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甘肃合水:创新模式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甘肃省庆阳党建云平台 高兴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合水县进一步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创新工作模式,与群众心连心、面对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群众身边发现问题,为群众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窗口便民“一站式”。坚持以畅通群众办事绿色通道为重点,优化窗口单位直接服务群众制度,打通窗口单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针对群众最关注和意见建议最集中的窗口单位,聚焦“四风”问题抓整改,在各窗口单位设立意见箱,开通了投诉电话,对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文明用语、行政礼仪等知识进行专题培训,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引导服务人员使用群众语言、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持证挂牌上岗,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和“人人评窗口提意见”活动,贴近民生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岗位练兵和“十佳窗口服务标兵”评选活动,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推行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流程,尽量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个门、少找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

  驻村利民“零距离”。坚持以深化“双联”行动为重点,建立机关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制度,打通机关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引导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实现了“零距离”服务群众。以联村联户工作为服务平台,推行双联干部轮流驻村制度,由一名领导带队,2—3名工作人员驻村,每周轮换一次,保证帮联工作长流水、不断线。每个村选派驻村干部4名,每天至少保证2人驻村,配齐了灶具、床、被褥等生活用品,乡镇干部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零距离提供服务,赢得了群众好评。同时,建立了县级干部联系贫困村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联系最贫困的村,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自身优势,指导村级发展、协调项目资金、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真正实现联系群众“无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

  志愿为民“常态化”。坚持以包片走访和志愿服务为重点,建立街道社区干部和在职党员直接服务群众制度,打通在职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活动,引导他们在居住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们本着简便、适度、实效的原则,围绕听取意见、宣传政策、提供服务、解决困难、接受监督等五个方面广泛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努力当好“六大员”,做到“六带头”:即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社区建设的“参谋员”、文明创建的“劝导员”、社区工作的“服务员”、困难群众的“帮扶员”;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头搞好邻里关系、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带头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居民群众需求,设立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岗位,组建“义工型”“帮扶型”“咨询型”“应急型”等志愿服务团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确保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制度惠民“长效化”。坚持实施惠民工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努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针对群众反映最急切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窗口单位形象差、部分群众饮水困难等18个方面的切身问题,采取部门联动,坚持即知即改,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新改建6处公厕、5大市场,完成农村供水维修改建工程5处,受理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9件295人,开展农民技术培训12场次,受训3700余人,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以制度建设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了《全县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整改方案》、《合水县物业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县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安排意见》、《合水县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村级制度》、《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即知即改成效让群众看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变化,密切了党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6日 17:1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