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山西灵丘干部《民情笔记》搭起干群连心桥

百姓的事儿牵着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本《民情笔记》搭起干群“连心桥”;一份民生情结牵动作风转变。灵丘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今年的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中,以党员干部人手一本《民情笔记》为支点,扎实开展工作,多方关注民生,取得老百姓的广泛信任与称赞。

  一本笔记灌注的是民生情结

  侯喜忠:因股骨头坏死,无劳动能力,妻子高血压,生活困难,没地种,无其他收入。要求低保;伊计丑:因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共花费5.2万元。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共报销2万余元。自己仍付3万余元。生活困难,望予以帮助……

  5月8日,翻开大同市灵丘县柳科乡党委书记张进明的《民情笔记》,类似的记载写了厚厚一本。他所包的是一个叫刁泉的不到千人的村庄。笔记本中,从人口信息、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到低保五保对象花名表、重点人群花名表、贫困户花名表、人才库,再到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家庭情况登记表等,一应俱全;从存在问题、落实情况再到解决办法,写满民情民意,体现民生民艰。

  按照柳科乡 《民情笔记工作制度》要求,包村干部每月到所包村工作不少于7次,每年进驻时间不少于3个月,走访农户实现全覆盖。驻村期间,要记4篇以上民情笔记,在分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尹素荣的《民情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5月10日11点10分,去柳科村郭昌家进行走访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全家3口人,儿子外出打工,耕种40多亩薄田,种地用化肥,籽种不到位,不讲科学,广种薄收,恶性循环,房子去年漏雨严重,家庭特困难,妻子有病。解决办法:从今年危房改造工程项目中解决瓦房问题,尽量在雨季前解决。

  在其他近30多名乡干部的《民情笔记》中,这样的记载不胜枚举。坚持蹲点不走样,牢记民生不动摇,不走过场搞形式,不摆花架蒙百姓,已经成为干部们自觉的行动。用张进明的话说就是:“开始的时候是出于制度的约束,而一旦走访中得悉村民生活艰难,这种牵挂就会牵着你不断往村里跑,你不下去,就真的觉得对不住老百姓。”

  柳科乡的这一做法得到灵丘县委的高度重视,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并且到年末,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包村干部的包村联户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由此,一种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的集中走访活动迅速在全县范围内铺开。

  “县域城中村农民收入偏低,观念陈旧,技能单一,急需扶助……”

  从去年9月10日,在职党员以居住地为报到点进社区之后,党员们听到最多的“民情”便是如此,党员干部的《民情笔记》更显得丰实。

  沙坡平安社区曾是灵丘县西的最高点,一片荒凉。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脚步加快,这里在短短十几年内成了灵丘县城的中心地带。沙坡平安社区共有居民7233人,其中农户1820人,非农户5413人,全村耕地面积160亩。406名党员在8小时外服务农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救助工作。“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根本,160亩地分配到每个农民头上,每人不足1分地,又没有其他致富的本领,怎么养家糊口?曾经有些人从事过商贸业,但现在都存在一个资金欠缺、年龄偏大的问题,这造成了目前的贫困状态。”沙坡平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信告诉记者,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他先把自己的 《民情笔记》分印给大家。而今每个党员干部在联系帮扶中,都有了自己的《民情笔记》,记的是社区每个家庭的故事。

  地少人多的情形在古城社区也同样存在。古城社区作为县城里12个社区中较好的一个,尚有一座4层楼与村委会合署办公。在这里,657名党员和4485位居民、1300余农民进行对接帮扶。就在记者采访之时,恰遇物资局的13个党员自筹资金,为这里的贫困户送来了30箱方便面。此前,社区党员干部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做了详细的记录,社区在接受了党员们捐助的两万多元资金后进行集中救助。各局、部、委党员除了填写“对接表”、“承诺书”之外,更多的是为这里的农民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好事。社区还联系县医院,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进行了全面体检。

  古城社区支部书记马洪涛说,县领导也经常入社区挨门挨户走访调研。在县委书记张强到古城社区走访时,一位1947年入党、87岁的退休老军人刘生芳,紧紧握着张书记的手不放,那种“亲人”的感觉,是任何一种形式都无法代替的。

  民“声”从科协支部响起

  灵丘县各级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村支部书记家族观念严重,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外族优秀青年另眼看待;一些村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心怀疑虑,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长期不发展党员。基层干部的《民情笔记》汇聚的同类问题,引起了灵丘县委的重视,很快县组织部就出台了《关于培养致富带头人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一吸收两培养”的链式方法(认真摸底,好中选优,把优秀农民吸收为科协会员;统筹谋划,严格程序,把优秀会员培养成党员;精心培养,规范管理,把党员会员培养成农村后备干部),着力解决部分优秀农民入党难、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共有科协会员183人,其中新吸收优秀农民会员134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人。

  当然,文件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发展党员条件的放松,资格的降低,只要违反了相关条例,入党资格审查时照样会被“拿下”。“就拿我们东河南镇来说,从前年开始,我们科协支部陆续吸收了33名科协会员,共培养了5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培养期满后,两人因超生问题被取消入党资格,到现在还没有新党员发展。”东河南镇党委副书记郭雷翻开自己的《民情笔记》向记者介绍着。

  民情民意挂钩干部奖惩

  《民情笔记》不仅记录着农民的生活状态,也记录着干部的 “实绩”。包村的干部们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村干部有违法违规现象,于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组织程序之后,这些村干部立即受到应有的处理。

  按照县委组织部下发文件规定,对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考核包括村干部述职、民主测评、实绩考核、个别谈话、领导评价等几个环节,在形成初步考核意见后,再公布考核结果。考核的结果作为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奖惩、调整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对于考核结果不称职的,扣发其年度绩效工资,并由乡镇党委对其诫勉谈话;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将依照有关程序给予免职或罢免。

  “我们乡里有一个村支书,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考核小组的民主测评中,得分排名倒数第一,但为了公平、公正起见,我们还是专门到他所在的村子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他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工作懒散、与群众关系很僵,综合各方面因素,乡党委果断决定将其罢免。”柳科乡党委书记张进明说,“当时他的情绪很激动,但当我们向他公布了从各方面得来的调查结果,尤其是村民的反映后,他立刻不做声了。”

  灵丘县委组织部提供的资料表明:2011年以来,组织部门重点整顿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6个,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的3个,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14个,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3个。调整充实班子成员9名,撤换村支部书记4人。“老百姓能对干部的上下说了算了”,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提升年实施以来,灵丘县老百姓感觉到的最明显的变化。(赵志成)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15:21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