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服务群众如何更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之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现在到村部来办事,有人在,有人管。我们就希望干部作风这样实,与我们心贴心。 ”在明光市女山湖镇光明村采访时,村民徐道祥这样由衷地对记者说。

  践行群众路线的难点在基层。铺筑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不断解决“家门口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力除官气傲气

  ——增强宗旨意识,把群众当家人

  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本分。然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现象在一些地方曾不同程度存在,群众意见很大。

  “以前群众找乡、村干部办事,都心存感激,都会送点土特产或者烟酒之类。”临泉县老集镇一位村民表示。“送点土特产”虽然被有些人认为是人之常情,但也让群众感觉到干部拿到好处才办事。

  群众办事难,在基层并不鲜见。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对待群众态度生硬、口大气粗,办事推三阻四、相互“踢球”,即便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难办;有的干部纪律涣散,迟到早退、随意离岗,群众办事找不着人;有的部门政策不透明、解释不到位,让群众来回跑,甚至暗箱操作、优亲厚友,搞权力寻租。

  “乡村干部官虽不大,接触面不小,直接与群众联系。他们能否行得正、坐得端,直接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表示,提高干部服务水平,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戒除官气、傲气和浮躁之气,增强对群众的感情。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老百姓家门口开展,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我省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落实促进勤政廉政制度规定,分层次解决干部作风问题。

  “对乡镇、街道重点解决责任心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对村居等基层组织重点解决软弱无力、优亲厚友等问题,力争实现与群众零距离。 ”省活动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把群众当家人待,不把自己当干部,自然就能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歙县绍濂乡古祝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森说,在基层当干部,就要心想到群众的疾苦上,忙帮到群众的需求上。

  学习实践“充电”

  ——提升服务技能,克服“本领恐慌”

  “压力山大”“问题总出现在能力之外”……对基层干部来说,这些无奈的背后暴露了“资源有限、责任无限”的瓶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承担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责任的乡镇干部中,业务型领导偏少,专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班子中熟悉现代农业、村镇规划、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不少人对分管的领域一知半解。有些村干部“小车不倒只管推”,村子面貌多年“涛声依旧”,群众颇有怨言。

  “形势发展,对干部素质形成了倒逼效应。 ”省委组织部农组处有关负责人说,如今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就业、社保、医保、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基层干部正遭遇着“能力危机”。

  着眼提升素质服务,我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从2006年年底起,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拔4000名左右优秀村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教育培训,目前学员已累计达3万多名。不过,一些乡村干部表示,参加培训的机会还是太少,而且基层事多人少,很多时候也抽不开身。对此,他们呼吁,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让更多乡村普通党员干部也能享受到培训机会。

  “一门不到一门黑。 ”如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更加务实管用,是一线干部更为关心的话题,而“自主选学”则是最受干部欢迎的培训方式。“从农村发展实践看,当前要强化产业发展、社会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针对性强的知识培训,提升专门服务能力。 ”王开玉表示。

  “把学到的好经验带回去,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去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从皖北、大别山欠发达地区选拔村书记,到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相对发达地区的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学习,让基层干部在挂职学习、实践锻炼中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异地挂职锻炼,这在我省尚属首次,受到了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

  求解治理困境

  ——搭建有效平台,健全服务体系

  乡镇干部本应与群众最亲近,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走读”就是其中一个表现,这带来“干部不解民情,群众难觅干部”的乡镇治理困境。 “干部像候鸟,老往家里跑;白天寻不着,晚上影难找。”在皖东农村采访时,记者曾听到群众编的这一顺口溜。 “走读”风的恶劣影响可见一斑。

  管、查、惩并举,狠刹“走读”风。全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考勤登记制度、外出报告制度,推广民情日记、干部去向牌等制度,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视频抽查等形式,对干部的上班和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现在乡里干部变‘走读’为‘寄宿’,每天确保2名领导班子成员住乡值班带班,方便群众来访办事。 ”肥东县响导乡党委副书记许俊国说。

  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各地区基层党组织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推行村干部轮班和社区干部错时上班等制度,坚决防止基层干部空岗、服务站点空置、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等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行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制度,解决一些基层组织没人管事、没钱办事、没地方议事等问题。

  在各地区,遍布基层的党代表工作室,实行党代表轮值接访,“零距离”倾听党员群众心声,办好事、解难题成为了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暖心巢”。目前,全省在基层党组织已共设立8000多个党代表工作室。

  体系的建立健全,让服务更加贴近。各地建立完善县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和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村和社区便民服务站点三级服务平台,村、社区普遍推行“为民代办服务”,为群众代办各类证照、社保低保、户籍计生等事项。 “我们还有效整改基层牌子多、台账多、检查评比多等问题。 ”铜陵市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为基层减负,一大目的就是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0日 10:04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