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三联三促”解民难——耒阳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系列报道之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耒阳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重点,以密切干群关系、改善民生为目标,在为民、务实上下功夫,在整改上见成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当前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忽悠、不打白条,兑现承诺,取信于民,使党员干部思想得到提高,作风得到转变,群众得到实惠,经济得到发展。为总结推广其做法和经验,我们从今天起刊登耒阳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以前遇到天干,吃水要走几里山路去舀,现在通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哗哗’的来了!感谢工作队帮我们村里解决了吃水难题。”七月流火,笔者来到耒阳市磨形乡丛苞村8组,四十出头的王大姐拧开自家新装的水龙头,掬一捧山泉水乐呵呵地说道。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在省委、衡阳市委督导组及衡阳市委书记李亿龙的亲身指导下,耒阳市坚持从严从实,注重立行立改,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在全市开展以“政法干部联村促矛盾纠纷化解,机关干部联村促民生实事办理,乡镇干部联村促村级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促”活动。

  王大姐讲的工作队指的正是耒阳市“三联三促”工作队。丛苞村地处偏远、高山地区,每逢干旱季节,村里的8、9、10、11、12等四个组的村民就不同程度地出现饮水困难,今年3月底,“三联三促”驻村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向省水利厅申报立项,多方筹措资金35万多元,在离村子2公里远的祖先岭的半山腰修建了一个30多方的蓄水池,架设水管3500多米,将山泉水送到了农户家中,一举解决了村民吃水难。

  “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就是要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百姓家中,接受群众教育,从心里认识到:群众是衣食父母,要时刻亲近;是智者良师,要充分尊重;是国家主人,要热情服务;是力量源泉,要心怀敬畏。要从群众反响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当前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切实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耒阳市委书记彭玉明动情地说。

  活动开展以来,耒阳市2031名党政机关、政法和乡镇干部深入全市677个村(居),分别走进自己的出生地、成长地、祖籍地、姻亲地或原工作地,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先后走访农户30多万户,收集群众诉求4100多件,目前已办结1300多件。

  “零距离”化解矛盾

  “两方村民拿着锄头棍棒,剑拔弩张,差点就发生了群体械斗事件。”回想起今年4月导子乡紫江村和农科村发生的一幕,耒阳市导子乡派出所驻紫江村民警罗峰仍心有余悸。

  原来,因农科村在搞村组绿化时,事先没有征得紫江村的同意,就在紫江村的一片荒地上种了树,紫江村的村民知道后,认为农科村太“霸道”,由此引发争吵,双方聚集几十号人马,拉开架式,械斗一触即发。得知这一情况后,联村干部罗峰、资实文、徐新忠三人火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劝回了双方人员,并立即“兵分两路”,到两个村挨家挨户了解情况,随后在紫江村召开由两个村的村民代表参加的矛盾调处会。工作组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了解真实想法后,就土地归属、林业产权分配等双方的争执焦点进行了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签订协议,握手言和。

  “三联三促”活动开展后,耒阳市联村干部在当地的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警和村、社区居委会干部群众的协助下,进村庄,入农户,建立“村民矛盾纠纷台账”,与诉求各方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产生矛盾的原因,掌握矛盾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及时解决的矛盾纠纷,通过协商,及时化解;不能化解的矛盾,依靠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警和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多方的力量,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方式,让矛盾纠纷的各方在自愿、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切实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矛盾纠纷,消除矛盾隐患。

  在矛盾大走访、大化解工作中,联村队员坚持做到“五个100%”,即农户走访率100%,公开信发放率100%,民情联系卡发放率100%,电话用户登记率100%,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回复率100%。

  “感谢工作队的领导,要没有他们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说起“三联三促”工作队员,大市乡明星村11组村民陆某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3年年底,陆某喜因建房纠纷失手将同村村民陆某春打致轻伤,因多次调解不成功,陆某喜只能过起了东躲西藏的“逃亡”日子。今年3月,“三联三促”工作队进村走访了解这一情况后,队员陆冬生利用自己是本村人的亲情关系,主动找到双方协调,极力促使双方和解,最终陆某喜赔偿了陆某春3.7万元医药费,取得了陆某春的谅解,使事件化干戈为玉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市共化解各类矛盾2000余起,基本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社会治安环境大大好转,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大为提高。今年上半年,耒阳市的综治民调在全省排名大幅上升,一举扭转多年来综治民调的落后局面。

  “零时差”办理实事

  7月30日上午,骄阳似火。但在通往耒阳市大市乡水口村的公路上却是一幅比天气更为火热的场景——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运砂车来来往往,村民光着膀子挑的挑,抬的抬,铲土、砌石一派繁忙。

  “现在的干部作风真好,说话算数,四月份答应把我们村里的路修起来,真的做到了,目前路基工程已经扫尾,马上就要铺水泥了。”在施工现场,水口村村民谢正生对驻村“三联三促”工作队直竖大拇指。水口村地处偏远,长期以来,村民出村走的一直是一条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崎岖山路,能通上水泥路,让山里的土产能出去,山外的车子能进来是村民们多年的期盼。今年3月27日,“三联三促”工作队队员王伯呈、黄家勇、曹姣利来到村里,在走访时了解到村民这一最集中的诉求后,当场表态一定帮助老百姓实现这个愿望,并承诺在7月份一定动工,8月份完成。这条长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将成为水口村3000多名村民的致富路。

  群众的需求,就是联村干部工作的“方向标”。活动开展以来,耒阳市各级紧紧围绕“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工作目标,把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过积极探索实践,耒阳市总结出了民生实事办理“六步工作法”,通过问题收集、梳理汇总、常委交办、承诺公示、跟踪督办、群众评议,“零时差”办理群众诉求——全市联村干部通过进村入户深入走访,挨家挨户发放意见征集卡和公开信,与村民召开座谈会,与群众拉家常,问“饱暖”,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收集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强烈、集中的问题,联村干部及时到现场查看,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能及时办理的事情联村干部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上报到各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不能解决的事情,汇总上报“三联三促”活动办公室。“三联三促”活动办公室每月组织国土、人社、交通、农业等与群众需求相关的职能单位召开民生实事交办会,确定交办的民生实事落实时间表,联村干部帮助联点村的干部群众了解政策,衔接交办事项,确保民生实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月18日,耒阳市举办了首次民生问题交办会,会上市委书记彭玉明亲自对“三联三促”活动中收集到的全市4077件民生诉求和意见建议,分别向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单位进行面对面交办, 35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向市领导递交承诺书,承诺对4077件民生诉求全部办理,并邀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见证、监督。同时,市委书记下发督办专函,明确事件办结时限,市委督查室全程督办,市委书记亲自对反应较慢、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

  今年4月8日,蔡子池办事处大金村村民向“三联三促”工作队反映,部分较偏远的村组电压很低,晚上用电高峰期家里的电视机、空调都成了摆设,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村民的意见引起了工作队的高度重视,通过和电力部门联系协调, 4月12日,耒阳电力局郊区供电所便安排人员来到大金村,走访调研村民用电情况,并迅速拟定了大金村低电压改造计划。为加快进度,市委书记彭玉明向国网耒阳市供电公司下发“市委书记督办专函”,明确要求5月15日前完工。从5月3日到5月13日,郊区供电所运行人员加班加点,克服天气多变、气温较高等困难,不足两个星期的时间共修复完善10千伏线路620米,新增布点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一台、新建0.4千伏线路300余米、更换0.4千伏线路700余米,新建沿墙线300余米,彻底结束了大金村村民用电不正常的历史。

  发展是最大的实事——在“三联三促”活动中,联村干部把带领群众致富当作为老百姓办的最大实事,他们立足联点村实际,帮助村里跑项目、引资金、办协会、建基地,着力打造支柱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激活农村发展的“动力源”,让群众走上致富“高速路”。

  新市镇高炉村曹峰,想创办农机合作社,联村干部就与他结对,帮助协调土地流转6000多亩,成为了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肥田乡板石塘村在联村干部的帮助下,协调正源学校与村组建立蔬菜种植合作关系,筹建一个2000亩的蔬菜基地;夏塘镇村民廖满生想搞油茶种植,缺少启动资金,联村干部帮助协调贷款50万元,并邀请油茶种植的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件件暖心事,桩桩暖人心。在致富谋发展的路上,联村干部和百姓紧密相连,心更近了,情更浓了。

  “全覆盖”特殊关爱

  近日,耒阳市新市镇镇政府大院内,一场以“温暖送民众,健康进乡村”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暨医保、低保、教育资助、法律政策咨询活动正在举行,来自耒阳市人民医院、检察院、教育局、民政局等单位的20多名工作人员,为现场群众把脉问诊、送医送药、宣传法律、讲解政策……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耒阳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三联三促”队员为新市镇的三类特殊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送来的特殊关爱。

  在耒阳,有12.8万的留守儿童,还有不少的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这一个庞大的群体往往情感孤独、年老多病、无人照料、劳动艰辛。该市的“三联三促”活动开展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特殊人群进行了摸底,联村的政法干警、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实行“1+1”模式,每一名联村干部都要与一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或失独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利用逢年过节,下村工作的时间,定期走访帮扶对象,点对点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提供帮助。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24小时热线求助电话”,为他们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

  同时,整合教育、计生、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力量,以乡镇、街道地域为单元,建立包括“三联三促”工作队员、学校老师、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乡镇街道工青妇负责人、社保站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为主体的“三关爱”工作队,以学校为单位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台账,以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划分的基础网格为单位,建立“空巢老人”台账,以乡镇、街道计生办为单位,建立“失独家庭”工作台账,并整合学校活动场地、村级活动场所、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等场地资源,就地就近建立“三关爱”中心,定期为他们开展学习辅导、巡回义诊、巡回义演、养老关怀等活动。村、社区还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建立“亲情交流平台”,让本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与外出的亲人进行视频通话。

  “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你们什么时候回家……”“燕子,爸爸妈妈也想你,今年我们一定回家过年,你要听奶奶和老师的话,好好读书……”这是记者7月31日上午在耒阳市永济镇“亲情交流平台”看到的感人一幕,该镇大众村十九组留守儿童伍燕子在镇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同远在广东中山务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这是两年多来伍燕子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的样子。

  像这样的亲情交流平台,该市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有1-2个,周末向群众开放。

  与大地贴近,看天空才会高远。在耒阳市“三联三促”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眼向基层看、劲往基层使、情向基层扎,说“土话”、穿布衣、做实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乐其乐、苦其苦,自觉融入群众中间,为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不断增加耒阳发展活力注入了无限生机。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5日 13:15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