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巩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罗文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核心要点: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向导航、凝聚魂气。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求真务实、知行合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衔接、协调推进。

  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环节,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褒奖,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惩戒。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根本要求,为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巩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道德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有些方面还亟待改进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只有坚持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才能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向导航、凝魂聚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告诫我们:境内外某些人主张“把资本主义一套制度都拿过来,似乎这样才算真正搞现代化了”,而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主题,犹如国家治理的“方向盘”和“控制器”,没有它们的指导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聚精会神、强基固本。伟大事业需要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支撑伟大事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又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等时代精神,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支柱和强大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等主要方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要伦理原则,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只有坚持不懈地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筑牢不可破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底线。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二者既有内在一致性,又有不同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有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概括和具体展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条件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基本国情和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是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贯彻到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建设中,渗透到国家权力运行各环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才能切实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求真务实、知行合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衔接、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扣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思想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正确的利益导向和政策导向,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两张皮”现象。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各环节,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褒奖,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惩戒。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工守则、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付诸实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凝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新情况,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品格和文明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滋养和不竭动力。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内核,蕴含着宝贵的道德资源。要认真研究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确分析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风格气派,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生活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我们的骨气和底气。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加强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同时,强调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搞关门主义,排斥外来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只有既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激荡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8日 08:52 来源:求是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