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善用批评这把思想利器

陶国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习主席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在当前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淬火,绝大部分同志对批评的正能量有了新的认识,乐于接受批评,也敢于指出问题。但仍不乏个别人“打太极”“玩漂移”,开展批评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这种做法看似是在“维护团结”,实质上是不负责任,需要坚决改正。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看似板着面孔的“狠心之言”的背后,其实满溢着关心和温暖。回头想想,批评愈犀利、愈直接,带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刺激越大,其指出的缺点和错误,往往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改正。对一个真正追求进步的人来说,可怕的不是充满善意的批评,而是不讲原则的吹捧。不少贪官污吏在“落马”之后幡然悔悟:如果在初犯错误时就有人批评提醒、拉拉袖子,也许就不会滑向犯罪的深渊。那种平时满口虚伪赞扬、发现问题随意揭过的行为,恰恰是对同志和组织缺乏感情和责任心的表现。

  批评声中彰显着真理之光和责任担当。古今中外,但凡坚持真理,敢于仗义执言、针砭时弊者,必为忧国忧民、勇于担当之士。名臣魏征与唐太宗为国家之事,常常在殿堂之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唐太宗一度“欲除之而后快”,但魏征不为所动,谏言反而更加频繁尖锐。最终纳言纠错的唐太宗,心悦诚服地发出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喟叹。在发现问题之后诚恳地提出批评,并非挑刺找茬、多管闲事,而是对自身职责的执着坚守,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那些怀揣明哲保身之思,对组织决策失误沉默不语、对同志不当言行熟视无睹的人,绝难称得上恪尽职守、襟怀坦荡。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批评他人,自己先要行得正。正人先正己,只有自己做好了,批评别人才有底气,别人听着才能服气。郭沫若曾说:“批评当有与人为善的精神,不可求全责备”。于批评者而言,提出质疑、指出问题应当出于公心正义,而非私心杂念,是谓思想无尘,境界自高。同时,批评也应讲求一定的技巧,在用词、语气、场合、时机上有所讲究,在“秋风扫落叶”的同时,也力求“润物细无声”。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道出了作风好坏的两种相对状态。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是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我们开展批评,也应当基于深入的调查研究、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我们应当善用批评这把思想利器,努力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境界,成为一种习惯。要让有些逆耳的“忠言”“诤言”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成为敢于说不、敢于交锋的自觉行动。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2日 06:2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