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磨砺批评利器

——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系列评论之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只要我们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用好,大胆用、经常用,就能恢复利器本色,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就能把错误变成“肥料”,把坏事变成好事

  在延安时期,有人当面责备陈毅没有管好干部,陈毅反问:“怎么?你来责备我?”继而觉得不妥。第二天一早,便步行30多里登门道歉、自我批评,留下了“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的名言。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检讨,就立即改正。”时隔70余年,老一辈革命家践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言一行,仍令人敬仰、发人深省。实践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是纯洁党内生活的良药。批评利器用得好,党风就正,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反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风气就难以端正,事业就会受到损害。

  然而,曾几何时,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党内批评的声音变得微弱起来,利器成了钝器,甚至锈迹斑斑。有的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善用避重就轻的批评手法,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有的奉行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感情,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是非面前沉默不语、遇到矛盾避而远之。任由这些倾向发展下去,不仅会使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逐渐成为积弊,而且挫伤干事勇气,消解奋进锐气,影响党内正气。

  不愿批评、不敢批评、不真批评,归根结底是党性原则不强,私心杂念作怪。无私才能无畏。真正从党的事业出发,从发展大局出发,从增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出发,开展批评就没那么多“怕”,也不会有多难。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作为党的干部,更应具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胸襟气度。和风细雨代替不了猛击一掌。带有“辣”味的批评,当时可能会刺激得人涕泪横流,但过后却能开窍通络、醒脑提神、治病救人。只要我们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用好,大胆用、经常用,就能恢复利器本色,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就能把错误变成“肥料”,把坏事变成好事。

  开展批评要严字当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历来是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重要手段,严肃认真始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题中之义。自我批评要严以律己、敢于亮丑,深挖细剖、触动灵魂;批评同志要敞开心扉、坦诚相对,真刀真枪、指出问题,真正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提升党性修养的过程、严格党内生活的过程、切实解决问题的过程、凝聚干事动力的过程。

  开展批评要实事求是。事实最具说服力,实事求是最能教育人。批评与自我批评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这样才能对准靶子、直面问题,也才能公道正派、与人为善。特别是同志间的相互批评,要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利害得失、远近亲疏出发看人待事,让批评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使人终生受益。

  开展批评还要有“制度供给”。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实话不讲虚话,干部要坚持原则,鼓起勇气,组织上也要形成保护激励机制。要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作决策、出思路、谋事情充分听取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特别是要带头倡导容得下尖锐批评、不怕得罪人的过硬作风,对勇于开展批评的同志要积极支持鼓励,对那些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的行为要严肃教育和处理,切实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

  延伸阅读:

  整风精神永远不能丢——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系列评论之一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 16:1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