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以“周恩来精神”为纲 以民情民意为目 践行群众路线“淮安版本”打动央媒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6月19日至21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6家中央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专题报道,聚焦淮安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代表顾问团”、“老少民情团”广泛征求意见,到柴米河治污的“雷霆行动”;从盱眙县马坝镇“说事评人”活动的见筋见骨,到市委常委会“吹糠见米”亮出问题清单,践行群众路线的“淮安版本”让见多识广的央媒“惊艳”。

  周恩来总理是坚持党性原则的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化身。作为周总理的家乡,淮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周恩来精神”有机融入到活动方案设计、载体打造等方面,凸显淮安教育实践活动的淮安特色。

  淮安依托周恩来纪念地等红色资源打造“实境课堂”,吸引省内外518批22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3月26日,省委在淮安举办“学习恩来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专题活动,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走进周恩来纪念地“课堂”。

  淮安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以“周恩来精神”为纲,还以民情民意为目。该市坚持“问题导向”,深挖“四风”病根,即知即改,探索出“拆迁亮底征收”、不胜任现职民警跟班教育培训等诸多经验。

  自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淮安“广开门”“真开门”“开大门”,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000多条。市委常委会带头亮出23条问题,并对照省委督导组通报反馈问题,做到问题认账、责任认领、整改认真,努力使群众认可。市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查摆问题146个,相互批评意见123条,见人见事,“真刀真枪”。

  党员干部将“群众至上”作为做事的标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自然低不了。6月16日晚,淮安市区上海路利苑新村几位散步的市民对前来采访的央视记者说:在淮安生活就是幸福。干部把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当回事,主动接近老百姓,让我们过得神清气爽,不憋屈,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在淮安采访那几天,我亲眼目睹淮安发生的变化,深切体会到淮安教育实践活动动真碰硬、不空不偏。”人民日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申琳坦言。

  “周恩来精神”、“问题导向”、“群众至上”三个关键词,媒体记者称为新闻眼,正是践行群众路线“淮安版本”的核心,建立长效机制的准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正如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所说,改作风不能一阵风,关键是从严从实,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转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努力汇聚起推动淮安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8日 10:44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