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辣味”可否常态化

苗武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你经常打断别人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入为主,先定调子,这种家长作风,就是官僚主义。长此下去,没人愿意给你提不同意见。听不到不同意见,危害很大,后果很严重!”7月12日,晋中市榆次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一位常委向主要领导提出批评。这就是标准的 “辣味”。辣就辣在一针见血,由现象说到了本质,说到了后果;辣就辣在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没有个人恩怨;辣就辣在一腔热忱,犹如吃辣椒,入口火辣,让人脸红甚至流泪,但细嚼慢咽之后回味无穷,营养丰富。

  在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这样的“辣味”批评很多。“辣味”从何而来?记者同榆次的常委们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辣味”来自于之前深入学习,深入谈心,深刻剖析,来自于上级严督实导。他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焦裕禄精神,甩掉心理包袱;他们开展了400余人次的谈心谈话,消除了隔阂;他们先后20多次修改检查材料,市委主要领导数次审阅材料,逐一交心谈话,全程参与指导民主生活会。如此看来,“辣味”真是来之不易!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曾几何时,“辣味”张口就来,没有那么含蓄,也用不着反复酝酿。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少了,难了;变着法的表扬与自我表扬多了,甚至泛滥了。一级党组织如果放弃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那就是放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必然助长官僚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一言堂、家长制、明哲保身、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必然削弱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必然影响工作,影响事业,影响干群关系。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有没有 “辣味”,是衡量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质量的标准之一。然而,把“辣味”坚持好,弘扬好,使之常态化,成为干部作风的“杀毒软件”,才是真正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就是要把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打造成为一种自我修复机制,伴随着我们的干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伴随着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让“辣味”常态化,首先,要有制度做保障,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让大家有机会有平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永远握在手里,不放弃自我监督,不放弃自我修复。其次,一把手要带头做表率。一把手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一把手必须具备接受批评的胸怀和境界,否则,就是不合格,就会出问题。第三,要建立党内政治生活考核监督机制,确保组织政治生活健康正常,确保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化,常态化。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3日 09:57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