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校训是什么】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微信扫一扫 ×

  走进大学的第一天,或许所有的新生都有疑问: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将如何开展今后的学习?而校训正可以用来解码一所大学的治学底蕴和校园文化。系列报道【校训是什么】今天带您走进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从1915年提出至今已走过近百年光阴。

  教育家马相伯1905年创办复旦,满怀追求光明、教育强国的理想,因此校名选自《尚书大传》中的句子“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915年,复旦十周年校庆,当时的校长印尼华侨、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李登辉,不忘办校初衷,再仿世界名校惯例,定下复旦校训。

  这十个字,复旦创校师长马相伯、李登辉都曾亲笔题写在学生的毕业纪念刊上,记录在校园的校训墙上,滋养一代代学子。

  18岁考入复旦的江明院士,至今保留着一件超过50年的珍藏。

  笔记本里记录的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物理化学”,三分之二是课堂记录,另外三分之一是课后看参考书的心得体会,这门课当年可是难倒了许多同学。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年逾古稀的江明依然带领师生在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潜心科研,他所从事的高分子研究,关系到药品、电子、汽车材料的发展。年轻时代笃定的科学理想不曾改变。

  中国最早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修辞学家陈望道、杰出数学家苏步青,都曾在复旦任校长,延续这所大学一贯的治学理想。校训中“博学”两个字,还用来命名了一条道路。对学生“博学”的具体要求,复旦大学档案馆保存的最早印有校训的印刷品上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校训中的“博学”催生出教育的探索。复旦大学近几年不断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2012年开始在本科教育中推行住宿书院制度,也就是说在本科4年时间里,所有学生除了在各专业院系接受教育外,还分属于五大书院,每个书院里都有文、理不同学科的学生,师生们不定期地举行读书、研讨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0日 20:08      来源:央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