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浙江省玉环县从小处着手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纪实:“小微行为”暖民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心中有群众,小事也暖心。

  在浙江省玉环县芦浦镇,有一个“小微行为”工作法,通过在思想交流上、制度上、服务上的微小调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样不仅给群众送去一片温暖,也给镇机关带来一股清风。

  一个小行为,为何能产生大能量?芦浦镇党委书记占江鹏告诉笔者,是因为“小微行为”顺应了群众意愿,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

  “小微交流”:如一个个“小处方”,让问题“药到病除”

  芦浦镇开展的干群谈话活动是“小微行为”工作法的一个重要方式。芦浦镇干部在联村、驻村中,深入农户开展家访,找群众谈话,了解他们的困难。芦浦镇江家村的村民肖朝辉对谈话活动颇有感触,他说:“是‘谈话’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

  原来,肖朝辉的户口在玉城街道,他想把户口迁回芦浦镇江家村老家,想在老家建房子。为此,他不知跑了多少路,但依然没有解决。这成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结”。

  看着奶奶和妈妈依旧住在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房子里,肖朝辉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联村干部叶继勇来到江家村入户走访时,肖朝辉把心里的苦闷之事和他说了。想不到,叶继勇立即把此事应了下来,并多次找公安、住建、房管等部门沟通,在芦浦与玉城之间跑了多趟,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叶继勇的努力,首先把肖朝辉的户口迁回到江家村,接着,为他办理了分户手续,并为他建房办理了审批手续,解决了3间宅基地。

  现在,肖朝辉每天都乐呵呵的,逢人就说现在的镇干部好。截至目前,镇干部通过交谈,为群众解决的实事共有40多件。芦浦镇党委委员王建龙告诉笔者:“通过谈话活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了,过去每当群众有难题,总是发牢骚。现在,他们主动找镇干部交流,镇干部也主动与群众谈心,群众与镇干部走得更近、更亲了。”

  “小改制度”:如一次次小维修,让政策更顺民意

  芦浦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坚兵今年比往年更忙碌了,他一面负责效能督查工作,另一方面,他在不断地收集一些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芦浦镇出台了不少好的制度,为民全程办事代理制、领导坐班轮流接访、来客接待等制度,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群众叫好的制度,也出现了一些不顺应民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及时修改、完善。

  芦浦镇从群众反映大、存在问题多的方面入手,对一些制度进行了“小改小补”。

  便民服务中心是一个对外的窗口,但是,这个窗口也存在着不“明亮”的地方,于是就成了“修补”的对象。整改后镇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更具人性化,特别是服务时间的延长,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以前,便民服务中心的上班时间与其他科室一样,但是,每当便民服务中心上班时,一些村民也在工厂里上班,不少村民要请假出来办事,很不便。为此,镇里把便民服务中心上班时间延迟到晚上10点,并公布了值班人员的电话,这一调整,就大大方便了一些在厂里上班的群众。大塘村村民王启海说:“延迟上班时间的做法,真正体现了镇政府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我为芦浦镇政府点个赞。”据统计,今年以来,晚上来便民中心办事的群众达到120多人次。

  今年以来,芦浦镇还出台了“三头”制度,镇干部要利用“早间头”、“午间头”、“晚间头”这些村民在家的时间段,深入村里了解民情。这一制度的推出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芦浦镇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现在正在拆迁阶段,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镇干部们利用这“三头”时间,为拆迁户办了不少实事,如为拆迁户安排工作、安排宅基地、卖苗木等。

  政府手中的一些权力必须做到公开透明,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透明的地方。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今年制作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及监督机制明示图,公示社会抚养费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许可初审等24项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并明确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点。如独生子女证领证手续经窗口审核后当场办理;民政临时救助审批时限由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月并实行上门服务等。

  就这样,一个个制度、规定在一次次小修改、小调整中,更加完善,更顺应民意。

  “小微服务”:如一件件小棉袄,让群众温暖在心

  走进芦浦镇机关,发现坐办公室的人少了,是不是请假的人多了?镇党委委员王建龙告诉笔者:“这些同志都下到村里去了。”

  自“小微行为”工作法推行以来,镇干部更多地下基层,开展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解决村民生活困难、拆迁宣讲、代办各类证件等“小微服务”,赢得了群众一片叫好声。

  镇干部、金山村驻村组长王麦克对“小微服务”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通过‘小微服务’,让他深刻理解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含义。”

  由于电线杆断裂较多、电线老化严重,金山村干部想进行改造,但少数村民却反对把电线杆安装在自己的田地里。得知情况后,王麦克与同事们走村入户,逐一做村民工作,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泡”在村里,终于解决了该村的用电问题。

  王麦克说:“虽然自己做的事不是大事,但每为村民办一件实事,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对于村民的困难,镇干部们越来越上心了。红山村村民梁世川,2004年在外地做废旧塑料回收生意时无故被他人殴打,受伤严重,救治后仍因有后遗症而失去劳动能力,负债50多万元。了解情况后,镇民政办同志立即为他办理了低保。

  今年上半年,梁世川想自食其力,在家开小店,驻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在最短时间内为他办理了营业执照,同时帮他协商选定了开店门面,并补助其装修费用3000元。他的小店开张后,月收入能满足他的正常生活所需。梁世川感激地说:“现在,我能在家安安稳稳地生活了,经济来源也有了保障,虽然钱不多,但吃穿不愁,不用再到处奔波了,还是政府好啊!”

  今年以来,芦浦镇干部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200多件,虽然事小,但是,这却如一件件小棉袄,温暖着群众的心。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7日 15:4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