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青海: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省委着眼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实现青海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专门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三基”建设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强基层组织,激活“末梢神经”,强化服务功能。在玉树务工的海东市平安县三合镇寺台村党员王明云,通过QQ视频全程参加了远在830公里外的组织生活会,进行了自我评议,并聆听了家乡党员对她的评议。她感慨地对记者说:“我忙于打工,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作为一名党员,这样不对,感到自己按照党员的标准差得还很远。希望党支部凝聚起党员的力量,带领家乡群众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普遍采取州县乡领导干部和联点单位结对帮扶、组织专门工作组驻点整顿、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进行集中整顿。

  做实基础工作,平台服务与上门服务并举提升服务实效。格尔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延伸到乡镇(街道),实行行政审批服务流程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号制管理、一单式收费、一站式领证、一次性告知的“六个一”,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各地各单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联系户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民情民意。普遍推行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志”“民情台账”制度,通过现场办公、上门服务等方式,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呼声和需求,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提高基层基础保障水平,确保服务群众有资源。实行乡镇工作津贴,在青南地区探索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在乡镇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可享受最高至副调研员的工资待遇,确保同一地区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比县直机关工作的干部收入高,有效引导了干部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7日 08:0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