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新蒲新区永乐镇:“四个到家”联系群众服务发展

贵州新蒲新区党建云平台 张昭晖 杨兰 邓光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贵州新蒲新区永乐镇骊龙居在推进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服务群众工作中,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力改过去居支“两委”干部工作在居里、电话代替见面、召开组长会议落实工作等突出问题,着力“四个到家”让每一名居干部进得了农家门、说得了农家话、办得了农家事,用实际行动彰显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以实际成效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助农增收到家。该居围绕公路沿线,在后台至田坎等村民组,采取夏种鲜椒、冬种蔬菜的方式,大力实施“万元田”发展计划,现已引导群众种植冬季蔬菜100亩、夏季鲜椒200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原有土地的经济附加值,使群众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同时,结合群众院落情况,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村民蒋后康,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老两口住在一起,种地缺乏劳动力,根据居委会为其制定的一对一发展计划,养了4头猪、2头牛、近10只羊,还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养了20多只鸡,实现了人年均纯收入上万元,既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现实,也给老两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释疑解惑到家。该居作为茅坡水库建设的主战场,如何解开被搬离群众长期繁衍生息之地心结、控制搬离群众抢栽抢建抓好移民搬迁,确保区域和谐稳定和茅坡水库顺利建设,全居干部采取“集中宣传、入户解答”等方式,及时深入涉事村民组宣讲政策。目前,已召开院坝会、院落会、田坎会近30场次,入户解答移民搬迁政策400余人次。小水组的搬离对象廖永刚,为改善居住环境,用外出务工多年来的积蓄撤建房屋,在去年底得到用地审批手续后的他就起了地基,正当今年准备动工修建房屋主体时,就接到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的《停建通知书》,通过居委会干部三番五次向其解释茅坡水库建设的重要性及移民搬迁政策后,没再继续修建,并为廖永刚一家人联系协调了住房,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排忧解难到家。该居大沙湾寨子,原本有十多户人家,由于不通公路,迫于生计,近年来大多数纷纷搬出,因各种原因现留有5户人家。“要不是居委会帮我们,这条路也不知还要等多少年才修得通”。村民陈燕平高兴地说。陈燕平虽是平凡农家女,但却是在家唯一年轻人。在家照看家人的她,深深体会到不通公路的艰辛,虽然怀有修路的一腔热情,但却因资金、土地、人力等问题而不敢实施。居委会得知消息后,及时做通工作,使其放下了没有建设资金、不好协调土地、没有劳动力等包袱,毅然地带头承担起修路的责任。通过居干部出谋划策、帮助协调土地、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从办公经费中挤出3000元修通了公路,让该组群众多年通路的梦想终成现实,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而且还不再肩挑背磨贩卖自家种出的农产品。修路如此,水利仍然。居两委干部通过争取实施后朝人饮工程,解决了330户893人的人畜饮水困难。

  帮贫济困到家。心系弱势群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干部当亲人。村民赵运禄,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居住的木屋年久失修、房顶大梁折断、主体倾斜,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支部书记谢益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时带领居支“两委”干部为其搭建一处简易的临时住所,度过了眼前的难关,并立即与镇民政、国土、村建协商其房屋重建问题。老党员胡应权长期生病,生活困难,在对其进行结对帮扶外,支部还不时派人为其送上日常生活所需用品。如今,胡应权老人一提及居支“两委”的干部就会流下饱含深情的泪水,哽咽地说:“没有他们的关心,我怕早就不在了,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8日 17:3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