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安徽舒城:乡村“微课堂” 干部当学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初夏的晚上,安徽省舒城县张母桥镇砂院村美好乡村文化广场,近百名村民及镇、村干部围坐一起,大家畅所欲言,村民们提名道姓地给干部提意见,摆问题,干部们认真记下村民们所提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

  面对部分比较尖锐的问题,镇干部汪安静有点不好意思:“真让我们出汗了。”

  今年以来,安徽省舒城县创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平台,包括张母桥镇在内的多个镇党委政府定期到田间地头、到农家庭院开设乡村“微课堂”,请村民给镇、村干部“上课”。大家相互交流,消除了干群隔阂,拉近了彼此距离。

  不少村民开始颇有顾虑,一来怕干部只是作秀,讲了不起作用;二是怕问题提得尖锐,以后找干部办事遭打击报复。

  “刚开始,我试着提了一些问题,没想到真起了作用。”砂院村村民张为东讲述了自己在一次“微课堂”点名批评一名镇干部的经历,“我当时指名道姓讲了某个镇干部天天晚上都回城,是‘走读干部’,没想到,他当即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以后尽量在镇上多住,多到群众家走动,现在这名干部成了我的好朋友。”

  张母桥镇党委书记周自力说,为了打开群众的心扉,我们不讲官话、套话,不绕弯子,虚心接受意见。

  据了解,过去开会都是干部讲、群众听。而在这里,村民真正成为会场的“主讲人”,干部们成了认真听讲的“学生”,农村的道路出行、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直接摆在干部面前。

  “‘村村通’水泥路好是好,但水泥路太窄了,特别是小孩上学、放学,人流多,车流多,交通很不安全。”在今年3月开展的一次“微课堂”上,村民刘真诚直言直语。周自力当场表态:立即培育路肩,拓宽路面,打造群众安全出行环境。第二天,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对全镇13个村近3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路肩进行培土硬化,实行以村会战,以奖代补,分期实施。

  还有村民在“微课堂”上反映,美好乡村建设确实好,但环境卫生脏乱差,严重影响镇容村貌。为完成村民交给的“作业”,张母桥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在全镇14个村(街)和近万家村(居)民户中,分期分批开展“洁万家、优环境”活动。集中开展集镇垃圾治理,配强配齐集镇环卫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投资建设镇级垃圾填埋场,基本消除集镇垃圾污染问题。

  舒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束志超告诉记者,过去,很多村民不愿“讲”,村里的意见箱都是空的,“‘微课堂’让干部群众面对面,心交心,消除了顾虑,拉近了距离。”

  “群众给我们提问题,给我们布置‘作业’,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应该完成的责任。”周自力说,“不要认为村民反映的都是小事,其实都是关系他们生产生活的大事。”

  记者了解到,“微课堂”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也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一些村民还主动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村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不是光靠几个村干部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刘真诚说。

  为使“微课堂”常态化、见实效,舒城县各个乡镇还要求记好民情日记,对征求到的意见和问题集中管理“编号”、晾晒明责“对号”、分类解决“销号”,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实效。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7日 09:18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