作为的有关单位和领导干部,追究相关行政责任。

  随着民情家访的深入开展,不仅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广大机关在职党员也积极响应,主动下到基层、社区,围绕老百姓反映的实际问题,开展志愿服务。南昌市出台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制度,规定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在职党员,要在居住地所在社区选择至少1个服务岗位,岗位服务平均每季度不少于1次。例如,针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脏乱差”问题,南昌市启动了“万名党员进社区、治脏治乱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9万名市、县直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治脏治乱”岗位,送卫生、送文明。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7日 13:55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