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河北隆化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实现零距离全覆盖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盛夏时节,正是北方木耳生长的最佳时期。在隆化韩吉营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安贵军和3位机关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这里,查看木耳长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今年,我们‘帮扶支部’组织村里40多户成立了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木耳种植,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收益高,群众很欢迎。”安贵军向记者介绍。

  安贵军所说的“帮扶支部”,是河北隆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广实施的一种农村帮扶工作新模式。

  现任林管局纪检书记的安贵军此时的身份是韩吉营村“帮扶支部”书记,其他3位机关干部则是支部成员。他们的老家都是韩吉营村的。

  河北省隆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积极探索农村帮扶新模式,从去年10月开始,该县按照“择优选人、回派原籍”的原则,选派2101名优秀机关干部,回家乡组建了367个“帮扶支部”,帮助家乡谋发展,并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的全覆盖。

  “实施‘帮扶支部’这种农村群众工作新模式,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下基层,接地气,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锻炼了党员干部,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隆化县委书记陆文龙说。

  “帮扶支部” 按照“帮班子建设、帮思想观念、帮产业发展、帮弱势群体、帮和谐稳定、帮村貌提升,扶助农民增收,锻炼机关干部”的“六帮一扶一锻炼”工作目标,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明确每名成员每月到村工作不少于4天,乡镇干部每月到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

  “帮扶支部”大多数都是从各村走出去的“能人”,他们充分发挥见识多、人脉广、阅历丰富的优势,从组建开始,就能够和当地党委、村委密切配合,帮忙不添乱,在提高村级组织决策议事能力、促进农村富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面貌、化解农村矛盾纠纷隐患、实施惠民利民举措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栅子村“两委”班子在成立种养殖合作社的问题上意见有分歧,经“帮扶支部”通盘考虑做工作,使村干部能够统一思想共谋发展;上沟村“帮扶支部”为20余户养牛户协调解决贷款100余万元,建设14栋共3000多平方米标准化牛舍,收益可达300余万元;大铺村‘帮扶支部’成功引进了一个农业科研基地项目,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700亩土地的流转,每年将使该村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宝山营村智万申因林地承包合同一直与村里有纠纷,经常上访。“帮扶支部”通过实地考察、翻查原始资料,走访老干部了解情况等途径,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目前,“帮扶支部”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288个,开展支部活动447次,60个工作水平低、相对软弱班子得到了转化提升;协调各类项目1328个,协调各类资金2800余万元;围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协调资金330万元,规划实施绿化美化项目470个;调处矛盾纠纷306起,化解信访积案63件;帮办实事734件,慰问困难群众1100户,发放慰问金慰问物资折合44万余元;走访群众4.3万余人,召开座谈会958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192条。

  在“帮扶支部”的选派干部上,隆化县委建立了动态调换机制,依据工作需要,对‘帮扶支部’人员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换。由于帮扶干部和原籍的紧密联系,所以绝大多数帮扶干部都是“一定终身”。

  隆化县组建“帮扶支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载体,2101名机关干部组成的367“帮扶支部”在基层农村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帮扶支部”已经成为农村“两委”班子的“智囊团”,干部议事决策的“参谋部”,促进农村发展的“助推器”,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化解矛盾纠纷的“减压阀”,引导主流民意的“风向标”。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4日 16: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