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长治市城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概述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四千”成绩单赢取“赞”声一片

  “洗个澡,就是好,我为我们环卫工友们感到自豪”。这是发自城区环卫工人的一句掏心窝的话语。在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长治城区政协在深入基层调研中,了解到了环卫工人洗澡难的问题。因此,便号召全体委员中开展了“我为环卫工人送清洁”爱心捐赠活动。活动中,共收到163名政协委员和部分单位的捐款212700元,并将捐款全部兑换成洗澡票,解决了环卫工人“洗澡难”的问题。

  这是长治城区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区委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高起点准备、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高要求落实”的“四高”理念,聚焦“四风”问题,以开展“双深双联双争”主题实践活动为为载体、为抓手,通过近五个月的有力推动,目前,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彰显出“千名干部大补钙、千名干部下基层、千项问题大整改、千件实事暖民心”的效应,在“赶考”路上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赢取了一片“赞”声。

  千名干部大补钙——“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4月2日凌晨3时许,当整个城市还在熟睡中等待黎明,人们还沉醉在后半夜温暖的被窝、甜美的梦乡中时,三十多位身着环卫服、手拿扫帚、的“环卫工人”走上延安中路、紫金西街街头。他们挥动手中的扫帚,顺着路面一直清扫街道、捡拾垃圾,碰到粘在路面上的纸片、果皮等垃圾,就蹲下身去用手把它们抠出来……尽管开始时还不太专业,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忙碌,整条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正是区委书记孙刘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国强带领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走上街头清扫卫生,开展“当一天环卫工人、感一份辛苦劳作”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一幕。活动中,他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向环卫工人学习、从群众切身感受上找问题,真正做到了戒官气、接地气、作表率。

  “共产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正在晨练几位市民对区领导当环卫工人扫街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赞赏地说道,城区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转换角色、带头劳动,加深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行动是关键,领导是标杆。这正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以实际行动补足精神之“钙”的一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提是教育。只有补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才能在笃行群众路线中身板硬、走得直、行得远。”区委书记孙刘琳在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掷地有声的说。为切实让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在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区委在全区开展了“千名干部大补钙活动”,并以“五个主题学习教育”来引深活动。

  ——开展系列“精神补钙”专题学习活动。孙刘琳为全区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做了题为“如何开展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一堂党课。活动期间,活动领导组邀请省市知名学者、教授分五批对不同层次党员干部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培训活动,深化了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接受了一次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5月23日晚8点,区委常委班子开展了主题为“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公仆”大讨论活动,通过了大讨论活动,真正让焦裕禄精神根植于每一个常委的血液里。

  ——开展系列“典型引领”巡回宣讲活动。市区两级典型事迹宣讲团、城区朗诵家协会分给全区党员领导作了事迹报告,这些“长治好人”以自身的切身经历给大家进来了一次触动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开展“触动灵魂”教育活动。全区各级干部,相继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周恩来》,戏曲《山村支书》以及《苏共亡党20年祭》等教育专题片,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真正让全区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念。

  ——开展“感受环卫”体验活动。全区33名处级领导干部开展了“当一天环卫工人、感一份辛苦劳作”主题体验日活动。通过活动,领导干部以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教育、引导身边和单位工作人员尊重、感恩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在全区形成了热爱劳动的氛围。

  ——集中开展“拜群众为师”走访调研活动。全区所有区级党员干部结合“访知解”活动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知于民、问诊于民。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城区区委把学习教育贯穿于活动始终,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补足了“钙”,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精神境界,强化了内在素质,彰显了新的形象,从源头上拧紧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千名干部下基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7月21日上午,长兴路南延段、城南路西延段两个重要路段的私建拆迁现场,随着挖掘机的阵阵轰鸣,一排排房屋被推倒拆除,为道路的扩建升级扫除了障碍。拆迁现场,冒着飞扬的尘土,区委书记孙刘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国强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现场办公、现场指导、现场做群众工作、现场开会部署下一步工作。区领导务实的作风,让周边的居民深受感动,当即又有多户居民表示愿意签订协议、主动搬迁,以实际行动支持路网征迁工作。这正式城区领导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破除“形式主义”之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所取得的成效。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党员领导干部以行动回答着这一问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区委着眼于以实际行动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事、聚民心”活动,努力解决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区处级领导、区直单位、街道和农村菜场和社区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一千多人,带头走访入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实行了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开展了千名干部走访“四走遍”活动,破除了形式主义的歪风。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深入困难最多、矛盾最多、问题最多的地方,走遍了全区每个街道、社区和农村,其他处级领导干部走遍了所联系街道的每个社区和农村,各街道书记走遍了辖区内每个重点服务对象和弱势群体,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走遍了责任网格内的每个家庭,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

  按照总书记“眼睛向下、为人民做事、多雪中送炭”的要求,全区29名区级党员干部,在全区28个农村(菜场)以召开“党员会议、老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会”等三个会议的形式,请基层代表“当面锣、对面鼓”地给党员领导干部提意见建议,先后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5000余条,其中区四套班子征集到1800余条意见建议,为开展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展了“三帮三保”活动,帮建基层党组织,帮带党员干部,帮教基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目的。同时,街道、区直部门、农村社区干部还建立了“民情日记”,确保单位天天有人下、基层天天有干部。区直单位、行业条管领导干部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建立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走访入户,访贫问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锤炼干部作风。

  在下基层、接地气、抓活鱼,察实情、找差距、商对策,打破“表面文章”的窠臼的基础上,城区“趁热打铁”扎实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五个一”活动,进一步夯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即实施了重点村基层党建“一帮一”、区直部门与基层党组织联建“一对一”、“第一书记”挂职基层党组织“一带一”、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一联一”活动、基层社区、农村(菜场)服务群众“一窗式”活动等“五个一”实践活动。目前,全区2个农村(菜场)派驻了工作组,5个农村(菜场)派驻了指导组;96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了联系社区、农村(菜场)联系制度;市直、区直部门的11名年轻同志担任农村(菜场)第一书记,开展对接工作;驻区单位党员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成员工作完成调查摸底已全面启动;活动开始列入省市重点村进行整顿的四个基层党组织已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整顿,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如今,在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展开、不断掀起热潮之际,深入群众“接地气”已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科目。在路网征迁、百日攻坚、三项治理等重点工作一线,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居民小区,每天都能看到城区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三严三实”的好作风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得到了群众的一片“赞”声。

  千项问题大整改——“内修其身 外整其风”

  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或步行;各种公文文件都变薄了,翻开一看成了双面打印;办公室全部使用节能技术的电器,一律不开空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得到纠正,正是城区区委、区政府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倡导低碳办公、建设节能政府发生的变化。这些办法和措施,有效地杜绝了浪费,节约了能源、节省了办公经费,更转变了广大干部的作风,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进机关办事还有推诿扯皮现象,‘门难进、脸难看’在一些窗口单位还存在。”

  “昨天晚上我的汽车轮胎被盗走了,虽然损失不大,但是带来的麻烦却不小,可是这种‘小案’一般得不到公安部分的重视,导致小区的治安状况越来越恶化。”

  “如果街道、社区办事大厅能够进一步简化程序,把多个窗口的手续都缩减到一个窗口里办理,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就更好了。”

  “机关水电浪费比较严重,特别是办公无纸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一条条意见,就是一道道考题。面对这些考题,是等到交卷的那一刻才作答,还是一边发现、一边整改,及时给出群众答案呢?

  在按照省委袁书记在武乡调研提出“解决具体问题、办具体事情”的精神要求,区委班子及区直单位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开展了“千项问题大整改”,做到了即知即改、立知立行。目前,区四套班子及班子成员整改“四风”突出问题1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件,全区整改突出问题达1000余个。

  针对“深入基层少,勤俭节约意识不够,会议多文件多”的共性问题,区委出台了《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29条规定和城区“十条工作纪律”;针对“有的干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有“衙门”作风等问题,纪委牵头出台了“开门办公”制度,明确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办事公开承诺等制度;针对“民主科学决策”方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区委班子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努力扎紧“制度”的笼子,形成“一套制度、三管(管人、管权、管事)齐下”的工作格局。针对群众提出的提高办事效率的意见,安康社区、和济社区等5个社区气打造了服务群众“一窗式”试点,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下基层几天,了解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线索,破获了一批涉案金额不大,影响却不小的‘小案’,这对我们干警吃苦耐劳的作风是一种很好的锤炼。”在全区开展的“一村(社区)一警”联系走访活动中,不少干警表示,以前有怕吃苦、怕麻烦的享乐思想,蹲在机关,坐等群众上门,这样解决不了几个问题、破不了几个案子,是“懒政、惰政、不作为”,群众很不满意。

  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政法系统围绕“知民情、解民忧、护民安”的活动主题,坚持把开展“一村(社区)一警”联系走访活动和一线换位体验制度作作为转变政法干警作风、了解基层情况、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平安建设、打造过硬队伍的一项举措,先后组织200余名政法干警深入社区(农村)联系走访,成立以街道为单位的政法工作服务队,组建79个社区(农村)服务组,大胆走下去、沉下去,对基层重点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及社会稳定等“组团服务、联合会诊”,实现了“一村(社区)一警”全覆盖、无缝隙。如今,全区数百名政法干警成为活跃在基层广大群众中的“平安卫士”和“勤务员”,群众自身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的认同感明显增强。

  “四风”之病必治,“四风”之害必除。聚集“四风”镜头,整改“四风”问题,已成为城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

  千件实事暖民心——“内厚其德 外施其仁”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带着感恩的心报答组织、报答社会”。这是一名退伍军人在与市委马天荣书记面对面交流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他叫纪海峰,20年退伍在家,因历史和政策原因,致使他20年未能参加工作,期间,他多次上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作为市委马天荣书记的联系点,当马书记得知此情况后,亲自包案,亲自督办,在区委及区相关部门经过积极努力、多方协调下,终于为纪海峰同志安排了工作。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区委把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作为一项庄严承诺,接受社会各级和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区四套班子主动包案,主动接访,亲自办理,亲力亲为,先后化解了上级交办12件信访积案,化解了9件群众上访事件,为群众解了难事,有效促进了城区的和谐稳定。

  “他在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中,都注入了伟大的理想。伟大与平凡、理想与现实,就这样,凝聚在一个焦点上!”气势宏伟、充满激情的《怀念雷锋》响彻整个东街街道办事处服务大厅。城区宣传文化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在阵阵慷慨激昂的朗诵声中拉开帷幕,为东街街道群众送去了夏日里“营养丰富、菜品丰盛”的“精神大餐”。

  “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还要在此当中学会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这是区委书记孙刘琳在为全区党员干部讲党课时所要求。活动中,区委宣传部门抽调文艺骨干组成文化下乡小分队,精心排练,深入东街街道、紫金街道、喜峰村、北山头等基层开展文化进基层系列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团、区朗诵家协会部分会员深入东街街道、工业园区、紫坊村老年公寓,分别开展了主题为“牢记使命、植根群众”、“爱岗敬业、争当时代先锋”、“送文化到基层”朗诵表演会,同时,还开展了送图书下乡活动,为北董、喜峰等6个村分别赠送了1000册农业科技书籍;开展了“文化低保”工程,公益电影放映场次28场,送戏曲下乡10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实实在在地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到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到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了几件文化实事。通过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赢得了群众的一片“赞”声。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为群众办实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方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城区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活动成败的“晴雨表、标杆尺、公平秤”,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真真切切为老百姓服务,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办好千件实事”,暖了万千民心。

  7月21日,城区路网征迁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城南路西延段的3户公建和5户私建进行拆除,拆除面积达2968平方米;对华东菜民和街道市民共36户进行拆除,涉迁面积达9240平方米。截至7月下旬,城区拆迁总面积已达10余万平方米,其中南一环西延、体育路、中山巷、西斜街、太行东西街、县前巷东段6条道路已基本具备封路施工条件。相较于去年,今年道路征迁多数集中在居民集聚区和商业集中区,涉及的群众多,建筑面积、类型更为复杂,点多面广,拆迁难度极大。工作中,城区党员领导干部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文明征迁、和谐征迁”的原则,深入各拆迁路段了解路网征迁进度,询问路网征迁中遇到的困难,深入住户家中聆听群众合理诉求,并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解决存在的难题。在入户工作中,城区工作人员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的原则,带着微笑讲政策、带着感情做工作,多次与拆迁住户进行座谈,讲解政策、了解诉求、交流沟通,主动帮助被征迁户解决生活中的搬迁难、安置难、子女就业难、办理社保难等诸多实际困难,为他们办好每一件涉及切身利益的实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这项工程得以不断取得突破。

  在步行街区开餐馆的周冉说:“公款买单、点大菜的人几乎不见了,自掏腰包、点家常菜的散客多了。”

  “去人社局办事,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态度和气了、耐心了。”这是焦家庄村村民吴振荣的感受。

  中山头村村民闫卫强说:“以前都是我们去找干部,现在干部主动来找我们了征求意见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办的每一件实事、作风转变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太西街道屈家庄村,曾是一个路边到处长满杂草,狗屎、鸡粪随处可见;路面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就排水不畅的卫生环境后进村。群众反映过,居民建议过,没见领导来过。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太西街道和屈家庄村委干部乘着三项治理行动的东风,进行了拉网式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整治的同时,该村还将全村范围内的卫生区进行精细化任务分解。“谁在哪个责任区,谁负责排查,谁负责处理,努力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村支书闫永明说。如今,宽阔平整的道路、干净洁白的墙壁、井井有条的院落,昭示着该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蝶变”。

  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拆除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推进餐饮单位油烟治理,让群众得享蓝天碧水;“三问三送三解”活动帮助企业落实政策、渡过难关,服务项目推动经济增长;送政策、送法规、送技能、送服务。为下岗职工开展技能培训,为务工人员追讨工资;群众多年的喜逢村等村的吃水问题,为西街铜锅街等群众改造了部分背街小巷;对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按部门逐项进行审核,摸清底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我区具有行政审批事项159项,其中拟保留区级行政许可项目73项,非行政许可项目19项,取消16项……

  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实事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点滴积累,成为党和政府看得见的“德政、仁政”,汇聚成百姓的口碑,凝聚成执政的坚实根基。

  在“深入学习、深入调研,联系基层、联系群众,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争当建设‘五宜’城区先锋”的“双深双联双争”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城区区委正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不打折、自选动作有特色”的原则要求,以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教育实践活动的标尺,以改进作风体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以发展实绩彰显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坚决做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五宜”长治的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2日 02:50 来源:三晋红E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