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陈军偶然知道了水下曲棍球 可国内少人玩儿 咱也组个“国家队”

100个人的中国梦·传递基层正能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水下曲棍球运动场景。资料图片

  在北京海淀一所中学的游泳池内,北京队、上海队、成都队在举行一场水下曲棍球联谊赛。运动员穿上泳衣,戴上面罩、呼吸管、手套,绑好脚蹼,两队各有6人,统一执黑色或白色波纹状弯曲球棍,站在泳池两头,扁圆盘形的球静静地躺在泳池纵轴中央。比赛一开始,运动员跳入水中,潜伏入泳池,向中央游去,争抢将球射入对方球门。

  这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三支水曲队进行的第一次比赛,北京队1月刚刚建立。先后参与组建成都队、北京队的陈军在水下专注地进行着比赛。

  一项新运动

  才听说就爱上了

  1954年一群英国游泳爱好者发明了这种类似曲棍球和冰球的水下球类运动,随后流传到世界各国,亚洲主要由新加坡传播。而陈军与水下曲棍球结缘要从2010年的夏天说起。那时她刚结束了在太平洋上为期两个月的航海之旅回到成都,漂游经历使她对水特别敏感,偶然看到报纸上有一个关于水曲的人物专访。

  这个人叫张哲,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在学校的时候常玩儿水曲,回到成都后,想找人一起玩儿,却发现周围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项目,于是他就通过宣传找来了一些玩伴儿。可是这些人学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就不再玩儿了,张哲很苦恼,他希望有更多人熟悉、了解、学会这个运动项目。

  看到报道,第一次听说水曲这个运动项目的陈军,产生了兴趣。虽然不会游泳,她还是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了张哲,希望拜他为师。学习戴面镜、用呼吸管换气、吐水、用脚蹼,怎么潜到泳池底……“开始几次训练,我全套装备穿上,仍然不敢下水,扒在泳池边,不停和教练交流技术问题,就是不松手下水,讨论的时间比下水时间还长,这个至今仍然是成都水曲队的笑话。”说到这里,陈军哈哈大笑,“后来面镜和脚蹼帮我克服了怕水和水中平衡问题。可是我对水悟性不高,每周两次一对一的学习,别人几个星期就学会了,我学了3个月,这也破了成都队的纪录,可见无论基础多差都是可以学会的。”

  陈军成了张哲的第一位固定学员后,他们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第一支水下曲棍球队,现在已经有30多名队员了。2011年,来自新加坡的女孩儿爱丽丝和哥伦比亚男孩儿杰米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二支水曲队,但队员几乎都是外国人。

  在陈军看来,这个尚未被商业化极具娱乐性的项目给自己带来了非同凡响的体验。从不会游泳,到娴熟的水底动作,陈军不仅喜欢学习水曲练就的赏心悦目的身姿,颇具对抗性却又低伤害也让她越来越喜欢这项运动。

  参加“亚洲杯”

  中国队里只有一个中国人

  去年11月,已经学习了两年多水曲的陈军报名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水下曲棍球亚洲杯。这是一项非官方赛事,两年举办一次,当时成都队只有她一个人报名参加。

  赶到马尼拉和上海队的13名选手会合后,陈军很吃惊:“之前我没有想到上海队全是来自英、法、德的外国朋友,开场升国旗,大家看到就我一个中国人站在红旗下,全场哄笑。虽然是善意的,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陈军是第一个参加水曲亚洲杯比赛的中国人。而2011年代表中国队首次参赛的选手,全都是外国人。

  两天比赛里,陈军观察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都有很好的队伍,其中菲律宾有5支队伍。日本则以年轻化显优势,除了领队以外,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为什么在中国推广不开?”所用装备500元以内就可以置办齐全,参赛费每人800元,这对中国普通的工薪阶层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成都的队友平时都参加训练,可是没人报名比赛,我觉得可能是团队意识不够强。而上海队的队员中有的才学了两三个月,也都积极报名参加。”陈军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曲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我问了很多大学生,他们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项运动。”

  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陈军积极地和其他国家的队员交流,感受到他们参加这项运动就是为了快乐,把体育当成一种娱乐去享受,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国家现在也在提倡全民健身,在水上运动方面,水曲对硬件要求不高,是一项可以很好普及的趣味运动,尤其是对于像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潜水运动已经悄悄地蔓延到了中国每一个有消费能力的城市。潜水爱好者不可能总跑到海边,而且和游泳相比,水曲又多了一些趣味性。做出了这些判断后,陈军决定比赛结束回国以后推广水曲。

  组建一个队

  张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由于工作的关系,陈军在成都和北京都有业务,所以她选择在北京组建中国第三支水曲队。

  1月份,陈军来到北京后,在网络上认识了第一名队员,菲律宾女孩儿本。本去年夏天来到北京大学进修,练习水曲已经7年了,所以陈军请她当教练,之后有几个感兴趣的朋友加入到队伍中跟着本练习。“本很热心,很无私,免费教大家,球棒、球在国内买不到,本就从国外带了几副给队员。”陈军说。

  半年过去了,现在球队固定练习的队员有13个人,来自律师、飞行员、学生等各个行业,不过其中只有5个中国人。陈军有些沮丧:“只需要AA游泳门票就可以了,可是发展中国人练球还是很困难的,有几个练习了一段时间就退出了。”

  陈军想在中学推广,找了几个校长,提出免费教大家,可是被断然拒绝了。有个校长开玩笑说还不如介绍几个尖子生。陈军的孩子正在上高中,她就教孩子和他的朋友一起学习。“我想身体练习好了,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而且他们到大学以后,可以组织社团,教更多的人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陈军很有信心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除了头疼队员流动性大、难以固定以外,找游泳场馆也是个困难。“因为水下曲棍球比赛必然会影响普通游泳者的活动,很多场馆不让我们玩儿,好不容易找到的这个中学的游泳馆也已经下逐客令了,我们准备移到国展附近的游泳馆。”陈军说。

  最近,陈军尝试组织一个水曲体育社团,觉得有正规组织的话,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由于我国对体育社团申请的要求很严格,陈军没有成功。“但我会尝试其他方法的,水下曲棍球有很好的减压作用,现在很多白领都是亚健康,体育锻炼的思路可以打得更开,不只是打打太极,练练体操。”

  现在三支球队建了一个微信群,群的宗旨是“学习、分享、激励”。群里有英语、法语、汉语,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打球的技巧、时间、地点,还分享好吃的、好玩儿的。这里是他们的一个精神家园,很开心,很单纯,大家相互帮助,传递正能量。“可能我是一个很理想的人,希望以后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人玩水曲,这样我就背个脚蹼包,到哪里旅游,就可以参加当地的水曲队打球,可以认识很多朋友。”陈军憧憬着未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4日 07:06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