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王建忠:律师改行当村官

100个人的中国梦·传递基层正能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这小子是不是傻了,放着一年几十万元不挣,竟然回来做一个每月只有500元津贴的村支书?”以前村民们说起王建忠,还多有不解。现在大家都说:“这个律师,还真帮了我们村的大忙。”

  “全村几十名党员没有组织生活,治安混乱、居民纠纷不断,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后进村’,大伙都希望你回来当书记!”2011年10月份以来,在律师事务所正干得风生水起的王建忠多次接待了前来“游说”的家乡开封市龙亭区北郊乡干部和乡亲。

  “农村的穷和乱,根子在愚昧、法治意识淡薄。”王建忠联想自己代理过的案件,一些简单的农村宅基地纠纷竟能演化成刑事案件。他认为,“必须有一个懂法、宣传法的明白人和带头人,农村法治才能变成现实。”2011年底,他回到家乡参加“两推一选”,成功当选辛庄村党支部书记。

  讲法用法,村里治安好多了

  “大伙最需要啥,我就干啥。”王建忠向村民承诺。针对群众牢骚最多的治安混乱问题,他挨个入户串门唠家常,找根源。虽然聊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王建忠却看到其背后隐藏的“蝴蝶效应”。

  “咱村黑灯瞎火几十年了,晚上出门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治安咋能好?”他跟王晓秋等数十名村民闲聊之后,关于社区治安管理的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

  有一天村里来了施工队,将路灯全部装上。村里还成立了综治服务队,把党员组织起来,实行分批轮流全天候值日。看着亮堂堂的路灯,不少村民感慨:“建忠这小子中!”

  紧接着,王建忠却做了一件连村民都觉得很土的事:让村里废弃多年的“大喇叭”重新响起来。

  “广大村民注意了,大喇叭现在开始广播!今天播报一个土地承包纠纷的案例……”2012年2月的一天,辛庄村刚修好的广播开始试播。

  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法制故事让地里匆忙的村民驻足歇息,田间薅草的老人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街头嘻哈打闹的小青年也认真倾听起来。

  “只要村里的广播一响,大家都会认真听,能够从案例中学会各种法律法规知识。”村委会副主任王富说。

  “大喇叭”还能使农村治安联防成整体,接到警情,广播一响,全村响应,使违法犯罪分子不能轻易逃脱。

  “现在的治安要比过去好多了。”77岁的村民张勇瑞告诉记者。王建忠本人就是宣传法治的“大喇叭”,以前村民遇到纠纷,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现在遇到问题先找“律师”王建忠去评理,口头禅从“我打你”变成“我告你”。

  利用各种机会培养村民的法治精神

  如何让村里人迅速学会依法用法,由“信访”到“信法”成了他心里的大事情。

  去年村民王某在外地打工时摔成重伤,而用工单位只给了很少的钱就不再管了,王某及其家人竟自认倒霉,后听别人说上访可以解决问题就准备上访。王建忠听说后多次搬出法律条文劝说,并带着王某年幼的孩子,多次跑到该用工单位,据理力争,最终争取到了应有的赔偿。

  “当时感觉五味杂陈。”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感受,王建忠有些感慨。他说,法律往往只是纸上的条文,还没有深入村民的心中。“现在有的人一出点事情,就赶紧上访,这种‘信访’强于‘信法’的思想,其实就是一种法治精神的缺失。”

  王建忠成了为群众免费打官司的“义务律师”、解决邻里纠纷的“裁判官”。据介绍,两年多来他为群众解决涉法纠纷30余人次,免费为群众打官司10多次。他说,他当村官的梦想,就是让全村人遇事时把“信法”当成一种习惯。

  说起辛庄村的明显变化,乡政府包村干部乔小中竖起了大拇指:“他们村现在的管理和决策完全透明化,实现了民主决策,不管什么事必须征得2/3的人同意才能办。”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5日 06:0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