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新蒲新区:“四级调处”无缝隙零遗漏维护群众利益

张昭晖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新蒲新区紧紧围绕“解决民生促开发、化解矛盾促和谐”的工作思路,以“矛盾不上交”为己任,建立“四级调处”机制,构筑“四道防火墙”,层层减压,层层过滤,无缝隙零遗漏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开发建设,有效的维护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村支“两委”调处,修好“必修课”。按照“有机构、有牌子、有制度、有人员、有阵地”的“五有”要求,在村级成立“调解委员会”,建立“群众说事室”,明确职责制度,从“两委”班子成员中选任3—5名作为调委会成员,将村民组长作为调委会信息联络员,每年由区政法委、司法分局组织业务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采取“入户了解、打听他人、群众反应”等方式,定期排查本村的社会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研判、早调处,使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级,解决在一线,构筑信访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火墙”。2010年,永乐镇民群村下联合组杨先鸿与新舟镇平远村新场组孙文均合伙在民群村投资建木花厂。2013年杨先鸿提出撤资,双方协商时未将机器设备分割。2014年4月6日,杨先鸿要求将共同出资购买的机器设备进行分割,分割未达成协议前,禁止孙文均的物资出厂,并将前来拉运木花的货运车辆堵在厂区,禁止出厂,导致发生矛盾。4月9日,民群村调委会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到村委会协商座谈,就分割问题调解处理,有效的防止了一起跨镇纠纷的扩大。今年以来,全区59个村(居、社区)排查矛盾纠纷743起,化解706起,化解成功率95%。

  责任单位调处,管好“责任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以及“谁引发、谁解决”的原则,建立乡镇、单位部门责任调处机制,明确各镇、区直各部门、派驻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共同负责信访维稳工作。凡属乡镇、区直部门受理的矛盾纠纷,在行政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决不上交,并按照有关政策及时、公正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自己的“责任区”内,构筑信访维稳工作的“第二道防火墙”。今年4月,礼仪社区管理中心板山居民唐继萍在家做饭时,所用石油液化气发生燃烧事故,导致唐继萍受伤。区质监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迅速反应、冷静介入、引导调解、预防激化、坚持原则、灵活处置、不留尾巴”的原则,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及时了解液化气充装、销售、使用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唐继萍要求销售单位给予医疗赔偿、销售单位认为是充装发生的问题、充装单位不予赔偿的意见后,通过召集三方座谈,妥善处理了该起矛盾纠纷,维护了唐继萍的利益。今年以来,各镇、区直各部门、派驻单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2件。

  综治联动调处,筑好“防御站”。在责任单位调处的基础上,分别在区、镇建立群众工作中心(站),指挥部成立“项目110”,联合矛盾纠纷涉及的各责任单位,综合运用教育、政策、行政、法律等手段,解决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构筑集社会治安、维护稳定、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第三道防火墙”。今年3月,新蒲干部学院工地因青苗赔偿问题,被当地群众阻工。区群众工作中心立即研判,区矛盾调处中心牵头,抽派项目110”、安监办、新蒲新城指挥部以及新蒲镇有关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处理该纠纷。由于机制到位、措施得力,一起群众性苗头性事件和赔偿纠纷顺利化解。今年以来,该区以此模式成功化解各种矛盾纠纷487件。

  区级领导调处,当好“贴心人”。为着力解决好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问题,区党工委、管委会落实班子成员包案化解责任制,按照“就地接访、就地化解、就地调解”的原则,通过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听民声、知民意、解民难,有效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构筑信访维稳工作的“第四道防火墙”。新蒲镇新蒲村荷花组村民孟基文,其培育的苗圃被中桥水库工程项目征占,多次向区、市反映中桥水库移民搬迁实物补偿标准低,培育多年的景观树搬迁困难,要求按《贵州省征占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评估补偿。为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付顺平包案化解,亲自分析研判,亲自调度落实,抽调区移民办、政法委和新蒲镇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围绕孟基文要求增加搬迁补偿诉求,对其景观树木进行分尺寸分大小清点,核实淹没树木面积,通过反复做工作,多次协商,最终达成28万元补偿协议,一起长达2年之久的信访问题圆满化解。今年以来,全区28名区级领导开展“大接访”、“大下访”105次,接访群众109批327人次,包案化解矛盾纠纷58件,处理信访突出问题47起。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8日 07:2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