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舆论引导的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社社长 杨振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系道路和方向,关系人心和士气,关系中心和大局,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科学指南。

  定力与自信:做好舆论引导的思想根基

  定力与自信,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重要问题。有定力,才能坚守立场、坚持原则,不被表象所惑,不为干扰所动,不为风险所惧;有自信,才能态度坚决、意志坚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始终具有那么一股子气儿呀、劲儿呀,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新闻宣传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更要增强定力与自信,不断夯实舆论引导的思想根基。

  有定力,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昂然挺立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不懈奋进动力,更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永葆本色的根基。有人会说,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要坚守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还不清楚吗?本来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人理想幻灭、信念动摇、精神迷失,对这些都不信了、或是忘记了,都不讲了、或是不敢讲了。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句话既确有所指,又大有深意。新闻宣传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新闻宣传工作者更要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做到“让人信先得自己信”。

  有定力,最重要的就是讲政治。当前,舆论形势十分复杂,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讲政治,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媒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观察认识问题时坚定立场,校正角度,得出正确的结论,既不能以西方为标准来看,也不能不知不觉以西方标准来看;就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中把握好方向、原则、节奏、力度,既不左右摇摆,也不感情用事。坚持讲政治,我们就会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定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源于自信。我们的自信是什么?就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缺乏理想信念一样,现在有些同志也不够自信,觉得我们的政治制度不行、价值观念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之,“西方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些变化、成就和进步的背后,不正是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有力支撑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特别讲了一段话:“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这就把我们自信的理由,把自信与定力的关系,讲清楚、讲透彻了,为我们增强舆论引导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

  增强舆论引导自信,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自身优势、清醒认识自身不足、科学判断未来发展。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就是要看到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清醒认识自身不足,就是要看到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科学判断未来发展,就是要在准确把握这两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说,我们的自信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坚实的现实基础。对此,国外许多政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是承认的,也给予很多好评,倒是我们有些同志稀里糊涂、懵懵懂懂,不敢讲、不愿讲。我们必须增强自信,旗帜鲜明、满腔热忱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信心斗志、凝聚智慧力量、奋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大局与大势:做好舆论引导的认识前提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他又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中心与大局是统一的,大势与大事是相连的,要围绕中心必须胸怀大局,要抓好大事必须把握大势。做好舆论引导,关键在于知大局、明大势。只有对大局、大势了然于胸,才能进退有度、应付自如;如果胸中无数、局势不明,必然进退失据、手忙脚乱。

  胸怀大局,就要从大局上着眼,在大局下行动,服从服务于大局。我们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大局、顾大局,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新闻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讲大局、顾大局,识大局、为大局。我们要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把各种问题放到大局中去考虑、去掂量。只有这样,舆论引导才能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定位、把好导向,提高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否则,就可能以偏概全甚至产生误导,影响或干扰大局。

  把握大势,就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国古人深知“势”的重要和知“势”的不易。比如,“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等等。新闻工作者更要注意研究“势”、把握“势”。“势”包括形势、走势、态势,既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来分析,也要从国际国内的角度来理解。因势而谋,就是要提高洞察力,对那些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敏锐观察、作出科学判断;应势而动,就是要提高应变力,在看到事物发展的“势”之后,及时行动、沉着应对,加强引领引导,不能落后落伍;顺势而为,就是要提高驾驭力,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借助事物自身发展的力量,有所作为,有效作为。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要求全面认识当代中国、客观看待外部世界。我们是在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开展舆论引导的,必须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有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我国当前形势说得一团糟;有的故意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把具体的问题说成是体制的问题,混淆视听;有人总觉得西方什么都好,试图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模式来改变中国;等等。我们的新闻报道,也有看国外讲好的方面多、讲国内挑毛病多的情况,没有一碗水端平。在世界舆论格局中,依然是“西强我弱”,西方一些媒体一会儿是“中国威胁论”,一会儿是“中国崩溃论”,报道十分片面。做好舆论引导,就是要纠正西方的舆论偏见,廓清他们的舆论蒙蔽,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同时,对于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也要秉持客观、全面、真实的原则,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反映一个完整的现实世界。

  主旋律与正能量:做好舆论引导的价值内涵

  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揭示了我国新闻工作的本质和职责,进一步明确了舆论引导的重点和方向,是我们评价舆论引导成效的基本标准。我们的宣传报道、舆论引导,如果弘扬的不是主旋律、传播的不是正能量,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就是失职。做好舆论引导,必须更好地弘扬主旋律、更多地传播正能量。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正能量。我们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情况那么复杂,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如果不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而是让负面报道整天充斥我们的媒体,岂不让人感觉天下大乱?这势必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的媒体喜欢猎奇,崇尚“娱乐至死”;有的偏好雷人、雷语,摆出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架势;有的不看主流看支流,习惯炒作放大社会阴暗面。还是那句老话,思想舆论阵地,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不去占领,消极、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大行其道。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反映好,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旗舰”责任,增强人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价值体系和价值观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宣传,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做好这项工作,尤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发挥道德价值的作用。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及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盲目地、不加区分地去迎合西方的道德价值。二是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如果连这个标识都模糊了,我们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就守不住了。要把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起来、传播出去,大力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能放弃舆论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其中必然也包括舆论斗争。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开展舆论斗争可以更好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舆论斗争,要求我们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等错误言论敢于回击,对社会关注、众说纷纭的热点事件敢于引导。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敢于担当。对于舆论引导工作来说,敢于担当就是要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发声,决不能“爱惜羽毛”,决不当“开明绅士”,决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如果主流媒体放弃了舆论斗争,任凭错误的、有害的东西大肆泛滥,何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唯物论与辩证法:做好舆论引导的方法遵循

  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和智慧的启迪。他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从方法论上讲,根本就在于将唯物论与辩证法贯穿到宣传报道的各个环节。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力戒断章取义。在舆论引导中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深入考察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道理在理论上容易说清,在现实中却容易走样。比如,在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有人只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只讲如何分好“蛋糕”,不讲如何做大“蛋糕”;等等。特别是在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割裂开来、厚此薄彼的问题,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讲得不全、顾此失彼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切忌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坚持发展的观点,克服思维定势。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发生了变化,舆论引导的思路和手段也要相应调整。人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面对社会信息化、受众个性化、新兴媒体异军突起、“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大变局,如果完全按照思维定势和原来的运作方式来进行新闻宣传,肯定行不通。只有打破思维定势,着力推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才能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纸上谈兵。一般来说,人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最后才会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至关重要。比如,针对一些人鼓吹的“普世价值”,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价值观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观念都不是抽象的,都是有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的。只有始终立足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回应群众现实需求和关切,舆论引导才不会无的放矢,才不会落入一些人设置的“概念陷阱”。

  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表里主次。习近平同志在谈到改革方法论时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这里所说的“内在规律”,就是指本质。本质不是明确无误地摆在那里,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由粗到精、由表及里的层层剖析、步步推进才能最终认识。现在,舆论引导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矛盾叠加、问题交织,信息海量、观点纷杂。这就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善于抓核心、抓关键,努力为人们提供客观、准确、有深度的信息和观点。

  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做好舆论引导的境界追求

  做好舆论引导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学习书本知识,更需要积累实践经验;需要科学方法,更需要高超艺术。习近平同志深知把握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也深谙舆论引导的艺术。他强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把握好时、度、效,充分体现了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的有机统一,是我们进行舆论引导应当追求的境界。对于什么是旗帜鲜明、什么是润物无声,我们是清楚的;但对于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还需要探索和实践。

  把握住“时”,解决好“说不说、什么时候说”的问题。当今社会,信息来源多元,但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主流媒体的。主流媒体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对人们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情况下,报与不报、说与不说,很大程度上考验着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一般来说,舆论引导重在早、贵在快,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做到抢先一步、先声夺人。但舆论引导不总是“抢”的问题,也有“缓”的学问。对于一些热点问题,事实并没有完全呈现,各方还有较大争议,就需要适当地缓一缓、看一看,不能盲目作判断、匆忙下结论。

  拿捏好“度”,解决好“说多少、说多久、怎么说”的问题。同样事情,拿捏分寸不同,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做人做事,最难的就是把握好度。烧水差1度就不开,加热物质过1度就可能融化。舆论引导贵在把握度,“火候”不到或者太过,都可能产生不好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火候,拿捏分寸,讲究适时适度。什么问题适合在全国报道,什么问题只在地方报道?什么问题只报道一下,什么问题要跟踪报道?什么问题要强化,什么问题要淡化?这些关于“度”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琢磨、仔细拿捏,特别注意不要把点上的问题说成面上的问题,不要把个别问题说成整体问题,不要把局部问题说成全局问题。

  求最大“效”,解决好“说了要管用”的问题。工作做了,不等于效果就好;内容正确,不等于影响就大。进行舆论引导,满足于一般化容易,但要真正产生广泛影响、达到满意效果,必须下一番苦功夫、细功夫、巧功夫。要进一步增强读者意识,多些“说话”,少些说教;多些平等交流,少些居高临下;多些真实体会,少些不痛不痒;多些深入实际,少些闭门造车。要把想传播的信息、想表达的观点融入娓娓道来的笔触中、融入巧妙的谋篇叙事中,让报道活起来、亮起来、跳起来,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实现“内容更好看,读者更爱看”的效果。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形势催人,任务艰巨。顺利推进改革伟业,亟需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好方向、干好事业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辟新局面、迈向新境界。

  (本文系作者在人民日报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培训班上所作的辅导报告,发表时有删改。)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8日 05:3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