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江苏徐州:作风如何由群众说话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7月11日,徐州市第五期经适房顺延递补申购家庭名单正式公示,公示结束后将组织集中选房。对此,网民“水门”很满意:一根网线,房管局“一把手”为我办了事。

  事情是这样:6月27日,网民“水门”在徐州市“一把手网络服务厅”向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宁兆坤反映了自己的疑惑:“第五期经适房顺延递补的申购家庭是否确定?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进入选房环节,请尽快落实。”7月1日,宁兆坤实名答复:由于各区核准待顺延递补房源和申请家庭工作量较大,我们将加快工作进度,尽快确定顺延递补申购家庭。随后宁兆坤立即调度有关处室,推动此项工作。

  在徐州市“一把手网络服务厅”上,被百姓“请回家”的部门单位已有121家。打开相关网页,“一把手”的姓名、照片等信息全部公示,随时接受市民咨询。根据徐州市相关规定,对于一般性问题,须在3个工作日处理答复完毕,复杂疑难问题则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同时,分类办理、限时回复、评议督办和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应声出台。目前,“一把手网络服务厅”点击量超16.8万次,网民反映的有效问题回复率超过90%。

  改进作风,服务百姓,徐州市的另一些做法同样赢得了群众的肯定。

  民乐苑小区,蔡磊,区水利局城区管理所所长;工商社区,吕辉,区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前不久,徐州贾汪区多个社区内贴出一张特殊“告示”,告示中的党员干部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有一个新身份:社工。

  家住贾汪新夏社区的朱洪海,是大泉街道财政所副所长。下了班,他会不定期到社区继续“上岗”,成为社区“拆违控违小分队”一员。他和社区干部一道,负责入户做违章户的思想工作。“在家门口做群众工作,人头熟,环境熟,工作起来方便。”朱洪海坦言,虽然为此遭遇不少白眼,但由于工作细致,成功避免了两起群体性事件发生。

  像朱洪海这样的社工,在贾汪区有895名,来自全区69个区直机关单位。这些党员干部自愿填写报名表,在他们分别居住的共10个社区“再上岗”。他们的工作主要根据职业性质、个人特长,志愿配合社区党组织参与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医疗保健、小区整治、扶贫济困等。2个多月来,参与党员干部共服务群众3200余人次,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950余件。

  争当“八小时之外的社工”,是徐州市党员干部转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新招。徐州市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同志介绍说,一些干部上了班是组织上的人,行为举止会很注意,下班回到家,却常常成了社区的特殊居民,和社区邻居不罗嗦,社区的事情从不参与,甚至带头做一些有违社区管理的事,社区管理人员奈何不了。践行群众路线,徐州把这一问题提上了议程。

  不论是“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干部作风好不好,还是百姓说了算。为此,徐州市在群众中组建了4000余人的干部作风评议员队伍。 6月17日,这支队伍又添“新军”——首个县级评议员协会新沂市评议员协会成立,成员1500余人。随后,其他各县市区也纷纷成立评议员队伍。在徐州,来自各行各业的评议员,通过监督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成为徐州市作风建设的一张“王牌”。

  前不久,云龙区两支评议员小分队佩戴专业暗访设备,花一周的时间,对 70多个部委办局、8个办事处、3个管理处的窗口单位公务人员上班纪律、工作态度等进行了暗访,不少机关工作人员事后得知被暗访,既紧张,也兴奋,不少人表示:“慵懒散”的机关病现在好多了,经得起查了。

  记者从徐州市作风办评议部了解到,截至6月底,徐州市已实现县市区评议员协会全覆盖,全市评议员队伍扩大至14000人,机关作风巡查正在走向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9日 11:15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