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抗美援朝大事记:1953年7月—1953年12月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7月

  6日 彭德怀在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1团团长王子波写的《反击战术教育讲课材料》上批示:“只有认真研究情况,总结经验,才能写出这样生动有用的阵地进攻的战术和战斗动作,应当介绍全军普遍研究之。”志愿军司令部于10日印发志愿军营以上部队,并改名为《对坚固阵地进攻的战术和战斗动作的教材》。

  △ 志愿军第23军67师200团4个连、199团6个连、201团2个营在迫击炮以上火炮96门、坦克19辆火力支援下,向守卫涟川西北石岘洞北山之“联合国军”美军第7师17团2个连及1个连的一部发起攻击,全歼守军。尔后,志愿军与美军在该阵地反复争夺6昼夜。巩固占领阵地,共毙伤俘虏美军3500余人。志愿军伤亡2000余人。

  △ 志愿军第23军67师200团在向涟川西北石岘河北山主峰攻击时,被敌暗堡火力所阻。该团第9连战士许家朋担负爆破任务,两腿负重伤仍坚持爬至敌暗堡,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成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机枪孔,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军。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 志愿军第1军为配合金城方向的作战,向南朝鲜军第1师据守的朔宁东南19洋 2号 JBSS 10 24叩睾偷岩衾?西北山阵地发起反击,攻占该阵地。后与其反复争夺5昼夜,巩固阵地,毙伤俘南朝鲜军5200余人。

  上旬 周恩来主持起草《目前停战谈判情况及关于克拉克来信的对策》和金日成、彭德怀复克拉克信稿两个文件。《情况与对策》指出:“李承晚的破坏行动是美国统治集团纵容出来的,它适应美国统治阶级中反动垄断集团的利益,但却在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引起最广泛的强烈反对,使美国政府在国内外关系上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因此,克拉克6月29日复金、彭的信不得不公开表示美国愿意在现在情况下达成停战。但是李承晚不会就此结束,不论在停战前或停战后,都还会发生新的破坏行动的可能。鉴于以上情况,我方对策是:(一)准备7月7日以金、彭名义复克拉克信,同意恢复谈判,加以批评,并指出由于美国纵容政策而产生的种种可能。(二)准备在协定签字以前再给李承晚伪军以打击,向南推进战线,并在复会后向对方指出因李承晚拖延签字日期,局势改变,应按照协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出再行修正军事分界线。(三)准备在复会后提出有关停战协定的实施问题进行讨论。7日,在征得金日成同意后,以毛泽东名义致电李克农,将两个文件发往开城,指示执行。

  7日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复函“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指出:“你在19 53年6月29日复信中,承认了李承晚集团胁迫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离开战俘营并强迫扣留他们是一个严重而不幸的事件,这是对的;但你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处理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联合国军'这一期间所采取的态度,至少在事实上是纵容了李承晚集团放肆地进行其破坏停战协议和阻挠停战实现的活动”。复函还同意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定期会晤,商谈有关停战协定实施问题及停战协定签字前的准备工作。

  △ 志愿军第46军136师407团一部在炮火支援下,向“联合国军”美军陆战第1师7团防守的临津江北岸马踏里东山阵地发起进攻。战至24日,共毙伤美军1600余人。

  8日 毛泽东致电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代表团,就停战签字作了如下指示:“我们的方针仍然是掌握主动,争取停战。如果能争取停战签字,则不论李承晚参加停战与否或参加了而在停战后还是进行破坏,我们均可以停战协定的签订来瓦解'联合国军'阵营和美军、南朝鲜军队的士气。如果不能签字,则主动权仍在我们手中,可以继续在政治上、军事上打击敌人。”

  △ 周恩来接见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说明朝中方面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立场:“我们的态度是很明朗的。我们愿意停战。我们的目的就是达成停战,召开政治会议求得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现在,尽管克拉克来信说明愿意给予保证,但他的保证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够明确的。必须要完全的保证,使停战协定的文字和精神都充分得到实施,而不是尽力所能及。因此,停战复会后,首先要弄清楚:美国代表所称代表其签订停战的'联合国军',是否包括李承晚军在内?现在必须使美国给一个毫不含糊的答复。否则就无法停战或停战后还会遭到破坏。我们认为,要求这种保证是公平的,否则就失去停战的意义。”

  9日 22时,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指出:“此次复会(指朝中方与“联合国军”方谈判代表团大会 )后的谈判应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应讨论有关停战协定实施的各种保证,然后再谈签字前的准备工作。因此10日会上的发言不要提及各种小会,而应表示在停战协定的实施保证尚未商妥前,无法进行签字准备工作。修正军事分界线问题不应现在提出,而要按7月8日3时半去电办理。2.7万人提交政治会议问题现在讲出过早,应争到快要进行签字时再提出。发言稿我们已加修改,现发来,准备在10日会上争取先发言提出”。

  △ 周恩来在政务院第185次会议上发言指出:现在美国政府对停战谈判的态度是摇摆的,但在美国统治阶级里,已经有一部分人主张停战,如果美国政府不停,就孤立到和李承晚现在一样的程度。目前这个局势,对我们很有利,我们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10日 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大会复会。“联合国军”方代表哈里逊改变了以往满不在乎的傲慢态度,习惯在会场上吹口哨也不吹了,开始认真听取朝中方面的质问,并沉着地把要回答问题的措辞一字一字地写在纸上,交给其他代表传阅同意后再谨慎地照本宣读。双方代表团会议连续开了6次,直到1 6日才结束。

  △ 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达作战命令,决定所属5个军组成三个作战集团:以第67军、第54军135师、第68军202师(欠1个团)组成中集团;以第68军(欠第202师)、第54军130师组成西集团;以第60军、第21军(欠1个师)、独立第33师、第68军605团组成东集团,首先攻歼金城西南梨实洞、北亭岭、梨船洞一线以北及金城川以北之“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拉直金城以南战线,尔后视情况向三天峰、赤根山、长吉峰、黑云吐岭、白岩山之线发展进攻;胜利后,准备打南朝鲜军3至4个师的反扑,在打反扑中再大量歼灭南朝鲜军有生力量。战役发起时间为13日晚。

  △ 志愿军第38军回国。该军先后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及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夏秋季攻势作战等。

  11日 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赴任,接替代司令员郑维山。

  △ 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为了尊重总统的意志,他将不以任何方式阻止停战的实施。同一天,李承晚还写信给杜勒斯,说虽然他对停战条款心有疑虑,但是他将放弃他的信念而对美国政府让步。

  12日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出特使、助理国务卿罗伯逊与南朝鲜总统李承晚谈判结束,并发表联合声明。美方再次答应李承晚如下条件:一、签订美韩安全条约;二、第一次付给两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三、如政治会议90天未达成协议时,双方讨论统一朝鲜的计划;四、扩编南朝鲜军为20个师;五、政治会议前举行美韩高级会谈。李承晚要罗伯逊转交他给艾森豪威尔的亲笔签署信,迫于美国的压力,信中向美国政府保证不再阻挠停战协定的实施,但声称:保留退出和平会议和采取他认为必要的行动的权力。

  13日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呈请朝鲜飞机返回时机及停战签字有关问题。电文说:朝机返回须待停战签字之际,空转还是陆转由朝自定;停战签字时间最好放在上午,因白天“联合国军”空军不敢侵入鸭绿江两岸,朝机转移比较安全。

  △ 志愿军发起夏季战役第三次反击战。志愿军第20兵团 68、67、60、54、21军及第9兵团24军在火炮1000余门的支援下,分3个作战集团,向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军第6、第8、第3、第5、第11师及首都师、第9师、“联合国军”美军第3师各一部发起进攻,全线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25公里的防御正面,突入纵深15公里,占领土地167万平方公里。战至27日结束,志愿军共毙伪俘南朝鲜军7.8万余人。志愿军伤亡3.3万余人。

  △ 志愿军第24军74师、第72师215团、第216团1个营在迫击炮以上火炮223门火力支援下,向驻守注字洞南山地区之南朝鲜军首都师第26团、第9师28团一部发起攻击。尔后,志愿军又多次击退南朝鲜军的反扑,战至17日,共毙伤南朝鲜军 5300余人。志愿军伤亡2100余人。

  △ 志愿军第68军609团和608团2营在迫击炮以上火炮54门火力支援下,向驻守直木洞以南地区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1营、机甲团第2营及“联合国军”美军第3师一部发起进攻,经激战,歼灭南朝鲜军一个团部及2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尔后,志愿军击败南朝鲜军多次反扑,战至17日,共毙伤俘南朝鲜军2600余人。志愿军伤亡860余人。

  △ 21时,志愿军第67军199师、200师及配属该军第135师在炮火支援下,向守备金城东南之轿岩山及官岱里阵地之南朝鲜军第6师及第8、第11师发起进攻。经反复争夺,战至27日,志愿军共毙伤俘南朝鲜军5400余人。

  △ 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金城反击战轿岩山战斗中,志愿军第67军199师595团1连战士李家发以负伤7处的身躯堵住南朝鲜军的机枪射孔,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攻占轿岩山主峰。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 21时,志愿军第60军181师及配偶该师的605团在炮火支援下,向南朝鲜军第8、第3师共4个团兵力防守的北汉江西岸之龙虎洞、松室里以西地区发起进攻。战至次日18时,占领南朝鲜守军阵地,共毙伤俘南朝鲜军3100余人。志愿军战斗减员3200余人。

  △ 21时,志愿军第54军130师388团一部在炮火支援下,分三路向南朝鲜军第11师9团两个排防守的金城西南424.4高地发起攻击,战至次日拂晓,共歼南朝鲜军100余人。

  △ 朝鲜停战谈判“联合国军”方首席代表哈里逊在双方代表团会议上明确保证:“‘联合国军’包括大韩民国的军队将不以任何方式阻挠协定草案的实施”,如果南朝鲜军队破坏停战协定,“联合国军”仍将保持停战状态,并不给南朝鲜军以装备和供应上的支持。

  14日 零时,志愿军第24军向守备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之南朝鲜军发动进攻,歼灭南朝鲜军2个营、4个连另1个营大部,尔后向朝鲜桥田里、432.8高地发展进攻。

  15日 2时,志愿军第68军607团侦察排在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下,化装成南朝鲜军的侦察班,以极为隐蔽的动作插到二青洞附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攻当面之南朝鲜军,歼灭其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并乘混乱之机消灭“联合国军”美军一个炮兵营的大部和南朝鲜军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大部,击毙其团长陆根洙。战后,杨育才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 南朝鲜军首都师和第6师左翼基本阵地被突破后,急调位于上城里地区之“联合国军”美军第3师至亢峰、三天峰布防,并以一部向志愿军新占阵地梨实洞、北亭岭反扑。与此同时,“联合国军”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急令美空降第187团接替南朝鲜军第9师左翼部分阵地,增强了金化以东地区的防御力量。

  △ 志愿军第20兵团东集团突破南朝鲜守军前沿阵地后发展缓慢,至当日6时,仅占领北汉江以西汝文里至472.3高地一线,未能迅速进至细岘里和控制金城通华川公路。

  △ 志愿军第20兵团中央集团突破南朝鲜守军前沿阵地后,左翼第199师进攻受阻,于零时始占领中峰、东峰;右翼第2 00师歼灭官岱里西南高地南朝鲜军一个营后,继续沿公路向纵深发展,于6时占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了南朝鲜军第6师防御,使轿岩山和烽火山两地守军侧后受到威胁,发生动摇。

  △ 志愿军第20兵团西集团右翼第203师突破南朝鲜守军前沿阵地后,于2时直插至二青洞附近,至6时占领了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下榛岘一线以北地区。其左翼第204师歼灭南朝鲜军552.8高地守军一个营后,于4时30分进抵月峰山下,战斗中生俘南朝鲜军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

  △ 15时,志愿军司令部电令第20兵团:为贯彻“稳扎稳打”的指导方针,巩固既得阵地,要以主力控制现占领线,迅速构筑工事,修通道路,抢运物资弹药,推进炮兵阵地,准备粉碎敌的反扑;同时以若干有力支队,乘敌混乱之际,分辊向南发展。

  △ 17时,志愿军第20兵团根据志愿军首长的电令,命令各集团立即以强有力支队向前占领有利阵地:西集团向三天峰、杜木方向,中集团向赤根山、注波里方向,东集团向黑云吐岭、818.9高地方向发展,并相继控制之。据令,东集团于当晚以第二梯队第180师两个团南渡金城川,发展迅速,至16日,相继占领了黑云吐岭、1118高地、白岩山及以东之949.5高地至北汉江一线阵地,又向南推进了约8公里。中集团于当晚以第135师一个团又一个营发展进攻,至15日晨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西集团和第24军亦将阵地前推至新木洞、北亭岭、间榛岘公路北侧。16日,第24军又攻占了金化以北537.7高地、葛洞北山和597.9高地南及西南无名高地。至此,第20兵团已达成全部进攻作战任务。

  △ 志愿军第24军222团1连一部向上甘岭东南新木洞地区的“联合国军”美军第3师坦克分队发动进攻。经激战,击毁美军坦克7辆、装甲车1辆,毙伤俘美军30余人。志愿军伤、亡各1人。

  △ 志愿军空军第6师第16团起飞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1 2架,在新义州与义州上空截击“联合国军”空军F-86型飞机 4架,击落“联合国军”空军飞机1架,击伤2架。

  △ 志愿军第67军200师599团、600团及404团、597团、6 03团、598团等部在金城以南602.2高地元宝山地区反击南朝鲜军第8、第11师的进攻,经反复争夺,击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战至27日结束,共毙伤俘南朝鲜军5400余人。

  16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和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匆忙飞抵前线,召开高级军官会议,稳定军心,部署反扑,声言要发动最大规模的反攻,夺回金城以南失地,挽回败局和调整美、韩间的关系。

  △ “联合国军”美军第3师及南朝鲜军第3、第6、第8师残部与第5、第7、第9、第11师等部,向志愿军第20兵团守军阵地发起反扑,其重点是第20兵团东集团黑云吐岭、白岩山至 867高地一线突出阵地。第20兵团东集团与美军及南朝鲜军激战终日后,奉命除以一个营继续坚守461.9高地外,其余部队全部撤至金城川以北,中集团与西集团亦作了适当收缩。

  △ 志愿军空军第6师16团出动12架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第4师两个团出动20架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在宜川、铁山地区空域同“联合国军”空军发生空战,击落“联合国军”空军F-86型战斗截击机3架。

  △ 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大会复会以来,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的斗争。“联合国军”方代表哈里逊说:“我方已作了10多个保证了,你们应相信我们的诚意,希望尽快签字停火。”

  17日 “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集中6个团的兵力,在100余架飞机和大量炮兵支援下,向志愿军第20兵团60军180师阵地发动猛攻。志愿军在无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激战竟日,毙伤“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3000余人,除867高地失守外,其余阵地屹立未动。

  △ 志愿军第20兵团领导鉴于东集团新占领阵地过于突出,又处于背水作战,炮兵支援与运输补给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报请志司批准,令该集团除以一个营继续控制北汉江与金城川汇合处以南之461.9高地有利阵地外,其余部队于当夜全部撤至金城川以北。为便于防御,中集团、西集团和第24军亦适当收缩阵地,主要固守432.8高地、梨实洞、北亭岭、间榛岘、602.2高地、巨里宝北山一线。

  △ 志愿军第16军136团9连、10连在迫击炮以上火炮83门火力支援下,向527.7高地南无名高地之“联合国军”美军第2师38团2个连、荷兰营1个连、美军第2师工兵营2个班发动进攻,共毙伤俘“联合国军”450余人。志愿军伤亡70余人。

  △ 志愿军第54军404团、405团在巨里宝北山、芦洞里东南山地区组织防御,击退南朝鲜军第6、第8、第11、第7师共5个团的多次进攻。战至27日停战签字,共毙伤俘南朝鲜军6200余人。

  △ 志愿军第60军180师第538团、540团在金城川以南反击南朝鲜军第3、第5、第8师共6个多团兵力,在火炮、坦克、飞机配合下的攻击,激战至午夜,除固守北汉江和金城川汇合处461.9高地的部队外,主力奉命撤至金城川以北阵地防御,此战共毙伤南朝鲜军7000余人。

  18日 “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每日展开1至3个团的兵力,在480余架飞机、30余辆坦克和猛烈炮火支援下向志愿军第2 0兵团中集团正面之602.2高地、巨里宝北山一线阵地连续发动猛攻。志愿军在炮火支援下,凭借有利地形,予“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以重大杀伤,阵地屹立不动。志愿军东集团、西集团和第24军亦打退了“联合国军”与南朝鲜军的反扑,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19日 朝鲜停战谈判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在双方代表团大会上发表声明,根据6月27日以来的谈判记录,将“联合国军”方首席代表哈里逊陆续提出对实施停战协定各项条款的保证予以公布。其主要内容有:保证“包括大韩民国在内准备实施停战协定的条款”,“大韩民国进行任何破坏停战的侵略行为时,'联合国军'将不予以支持”等。至此,朝鲜停战谈判关于保证停战协定实施问题的讨论结束,双方同意进行停战协定签字的各项准备工作。

  △ 周恩来致电彭德怀。电文说:朝鲜政府希望在停战后,能从中国派3000包括技术工人在内的修建工人入朝,帮助其从事战后恢复工作,时间为三年。建筑工程部提出拟以一支建设工程部队为基础,再从东北抽调300技工加入该团,组成一支建制部队去担任此项任务。我认为这个意见“极为适当”。“为减少调动的麻烦,停战后,可从现在在朝鲜修铁路的工程部队或工兵部队中抽出1个团去担任此项任务”。

  △ “联合国军”空军出动飞机200余架次,袭击古直木里地区,被驻守该地的志愿军高炮第63师607团、独立高炮第4 5营击落5架、击伤7架。

  △ 志愿军第54军130师390团在金城地区三巨里北高地反击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团一部的进攻,战斗持续6昼夜,共歼南朝鲜军1300余人。志愿军伤亡100余人。

  22日 朝鲜停战谈判朝中方与“联合国军”方代表开始再次校正军事分界线。

  23日 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关于出席签字仪式问题,鉴于李承晚还在叫嚣,甚至采取破坏行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还是不宜轻易同意双方高级司令官出席而要继续争取送签”。

  24日 朝鲜停战谈判朝中方与“联合国军”方谈判代表团最后一次校正军事分界线。这次校正表明:自1951年11月27日双方第一次通过军事分界线以来,朝中方面向南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

  25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电祝贺志愿军夏季反击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在电报稿上加写:“希望全军指战员防止骄傲,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以后,仍应提高警惕,一面自己严格遵守协定,一面防止敌人可能作出破坏的挑衅。”

  26日 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指出:板门店谈判中的一切协议已准备好,军事分界线已重新划定,双方对不直接遣返的战俘已达成临时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亦将于明天签字。随即将补充协议中英文本交大使,请其转交印度政府。

  △ 16日,朝鲜停战谈判朝中方与“联合国军”方联络官会议同意公布停战协定签字的日期与签字的方式。

  △ 朝鲜停战谈判朝中代表团发表公告如下:朝鲜停战协定已由谈判双方完全达成协议,双方定于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在板门店由我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先行签字,然后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分别签字。

  下旬 毛泽东同周恩来交谈板门店谈判形势。周恩来说:“他们(指“联合国军”方)催我们和朝鲜同志尽快签字。”毛泽东说:“告诉彭总,同意签字,请转告金日成同志”,又说“多少事,从来急,和平对人民来说来得越快越好。

  27日 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指示:认真做好朝鲜停战的宣传工作。

  △ 朝鲜停战谈判正式签字。朝鲜时间上午10点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进入板门店会议大厅,分别在会议桌前就坐。两位首席代表在助签人员协助下,在各自一方准备的9本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之后交换签字。签字仪式于10时10分结束。

  △ 朝鲜停战谈判朝中代表团发布关于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的公报。公报说,朝鲜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已于 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在板门店,由我方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首席代表哈里逊(海立胜)中将正式签字。各种文本现正分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签字中。根据双方协议,双方控制下的一切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军的一切部队与人员,于双方代表团首席代表签订停战协定12小时起,亦即7月27日朝鲜时间下午10时起,完全停止一切敌对行动,而停战协定和附件及其临时补充协议的一切条款,亦一律于停火的同时开始生效。公报同时公布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附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三个文件全文。其主要内容是:协定共五条63款,包括:(一)确定军事分界线(在北纬38度左右,即“三八”线),双方各由此线后退2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非经军事停战委员会特许,任何军人或平民不准越过军事分界线;(二)双方完全停止在朝鲜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从规定地区撤出一切军事力量、供应与装备;(三)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事人员(执行临时任务和一人对一人的轮换除外)、武和弹药(停战期间耗损的,以同性能、同类型的一件换一件除外);(四)停战协定生效60天内,双方直接遣返坚决要求遣返的战俘,其余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五)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事项。此外,协定还规定了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组成、职司和权力。

  △ 22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平壤在朝鲜停战协定和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参加签字仪式的有朝鲜党政领导及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等。

  △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于汶山在朝鲜停战协定和临时补充协议上签字。他签字后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当我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我知道这件事并未结束--反抗共产主义的斗争,在我们这一生将不会结束”。后来他回忆说:“我执行政府指示,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一种沮丧的心情。我想,我的两位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将军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自 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命令还要求朝中军队坚决遵守停战协定,并保持高度戒备,防止来自对方的任何侵袭和破坏行动。

  △ 下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人民军最高副司令官催庸健次帅的陪同下到达开城,先后出席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驻开城前线部队举行的盛大欢迎会,以及朝中代表团为庆祝达成停战协定举行的盛大宴会。

  △ 根据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军事停战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10名高级军官组成,其中5名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共同指派,另5名由“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派。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任务为监督停战协定的实施及协商处理任何违犯停战协定的事件。

  △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联合发表战绩公报。公报称: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人,其中美军397543人;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 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克3064辆,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各种炮7695门,击沉击伤敌军舰257艘。

  28日 上午9时30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于开城松岳堂在朝鲜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参加签字仪式的有志愿军高级军官百余人。签字后,彭德怀司令员发表了谈话。他说:“朝鲜战争证明,一个觉醒了的爱好自由的的民族,当它为祖国的光荣和独立而奋起战斗的时候,是不可战胜的。”

  △ 朝鲜平壤市各界人士数万人隆重举行庆祝朝鲜停战实现大会。金日成首相出席大会并讲了话,他号召全朝鲜人民为了达成祖国和平统一,在“一切为了加强民主基地,恢复和发展战后人民经济”的口号下继续努力。

  △ 上午11时,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成立并在朝鲜板门店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朝中方首席委员为朝鲜人民军李相朝中将,委员为朝鲜人民军朴一英少将与崔龙汉少将、中国人民志愿军丁国钰将军和柴成文将军。“联合国军”方首席委员为美国陆军勃里安少将,委员为泰国陆军开特卡契恩少将、美国空军恩德希尔准将、英国陆军白斯汀少将、美国海军门登豪少将。会上,双方原则同意将非军事区连同汉江口共分为10个地段,由10个联合观察小组分别驻扎,协助军事停战委员会在非军事区内有关停战协定条款的执行。

  △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开城会见英国报社记者阿兰·韦卜宁,回答了阿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谈话。

  △ 朝鲜停战战俘遣返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朝中方委员为李平一上校、王健上校和崔学崇上校,“联合国军”方委员为弗莱德斯达上校、毕陶夫上校、艾德瓦兹上校。双方同意自8月5日起开始遣返战俘。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致电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祝贺朝鲜军事停战协定签字。电文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和朝鲜战争的结束,是英雄的朝鲜人民和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胜利。苏联各族人民热烈地祝贺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保卫远东及世界和平的事业中所取得的这一伟大胜利。”

  △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致电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金日成元帅,热烈庆祝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电文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是英雄的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保卫朝鲜独立和争取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的斗争的伟大胜利,是朝中两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人民保卫和平运动的伟大胜利。”

  △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致电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及全体指战员,热烈祝贺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电文说:“两年多来,你们秉承祖国人民的意志,和朝鲜人民军在一起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对反对侵略保卫和平的事业作了伟大的贡献……祖国人民交付你们的神圣任务已经光荣地初步实现了。全国人民深切地感谢你们,并向你们致热烈的慰问。”

  29日 北京各界群众召开庆祝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大会。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致闭幕词。讲话赞颂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丰功伟绩。

  △ 彭德怀到志愿军第46军看望和问候正在清理阵地的干部、战士,并且钻近低矮潮湿的前沿坑道,询问部队战斗和生活的情况。

  30日 朝中军队与“联合国军”双方一切武装力量已全部撤离了非军事区。

  △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成立的10个联合观察小组分别出发,赴各自负责监督的地段执行任务。

  31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邓华、杨得志、洪学智、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志民等领导应邀到平壤,参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举行的隆重授勋典礼。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将朝鲜最高荣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以表彰他率领和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协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授予志愿军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许家朋、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将勋章、奖章授予志愿军其他领导人和23万余名英雄、模范及有功人员,以表彰他们所建立的功勋。

  △ 志愿军领导机关召开大会,庆祝中朝人民反侵略斗争取得的胜利,并致电金日成元帅。电文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反抗武装侵略者,保卫自己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斗争,已经取得了光荣停战的胜利。我们要向您及您领导下的英勇的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致以衷心祝贺和崇高敬意。

  △ 志愿军领导机关庆祝中朝人民反侵略斗争取得停战胜利大会给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贺电。贺电说:“我们深切地了解:祖国人民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史无前例的热烈支援,乃是鼓舞我们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与凶恶的敌人进行战斗的力量源泉,乃是鼓舞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我们谨以至诚向祖国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复电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感谢苏联各族人民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之际所表示的祝贺。书文说:“朝鲜停战的实现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伟大胜利。苏联政府和人民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所作的不懈努力,对于朝鲜战争的结束起了巨大的作用。”

  本月 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朝鲜停战宣传的补充指示,要求各部队认真贯彻中央7月27日发出的指示,做好思想工作,保持高度警惕,随时给敢于侵犯的敌人以歼灭性打击。

  8月

  1日 根据朝鲜停战协定第36款规定,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成立。参加该委员会的有:布莱希中将(捷克)、翁格洛夫斯基少将(波兰)、格拉夫斯特鲁少将(瑞典)和莱纳少将(瑞士)。

  △ 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国军用飞机侵犯中国东北领空并击毁苏联客机的罪行。7月27日,美国派遣军用飞机共53批324架次,分别侵入中国东北通化、吉林、长春、公主岭、沈阳、辽阳等地上空进行侦察活动,并将从大连机场起飞的苏联客机击落,机上苏联公民21人全部遇难。

  △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向参加“联合国军”的15国驻美大使表示,美军将留驻南朝鲜,帮助南朝鲜复兴,并要15国军队也继续留驻南朝鲜。

  3日 根据停战协定第57款规定,朝中红十字会代表与“联合国军”红十字会代表成立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在板门店签订《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工作协议》。协议要点:联合红十字会小组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切工作中求得相互协议和联合行动;在可能条件下,双方的各国红十字会代表应被派去在收容和自己国籍相同的被俘人员的战俘营中服务;访问双方战俘营的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可以访问战俘,可以在战俘被遣返途中随同战俘并提供服务;在战俘交接地点的小组将为战俘特别为病伤战俘提供服务。

  4日 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南北两组从板门店出发。访问“联合国军”方面战俘营的南组和朝中红十字会代表,在工作中受到“联合国军”方面的种种限制,无法进行工作,并有3名朝中红十字会代表被“联合国军”方面武装人员撞伤,在巨济岛的朝中红十字会代表还受到“联合国军”方面毒气的袭击。访问朝中方面战俘营的北组的“联合国军”方面红十字会代表则得到种种便利,顺利地进行了工作。

  △ “联合国军”方面首席代表勃里安在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发表声明:一、美军已从朝鲜停战协定第13款丑项所规定之一切朝鲜北部后方及沿海岛屿撤出。二、将要遣交朝中方面的志愿军战俘将穿着撕裂的衣服,因为他们自己撕毁了自己的衣服(战俘们平时处于半饥饿状态,衣着褴褛,他们不愿在遣返时穿上“联合国军”方面发给的新衣服为其装潢门面)。

  △ 南朝鲜军34人乘两辆卡车越过金城东南巨里室附近军事分界线,侵入朝中方面非军事区。其中一辆卡车连同乘车的 17名南朝鲜军,当即被在非军事区内消除危险物的朝中方面非武装人员扣留。6日,军事停战委员会“联合国军”方面秘书长柯尔曼承认了上述南朝鲜军违反协议越过军事分界线,侵入朝中方面非军事区的事件。

  △ 据新华社本日公布的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到1952年初这一期间内,中国人民捐赠和送到朝鲜的物资有:粮食192车皮又6000多吨,肉类20车皮又313.7万斤,毛毯11万条,布3 .5万匹,棉衣36万多套,其他各种衣服2.4万件,棉花40万斤,鞋15万双,毛巾81.8万多条,慰问袋14万个。另外还有其它物资127.9万多箱。从1950年11月到1952年1月,全国捐献的慰问金共达人民币1828.5亿多元(旧币)。此外,中国东北地区人民在1950年和1952年两年中,直接捐献朝鲜人民的有:价值相等于5700多吨粮食的款项,20车皮猪肉,15万条毛巾,2万套衣服,30万盒香烟,2.5万个慰问袋以及大批干粮。同时,中国人民还邀请因战争而无家可归的2.1万名朝鲜儿童到中国东北地区代为抚养。反细菌战时,中国人民不仅派出了防疫队和医疗队,而且运赠送了大批药品和器材给朝鲜人民。仅在1952年上半年某一次运到朝鲜平壤的就有:消毒剂和杀虫剂数十吨,救护车15辆,液体喷雾器和粉末喷雾器300个,橡胶皮鞋100 0双,防毒服装1000套,另外还有大量的疫苗、注射器、试验药品和仪器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朝鲜,同时还节衣缩食援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5月,志愿军指战员利用战斗间隙积极帮助朝鲜人民春耕、秋收、修渠、盖房、种树,仅19 52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就帮助朝鲜人民耕地13.1万多亩,播种1.2万多亩,开荒1100亩,施肥3000多亩,送粪45.11万担又 9.88万多筐。

  5日 朝中方面与“联合国军”方面在板门店开始交换坚持遣返的战俘。至9月6日,朝中方面将所有坚持遣返的“联合国军”方面战俘共计12760人全部遣返完毕。19日,又将经劝说后愿意回家的13名战俘遣返。共直接遣返“联合国军”战俘 12773人。“联合国军”方面至9月24日,共直接遣返朝中战俘 75801人。

  △ 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一切为了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报告。敦促召开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政治会议,使朝鲜问题在这个政治会议上得到完全的和平解决。

  6日 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参谋会议上,停战双方根据停战协定第58款子项的规定交换了关于在被收容期间死亡的战俘材料。朝中方面交给“联合国军”方面的非朝鲜籍战俘死亡名单为481名,加上1951年12月26日已提交的569名共为1050名。“联合国军”方面交给朝中方面的战俘死亡名单为8440名。

     △ “联合国军”方面在朝鲜巨济岛战俘营内,用步枪和毒气向朝中方面1.2万被俘人员进攻,打死打伤朝中战俘5名。

  △ 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海防部队,按照停战协定的规定,全部收回1950年人民军控制下的沿海大小岛屿。这样,位于朝鲜西部的黄海道和京畿道道界以北及以西的一切岛屿,除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及隅岛诸岛群留置“联合国军”控制之下以外,其余已全部置于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控制之下。

  7日 遵照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关于为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的指示,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召开修复铁路工程会议,制订修复计划,确定修复标准。

  △ 参加“联合国军”国家的代表与南朝鲜共同发表《十六国宣言》,宣称如果武装攻击复起,“我们将再度联合起来迅速进行抵抗”,届时,“要想把敌对行动局限在朝鲜边界之内,十之八九将属不可能”。伦敦《观察家报》对此评论道:看来奇怪的是,对于李承晚的公开威胁,联合国都一直保持那样完全默不作声的态度,然而对于“如果武装进攻复起”这种纯属臆测的情况,倒是毫无必要地表现得如此好战。

  8日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汉城与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签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每一方都承认,在太平洋地区对缔约的任何一方的进攻,无论是对目前各自管辖下的领土的进攻,或是对以后缔约的一方承认为另一方合法管辖的领土的进攻,都是危及了它自己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声明,它将按照它的宪法程序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大韩民国给予美利坚合众国在双方共同商定的大韩民国领土以内及其周围部署美国陆海空军部队的权力,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加以接受”。同日,他们还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宣称如果在政治会议召开90天后,由李承晚统一朝鲜的目标无法达到的话,“就准备共同退出会议”。美国允诺将在三到四年间给南朝鲜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10日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发表声明,强硬抗议美军支持、协助并利用台湾国民党特务,在关押志愿军战俘的战俘营中进行各种干涉停战协定的实施,旨在强迫扣留战俘的严重的破坏行动。声明要求美军按照《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的规定,清除在其战俘营中的南朝鲜和台湾国民党特务,代之以印度所提供的工作人员。声明还说,对方战俘营中所发生的强迫扣留战俘及破坏停战协定的情势,必须由“联合国军”负起全部责任。

  △ 美军在巨济岛第15战俘营第2营场,用毒气攻击600名朝鲜人民军战俘,致使其中500多名中毒昏倒,3名当场死亡。

  △ 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4国成员组成的10个监察小组成立,并确定12日或13日分别出发前往停战双方后方特定口岸常驻视察。

  11日 周恩来同外交部负责人研究并起草《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意见》。15日,周恩来为毛泽东起草致金日成电,并将由中国方面提出的《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意见》发去,征询朝方的意见。

  12日 毛泽东致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奉,祝贺朝鲜解放八周年。电文说,“祝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英雄的朝鲜人民,在努力防止侵略战急之再起和建立和平、统一、独立的新朝鲜的事业中获得伟大成就。”

  12日 本日及16日,周恩来总理先后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库兹涅佐夫、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瑞典驻华大使魏斯特朗,请他们将中国政府关于召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政治会议的书面意见转交本国政府。

  13日 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发表声明,抗议美国与南朝鲜缔结《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声明指出:美国的目的是使美军继续驻留在朝鲜,继续把朝鲜南半部作为其军事基地,继续干涉朝鲜内政。

  △ 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通知“联合国军”方面,居住在军事分界线以北朝中方面非军事区的平民共有2586人。为了避免这些平民生活上发生困难,建议由双方参谋人员讨论后提出具体办法,对居住在非军事区内的平民今后在非军事区内移动的自由予以批准。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在平壤市建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们功勋的纪念塔,并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颁发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不朽功勋。

  △ 周恩来致电金日成、志愿军司令部:“'八一'将至,兹发出朝中部队三年并肩作战综合战绩公报全文,拟文14日晚由平壤和北京同时发表。战报中击落击伤敌机数目,如将过去从未公布过之朝鲜人民军后方部队击落击伤敌机1933架数目加入,则显与今年6月24日发表之三年综合战绩时的数字突增太多,易使敌人借此造谣说我夸大战报,影响我全部战报的真实性,因此我们意见仍用今年6月24日发表之三年综合战绩数字加6月25日到停战这一段时间内击落击伤敌机数字(即12213架)较妥。”金日成回电表示赞同。

  14日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联合发布人民军自1950年6月25日起和自1950年10月25日起与志愿军并肩作战至1953年7月27日为止的三年零一个月的综合战绩公报:(一)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军397543名,南朝鲜军667293名,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泰国、菲律宾、法国、荷兰、比利时、希腊、哥伦比亚、南非等国军29003名。(二)缴获飞机11架,坦克374辆,汽车9239辆,装甲车146辆,船12只,各种炮6321门(其中榴弹炮、野炮、山炮、自动推进炮748门,高射炮191门,迫击炮1146门,无座力炮 681门,火箭筒823门,其它各种炮2732门),各种枪119710支(其中高射机枪411挺,轻重机枪10016挺,冲锋枪、卡宾枪、自动步枪69711支,步枪、短枪、讯号枪、战防枪等39572支),火焰喷射器117具,各种炮弹489260发,各种枪弹21245071发,手榴弹224123枚,地雷14449个,各种通讯器材5788件(其中电台597部、电话总机单机2355部、报话机、步行机2330部,其它通讯器材506件)。(三)击落击伤敌军各种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炮兵校正机、宣传机、直升飞机等12213架,其中击落5729架,击伤6484架。(四)击毁击伤敌军坦克26 90辆(其中击毁1849辆,击伤841辆),汽车4111辆(其中击毁36 00辆,击伤511辆),装甲车45辆(其中击毁42辆,击伤3辆),超重车5辆(其中击毁4辆,击伤1辆),各种炮1374门。(五)击沉击伤敌军各种舰艇257艘(其中击沉164艘,击伤93艘),各种船295只(其中击沉163只,击伤132只)。

  △ 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在汉城发表演说称:“我们希望并且有决心在尽可能最早的时候北进。”

  17日 金日成首相致信志愿军,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建设中所建立的功勋。据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中,共修建公共场所881座,修建民房45412间,恢复修建桥梁4263座,修筑堤坝4096条(全长近 430公里),修建水渠2295条(全长1200公里),植树3600万棵,运送物资6.3万吨,为群众治病188万人次。

  △ 第七届联合国大会第三期会议召开。在没有朝中两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大会辩论关于朝鲜问题的政治会议应是圆桌会议还是双边会议的问题。

  18日 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开始讨论朝鲜政治会议成员问题。苏联代表团提供提案,主张政治会议应为圆桌会议,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印度、波兰、瑞典、缅甸、朝鲜和南朝鲜参加,会议决议得到签订停战协定双方同意即作为通过;并建议请中、朝两国参加大会讨论。苏联提案遭到否决。以美国为首的15国提出的提案主张会议应为双边会议。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补充提案,建议邀请苏联参加。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提出补充提案,建议邀请印度参加。

  △ 据新华社发表的调查报告指示,从“联合国军”方面战俘营遣返归来的志愿军被俘人员都是身体瘦弱、缺乏营养。粗糙的大麦饭、潮湿的地铺、长期遭受虐待,使得37%的人员害了夜盲症,23%的人员得了关节炎。

  19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确认:双方参谋人员就军事停战委员会总部的会址达成了协议。由于战线在谈判期间已向南移,军停会总部已不宜设在板门店,双方协议设在板门店东南军事分界线上的甘岩洞。

  20日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指出,自朝中红十字会代表作为联合红十字会小组的成员进入对方地区后,“联合国军”方面违反停战协定与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工作协议的规定,不但拒绝给予朝中红十字会代表以应有的合作便利,并在各方面对他们加以种种无理限制与阻挠,而且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乃至于发生“联合国军”警卫人员举枪撞地击朝中红十字会代表,用毒气弹袭击他们的事件。战俘遣返委员会与联合红十字会协调组的朝中方面代表均曾向“联合国军”方面提出严重抗议,但“联合国军”方面矢口否认。李相朝建议由联合红十字会小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军停会处理。“联合国军”方面代表勃里安在21日的会议上反对由联合红十字会进行调查。

  21日 周恩来致电金日成,告以朝鲜在停战恢复后修复工厂所需的水泥、玻璃、耐火材料等物资,中国将在年内陆续供应。

  23日 新华社公布“联合国军”方面阻挠朝中红十字会代表活动的主要事实:一、“联合国军”军事当局危害朝中红十字会代表的安全;二、无理限制访问战俘营;三、限制参观战俘营设施;四、限制慰问战俘及与战俘举行有关福利问题的座谈会;五、阻挠分发慰问品和慰问信;六、在译员与通讯等问题上也不给予应有的合作与便利。

  24日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发表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声明,主张政治会议应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即朝鲜停战双方在其他有关国家参加之下共同协商的形式,而不采取朝鲜停战双方单独谈判的形式。但会议的任何决议,必须得到朝鲜停战双方的一致同意,才能成立。政治会议的职权范围,应根据朝鲜停战协定第60款的规定,先行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然后再讨论其它问题。并指出联合国大会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讨论拒绝邀请中国和朝鲜代表参加是不合理的。同时,表示支持18日苏联在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关于参加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的提案。25日,朝鲜外务相南日发表声明支持周恩来的声明。

  △ 在战俘遣返委员会上,朝中方面将不愿遣返的“联合国军”被俘人员概数通知对方,并要求“联合国军”方面对扣留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人员250名的问题作出答复。

  △ 志愿军被俘人员向世界控诉“联合国军”方面扣留、虐杀战俘的罪行:一、失去战斗力的受伤战俘成了美军的肉靶;二、榨取情报、暴力逼供,这是被俘以后遭受到的第一件事情,被俘人的没有一个人能轻易逃过这一关;三、伤病战俘是美军医术试验下的牺牲品,美军所设战俘医院就是变相的屠场;四、生活虐待和饥饿;五、经常打骂、侮辱和奴役战俘;六、美军为扣留战俘,使用为国际公法所严禁的毒气弹并公然宣布这是合法的;七、利用特务控制,以达到扣留和屠杀战俘的目的;八、任意扣留和屠杀战俘;九、战俘问题取得协议后,扣留当局仍竭力阻止战俘回国,首先借口对手印,个别叫进办公室去诱骗及恐吓威胁。

  △ 周恩来总理接见瑞典大使魏斯特朗说:鉴于瑞典参加了中立国监察委员会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同时也关心政治会议的召开,并就此同中国政府接触,因此中国政府提出瑞典政府参加政治会议是合理的。中国对瑞典放弃参加政治会议表示遗憾。26日,再次接见魏斯特朗,接受递交的瑞典政府声明,就瑞典政府继续坚持圆桌会议的主张表示满意,并指出瑞典有决定参加或不参加政治会议的自由,但中国仍希望瑞典在此问题上采取积极态度,推动政治会议问题朝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25日 苏联在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上提出提案,主张政治会议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印度、波兰、捷克、朝鲜、南朝鲜、印度尼西亚、叙利亚、埃及、墨西哥、缅甸组成。会议的决议只有得到签订停战协定双方的一致同意才作为通过。

  28日 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致电周恩来总理,送交了联合国大会第430次会议通过的有关朝鲜问题的15国提案和苏联提案。决议建议政治会议采取由交战双方参加谈判的双边会议形式,并邀请苏联参加政治会议。

  9月

  1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驻在南朝鲜大邱的瑞典人员拉尔逊上尉被“联合国军”方面士兵阿姆斯特朗击伤。中监会8日致函军停会报告了这一事件。在9日的军停会上,朝中方面指出,停战协定规定双方有义务对中监会及其小组给予充分保护和一切可能的协助与合作,中监会的人员并享有外交特权待遇与辖免,此事破坏了停战协定的上述条款。要求“联合国军”方面立即采取措施,使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 朝鲜人民军部政治局发布命令,对许威布尔等参加细菌战的战俘免予法办。并于5日发表公报。公报指出:细菌战是违反人类道德、破坏国际法原则及国际公约的最残暴、最野蛮的作战方法。美国空军人员许威布尔等25人,于朝鲜作战期间曾在朝鲜境内参加过美军所进行的大规模的细菌战,罪情重大,依法应受处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鉴于他们均系执行上级命令,非策划和发动细菌战的主要责任者,且于犯罪后又能坦白认罪,从宽处理,一律免予法办。

  2日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八周年致电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电文指出:“最近,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字,显然是整个和平民主阵营在争取和平、制止新战争的努力中所获得的新的重大的成就。”

  6日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朝中方面俘虏“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战俘共12760名,其中朝鲜籍4912名。根据朝中方面和“联合国军”方面达成的遣返战俘的协议,朝中方面把应予直接遣返的战俘全部遣返完毕。同一期间,“联合国军”方面遣返给朝中方面的朝中被俘人员共有75799名,其中志愿军被俘人员5640名。

  7日 “联合国军”方面通过红十字会协调小组的“联合国军”方面红十字会代表奈德林片面宣布解散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协调组。

  8日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致函日内瓦红十字会协会秘书长波纳欠·德鲁日,指出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在朝鲜南方受到阻挠、限制以致人身攻击等事实:一、8月9日,朝中红十字会代表在巨济岛受催泪性毒气的侵袭。13日,美军士兵举枪撞击在临津桥工作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潘芳。21日,巨济岛美军警卫欧打朝中红十字会代表2人。二、无理限制访问战俘营:巨济岛战俘营方面规定联合红十字会小组分组不得进入任何营场,朝中红十字会代表只能在离铁丝网100米以外的地方观看战俘。三、限制参观战俘营设施。巨济岛战俘营当局规定有战俘在场时不准参观宿舍、伙房及运输设备。四、限制慰问战俘。在临津江桥上的朝中红十字会代表,只能隔着铁丝网与战俘谈话。当红十字会代表拒绝“联合国军”方面检查朝中红十字会代表慰问战俘的慰问词时,“联合国军”方面取消了对战俘营的访问。对釜山分组,“联合国军”方面限制红十字会代表同战俘谈话,强令战俘离开谈话现场,使该分组被迫停止工作。五、阻挠分发慰问品和慰问信。六、在翻译和通讯问题上不给予应有的合作与便利。

  9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正式成立。主席为印度的蒂迈雅中将,委员为捷克的衔西莫维茨、波兰的衔加耶夫斯基、瑞典的斯坦斯特鲁和瑞士的邓尼克。

  △ 朝中方面代表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指出,在签订《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后不久,南朝鲜即强制扣留2.7万余名朝中战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一再声明努力追回,但至今未作交待,必须作出交待;8月13日,美国陆军部长公开宣布强扣250名坚持遣返的中国志愿军战俘,其中至少尚有112名至今被强制扣留;9月2、3、5日,朝中方面向“联合国军”方面提出的644名坚持遣返的人民军战俘名单中,仍有228名尚未遣返。对上述未被遣返的朝中方面战俘,“联合国军”方面在任何时候都逃脱不了应负的严重责任。会上,“联合国军”方面没有就强制扣留的朝中被俘人员作出交待。却提出一个所谓可能当时仍在朝中方面手中的“联合国军”战俘名单,要求朝中方面交待。李相朝指出,朝中方面已于6日全部遣返完毕一切坚持遣返的“联合国军”战俘,并即将把所有要求不直接遣返的战俘移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

  10日 朝鲜停战协定缔约双方开始把不直接遣返的战俘移交给朝鲜停战中立国谴返委员会的印度部队看管。至23日为止,朝中方面战俘22604名和“联合国军”方面战俘359名移交给中立国谴返委员会的印度部队看管。

  11日 美国政府宣布,约翰·赫尔接替克拉克为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总司令。

  △ 11日-19日,金日成率朝鲜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与以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举行会谈,参加会谈的还有中国驻苏联大使张闻天。苏朝双方于20日发表会谈公报。一致认为,朝鲜停战的达成,创造了一种条件,便于在朝鲜全国统一的基础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并给朝鲜人民以自己解决朝鲜国家结构问题的机会。双方着重讨论了和怎样使用苏联政府无代价地拨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作为恢复其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用的10亿卢布的问题。

  12日 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听取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作《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正义的斗争,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的人民,从而保障了我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指出,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靠的是领导的正确。“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我们同美帝作战,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强许多倍,而我们能打胜,迫使他们和下来,主要是因为:“第一,军事方面,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被打破”。“第二,政治方面,敌人内部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来”。“第三,经济方面,敌人在侵朝战争中花了很多钱,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他还说:“作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战线称为铜墙铁壁。在我们这方面,确实是铜墙铁壁。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他们的军官也比较呆板,不那么灵活。”我们在战争中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来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主要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时,毛泽东指出: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各军兵种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实行作战的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由于这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略战争。报告还说:“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慰问电。

  13日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复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 8月28日来电,对联大第430次全体会议关于政治会议成员问题的决议表示不能完全同意,并提出四项建议:一、参加政治会议的成员国,应为在朝鲜交战双方的全体国家,包括朝鲜北南双方,以及被邀请的有关中立国家苏联、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缅甸;二、政府会议应采取圆桌会议形式,但会议的任务决议必须得到朝鲜交战双方的一致同意;三、为使政治会议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为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树立典范,第八届联大在讨论扩大政治会议成员问题时,应邀请中国和朝鲜派代表出席大会,共同协商;四、在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经过协商解决之后,朝鲜交战双方应即对会议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商洽和安排。

  14日 朝鲜外务省副相李东建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周恩来的建议。

  15日 第八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会议拒绝将中国关于政治会议的建议列入议程。而美国政府却根据第七届联大决议,通过瑞典于9月19日、9月24日、10月9日和10月14日向中国政府连续发出照会,通知政治会议于10月15日在旧金山、檀香山或日内瓦开会。并说愿同中国讨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至于与会成员国,待到开会时可由双方商定。

  16日 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在停战双方武装人员撤出非军事区后的45天内,双方各自派出非武装人员至非军事区内消除一切己知和危及军事停战委员会和联合观察小组人员安全通行的危险物,并互相报告清除的情况。这项工作于本日完成。

  17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致信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报告中立国釜山视察小组受阻事实:一、“联合国国”方面在釜山管理作战物资的军官拒绝中立国视察小组视察替换的作战物资,管理码头的美军军官拒绝打开视察小组要求检查的装有空军物资的箱子,并称是奉上级指示。二、中立国视察小组不能上船检查驶进釜山港的轮船所载运的作战物资。三、中立国视察小组根据“联合国军”方面提出的材料,知道“晨光”号轮船载有一具火焰喷射器,但当小组要求视察时遭到“联合国军”方面拒绝。

  21日 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对“联合国军”方面于9日提出的所谓要求朝中方面交代的300 0余名“联合国军”战俘的名单作了具体分析。其中519名已予遣返,380名早已在前线释放或逃亡或死亡并已在历次提交“联合国军”方面的名单中交代过。至于名单的其余部分,一部分是不直接遣返者,而大部分从来就没有被俘过。李相朝指出,“联合国军”方面交来的名单是没有经过详细查对的。在会上,李相朝还提出“联合国军”方面一直未予遣返也未作任何交代的98742名朝中方面战俘的名单(这份名单根据“联合国军”方面各种公开材料编制而成),要求“联合国军”方面对其中每一个人作出负责的、具体的交代。并就“联合国军”方面拒绝釜山中立国视察小组监督与视察作战物资的替换事,要求“联合国军”方面立即纠正。

  23日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组织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问。慰问团总团长贺龙,副总团长邢西萍、章伯钧、蔡廷锴、章乃器、朱学范、陈沂、吴晗、刘芝明、康克清、梅兰芳、老舍、赵寿山、王维舟、吴克坚、邵式平、平杰三、张维桢、哈丰阿、周信芳。总团下设8个分团,慰问团总人数达5448人。慰问团于10月4日离京赴朝。在朝鲜通过各种慰问会、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览、演出、参观、访问、个别接触等多种形式,普遍地慰问了志愿军领导机关和各部队,并广泛地慰问了朝鲜地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以及鲜朝人民军部队。10月23日在平壤市举行慰问大会。26日,总团长贺龙到达志愿军领导机关进行慰问,他在讲话中热烈赞扬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的光辉业绩,传达了全国人民对志愿军的关怀和慰问,报告了国内建设的各项伟大成就,鼓励志愿军指战员继续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奋斗。慰问团于12月18日回到北京。

  △ “联合国军”方面把不直接遣返的朝中战俘22604名送到板门店东场里战俘营,移交给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印度部队看管,其中人民军战俘约7800人,志愿军战俘约1470 0人。按照停战协定的规定,在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接管双方的战俘后,双方可以派出代表对本方战俘进行90天的解释工作,期满后,尚未要求遣返的战俘交由双方政治会议在30天内予以处理。

  24日 朝中方面把不愿遣返的“联合国军”方面战俘送到板门店松谷里战俘营,移交给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印度部队看管,其中南朝鲜军战俘335人,美军战俘23人,英军战俘1人。

  △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通报,由于修建解释设备的耽搁,要求朝鲜停战双方同意延期5天开始解释工作,并要求同意把解释时间顺延。朝中方面同意这两项建议;“联合国军”方同意延期,但不愿顺延解释的时间。

  25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中将通知“联合国军”方面首席代表勃里安说,朝中方面所拘留的全部“联合国军”方面被俘人中,已直接遣返,或已移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看管。朝中方面已不再拘留有“联合国军”方面任何被俘人员。

  26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通过了对不直接遣返战俘的《解释和访问工作细则》和中立国遣反委员会《向战俘散发并广播的公告信》,公告信保证战俘们可以自由地运用被遣返的权利。

  27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布实施整编工作命令。命令11月份开始按国防军编制表整顿在朝的第1、第12、第15、第21、第23、第24、第46、第47、第50、第54、第67、第68军等12个军。并就现有在朝的装备条件加以必要的调整补充,实施不改换装备的整编。

  △ 志愿军国庆节归国观礼代表团一行100多人,由团长杨得志率领抵京。观礼后,杨得志应邀于10月1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的报告会上作报告。

  28日 “联合国军”方面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建议解散战俘遣返委员会,表示嗣后如果发生与应予直接遣返的战俘有关的问题,可由军停会双方参谋人员加以处理。朝中方面同意解散战俘遣返委员会,但“联合国军”方面有责任对尚未作出交代的朝中被俘人员作出交代。今后有关“联合国军”方面直接遣返朝中方面被俘人员的事宜,应由军停会处理。

  10月

  1日 由于“联合国军”方面拖延修建解释设备,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仍未开始。

  3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代表团发表公报,指出:停战协定第13款卯项规定,停战双方在停战后应停止自朝鲜境外运入增援的的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与弹药。在停战期间毁坏耗损的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与弹药,只能在同样性能同样类型的一件换一件的基础上,经由停战协定所规定的口岸,在中立国视察小组的监督与视察下,才能进行替换。但“联合国军”方面一再主张: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弹药的零件及拆散件,应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联合国军”方面又屡次建议:第13款卯项所规定的作战飞机,不应包括有一定设备随时可以装备毁灭性武器的飞机。这是企图以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的办法和以非作战飞机的名义,把武器运进南朝鲜。公报还指出: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与弹药的零件与拆散件,应包括在停战协定第13款卯项所指的作战飞机、装甲车辆、武器与弹药的范畴,作战飞机一词应包括有一定设备随时可以装备毁灭性武器的飞机。

  △ 周恩来致电金日成:(一)欢迎你于11月上旬来华访问。(二)为庆祝朝鲜停战和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中国正组织以贺龙为总团长的慰问团,准备赴朝鲜慰问中朝两国军队和朝鲜道以上党政军民机关团体。

  △ 周恩来约见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总团长贺龙、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副主席彭真等,说:因为前两年战火纷飞,前两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先到志愿军司令部去是可以的,朝鲜同志也能理解。现在朝鲜已经停战,当时战争环境所允许的那种办法也要随之改变。中朝友谊确实是鲜血凝成、亲如兄弟,但我们是两个国家,一定要按国家关系处理。因此,这次慰问团要先去平壤看望金日成,代表团一切活动也要听从朝鲜政府的安排。

  5日 毛泽东致电金日成,随电发去《关于政治会议成员问题的新步骤》。《新步骤》提出:“我们原则上仍然认为政治会议不应是板门店谈判形式的重复”,“应有其它中立国参加,以便政治会议得以顺利协商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为了推动政治会议的迅速召开,经过两国间的协商,同意由朝中两国政府指派代表与美国代表进行初步会谈”。“初步会谈的主要问题应为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其次则为政治会议的地点与时间问题”。“初步会谈地点即在朝鲜板门店”。8日,金日成回电同意。

  7日 朝中方面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强硬抗议“联合国军”方面破坏解释工作,并郑重警告其必须停止各种破坏活动。

  8日 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赞同苏联政府9月28日照会法、英、美三国政府关于召开五大国外长会议的建议。

  9日 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演说,对“联合国军”方面不认真履行有关战俘遣返协定表示不满。他说:“很明显,有人曾对某些战俘进行威胁或施加压力。如果这种威胁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将不能起什么作用。”

  10日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就美国政府关于政治会议的三个通知发表声明。声明对联大拒绝把中朝政府9月13日、14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电中所提的四项建议列入议程表示遗憾。声明同意由朝中两国政府指派代表与美国代表进行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会谈。这一会谈不仅应当解决政治会议的地点和时间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应当解决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会谈的地点以在板门店为宜。

  12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致函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驳斥“联合国军”方面诬称朝中方面将作战飞机运入义州机场的谣言。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派第四机动视察小组于15日至21日在义州机场进行调查后提出报告,认为“联合国军”方面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14日 “联合国军”方面在拖延15天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完成了解释设备的修建。

  15日 朝中方面对未直接遣返的朝中战俘的解释工作开始,并发表1952年4月6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发言人对遣返战俘问题发表的声明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告被俘人员书两个文件。

  △ 从9月23日到本日,共有127名朝中战俘逃出东场里战俘营要求遣返。朝鲜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临时报告中说:“战俘在表达意愿时所必须采取的这种不正常方式,使人们很自然地怀疑到全体战俘都不是自由的个人。”

  18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代表团发表公报,要求制止南朝鲜和台湾国民党特务破坏解释工作,并认为90天解释期限应按实际进行解释工作的时间计算。

  19日 周恩来总理就美国政府14日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通知,发表同意政治会议问题的会谈给美国政府的答复通知。重申政治会议应有朝鲜交战双方之外的有关中立国参加,并同意于26日由朝中两国共同派遣代表与美国代表在板门店进行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会谈。在这一会谈中主要应解决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同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提出了同样的答复通知。

  20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致函“联合国军”总司令约翰·赫尔,要求“联合国军”方面对98742名朝中战俘的下落作出负责的具体交代。并再次指出联合国军方面9月9日提出的“联合国军”方面的战俘名单是粗制滥造的朝中方面收容下的直接遣返的“联合国军”方面战俘已全部遣返;不直接遣返的已全部移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印度看管部队。

  25日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把特制的有和平鸽图案和“和平万岁”字样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切人员和为抗美援朝到朝鲜工作的中国民兵、民工、干部、医务人员、铁路运输工人、翻译人员、停战谈判工作人员、新闻记者、作家、摄制电影人员等。

  26日 朝鲜停战双方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会谈在板门店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中、朝、美政府代表分别为黄华、奇石福和阿瑟·迪安。关于中立国参加政治会议的成员问题,朝中方面建议邀请苏联、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缅甸5个中立国家参加政治会议,他们可以参加会议的全部讨论,但不属于任何一方,也不参加任何表决。“联合国军”方面坚持要求苏联作为政治会议的一个正式成员,受政治会议一切讨论结果的约束。关于召开政治会议的地点,朝中方面建议在板门店或新德里,“联合国军”方面坚持在日内瓦。关于程序问题,朝中方面主张政治会议采取双方对等的形式,一切问题均以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为原则,双方的每一国家均应参加表决并受协议的约束,有不同意见即继续进行协商。“联合国军”方面主张每方作为一个单位参加投票,这种“单位投票”的程序将意味着南朝鲜如果不同意政治会议的决议即可不受其约束。关于时间问题,朝中方面建议规定政治会议在12月召开,具体日期定于双方会谈就成员和地点问题达成协议4星期后的12月26日。“联合国军”方面建议把会议日期灵活地定为双方会谈对各项议程达成最后协议之日加上会前准备所需的时间。这表明了“联合国军”方面无意按时召开政治会议。双方会谈经过秘密会议、顾问会议、小组会议和大会,共进行了40多天,没有取得实际结果。最后,“联合国军”方面借口要求朝中方面撤回关于“背信弃义”的指控(朝中方面指责“联合国军”方面在签署《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之后背信弃义地纵容南朝鲜军违反双方协议以“逃亡”为名强迫扣留朝中方面2700 0名战俘),于12月12日片面中断了双方会谈。

  27日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三周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成川东南桧仓志愿军领导机关驻地举行隆重的授勋典礼,分别授予志愿军领导人和165名英雄、模范、功臣代表各种勋章和军功章。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3年8月近三年来,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功臣和6100多个集体立功单位。其中包括217名特等功臣,154名一等功臣和16个立集体特等功的单位,并有282名功臣获得了英雄和模范的称号。在3 0多万名英雄、模范和功臣中,有23190人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颁发的各种勋章和奖章。

  11月

  2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在收容朝中战俘的东场里战俘营第28号营场中逮捕7名杀害要求遣返战俘的凶手。

  4日 朝中方面对第28号营场的403名志愿军战俘中的205名进行了解释。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在解释完毕后未按《解释和访问工作细则》的规定将已听解释的战俘和未听解释的战俘隔离看管。5日的情况同样如此。朝中方面于4、5两日就此提出抗议,并在6日要求对4、5两日未经解释的战俘进行解释。但南朝鲜和台湾国民党特务不许战俘走出营场,解释工作又陷入停顿。中立国遣返委员会主席在6日致函朝中方面,声称准备新建一个营场以便隔离战俘,并要求在向一个营场的全部战俘解释守以前不向新的营场解释。朝中方面同意了这一要求,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又拒绝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特务的破坏活动,以致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仍无法进行。

  8日 志愿军铁道兵指挥所(简称志铁指),以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为基础成立。郭维城任指挥所司令员,袁光任政委,统一领导指挥留在朝鲜的部队执行复旧、新建工程任务。

  10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监察委员会送交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关于自7月27日至9月30日期间双方军事人员及作战物资移动情况的综合报告,并作出评论。评论指出,朝中方面所报告的军事人员轮换的数字,与各中立国视察小组所报告的数字完全相符,并且在停战协定所规定的限额以内。各小组未观察到朝中方面有替换作战物资的情形。报告列举事实和数字证实:“联合国军”方面违反停战协定第13款卯项的规定,从朝鲜境外运入了106门迫击炮。“联合国军”方面进入朝鲜的数种类型的作战飞机多于离开朝鲜的作战飞机,“联合国军”方面故意夸大离开朝鲜的军事人员的数字,以便多运入替换的军事人员。军停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于18日在军停会上向“联合国军”方面就此问题提出抗议。

  11日 朝中方面开始发表马胡林、爱文斯等19名美国空军战俘关于美国在朝鲜和中国境内进行细菌战的供词。

  12日 金日成率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组成,与朝鲜政府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9天会谈后,于2 3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和会谈公报等7个文件。公报说,中国政府决定将从1950年6月25日起至1953年12月31日止,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援助朝鲜的一切物资和费用无偿地赠送给朝鲜政府;并决定于1954年至1957年四年内,再拨人民币8万亿元(旧币,合新币8亿元),无偿地赠送给朝鲜政府,作为恢复其国民经济的的费用。为了恢复交通运输,中国政府将协助朝鲜政府修建遭受严重破坏的铁道系统并供应机车、客车和货车。两国政府还商定,由中国政府派遣技工和技师去朝鲜某些生产部门协助工作。中国政府并同意接受朝鲜政府派遣学生前来中国学习。

  13日 周恩来总理设宴招待金日成首相率领的朝鲜政府代表团,并致欢迎词:中朝两佃人民在历史上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一向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现在,中朝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业已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将“尽力支持和援助渴望恢复国家统一、渴望和平进步的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经济恢复,并严防侵略战争的再起”。

  14日 朝中方面与“联合国军”方面参加关于政治会议问题会谈的代表发表关于议程与讨论方法的协议的联合公报。“联合国军”方面同意讨论成员问题。

  16日 朝中方面与“联合国军”方面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会谈分设两个小组委员会,分别讨论政治会议的成员与地点问题以及政治会议的时间问题。

  △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通知朝中方面说,印度看管部队在7日截获“联合国军”方面偷运给战俘营中的特务的无线电机1架。朝中方面于21日对“联合国军”方面这种破坏停战协定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的行为提出严重抗议。

  17日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华盛顿宣称,美国将在1954年 1月22日午夜把所有尚未遣返的战俘“释放”为“平民”。

  18日 李相朝在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上,就“联合国军”方面从朝鲜境外运进大量增援性的军事人员和作战物资提出强烈抗议。

  25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把印度看管部队在8日截获的“联合国军”方面给混在中立国看管营场内的特务破坏解释工作的秘密指令的副本交给朝中方面。秘密指令证明“联合国军”方面直接指挥特务破坏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和强迫扣留战俘的罪行。

  26日 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95次政务会议。在会上作关于中朝政府谈判和签订两国间经济及文化协定的报告,说:这次中朝政府谈判,签订了协议,表明中国将继续帮助朝鲜。并进一步指出,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朝中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远东及世界和平的利益。会议通过《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

  28日 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与蒋介石在台北举行会谈,策划扣留不直接遣返的战俘。

  12月

  2日至本月12日 “联合国军”方面对不愿遣返的本方战俘进行解释,听过解释的224名战俘全部拒绝遣返。

  3日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会总在1952年2月23日第一次公布后,于本日第二次公布全国人民慰问志愿军捐款(慰问金)数字统计。自1952年1月22日起至1953年8月31日止,共计收到捐款 213024880138元(旧币,包括书报代金)。全国人民慰问金捐款,自1950年11月起,截至1953年8月底,先后共计收到3960101 46882元(旧币)。

  △ 第八届联合国大会根据美国政府担造的朝中方面对“联合国军”战俘和朝鲜平民施行所谓暴行的报告,通过了美国等国提出的“表示严重关注”并“谴责暴行”的决议案。

  6日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朝中方面的诬蔑是毫无根据的。在朝鲜战争中破坏国际法准则和人道标准的恰恰是美国。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是非法的 、诽谤的、无效的,并对联合国这一行动提出谴责,指出联合国离开它的宗旨--维护和促进国际和平--愈来愈远,中国人民对该决议表示无限愤慨。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案。

  7日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就朝鲜问题目前局势致电联合国大会,谴责美国阻挠朝中方面对战俘的解释工作,拖延关于政治会议的朝鲜停战缔约双方的会谈和继续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的行径。8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在给联合国大会的通知中表示完全支持周恩来的通知。

  △ 中国红十字会发表关于《美军虐杀战俘暴行调查报告书》及《调查美军在朝鲜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被俘人员医疗错误及暴行报告书》。

  8日 “联合国军”方面在政治会议的双方会谈中提出17点建议,主张把中立国苏联列为交战一方,限制中立国发言,并主张采用“单位投票”方法进行表决,而参与表决的国家可以不受它所不同意的决定的约束。朝中方面反对这一不合理建议。12日,“联合国军”方面片面宣布会谈无限期休会。

  10日 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会发表《关于美国侵略者对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的暴行调查报告书》。

  11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致函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要求纠正双方解释工作中不对等的情况,使朝中方面得以恢复解释工作。

  12日 毛泽东在接受朝鲜驻华大使崔一呈递国书时的答词中指出:“三年多来,中朝两国人民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结成了极深厚的友谊”。“我们之间日益坚强的团结无疑地将对保障远东及世界和平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13日 印度看管部队发表公报说,4名要求遣返的朝鲜人民军战俘12日晚在东场里战俘营遭特务杀害,印度看管部队经调查后逮捕了17名凶手。

  14日 参加关于政治会议问题的双方会谈的朝中方面代表奇石福和黄华发表关于“联合国军”方面片面中断谈判的联合声明。指出,朝鲜政治会议应为停战缔约双方对等会议,会议的一切决议必须双方一致同意才能成立。“联合国军”方面中断会谈的行为暴露了其破坏政治会议的企图。

  15日 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宣称正在拟定计划,在195 4年1月23日以后收容被劫离中立区的朝中战俘。第一步行动是把战俘由汶山以北的中立区运走,然后,“朝鲜战俘将被交给南朝鲜政府,而中国战俘将被运到台湾的国民党中国去”。

  16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接见瑞士驻北京公使任佐立,面交中国政府外交部备忘录,答复11月25日瑞士政府政治部(即外交部)就有关在朝鲜的战俘遣返问题提出的备忘录。指出,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各参加国委员应切实执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和《解释和访问工作细则》的规定,在收容朝中方面战俘的东场里战俘营隔离看管战俘,彻底清除战俘营中的特务,补足90天的解释日期。

  18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代表团发表关于斥责“联合国军”方面劫夺战俘充当炮灰的公报。指出,在双方关于战俘问题的协议签字10天后,被“联合国军”方面强迫劫走的27 000余名朝中战俘已被“联合国军”方面编入其部队,而“联合国军”方面尚未能对朝中方面所提出的98742名朝中战俘的名单作出交代,也是因为这些战俘的绝大部分已被“联合国军”方面强迫扣留,并强制编入其部队或特务机关。

  22日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联合国军”总司令赫尔于本日及23日相继表示,要把强迫扣留的朝中战俘送交南朝鲜和台湾当局。

  23日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致函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反对“联合国军”方面提出的在24日终止解释工作的主张,并要求补足《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所规定的90天解释日期。

  △ 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辩论外交问题时发表演说,主张延长在朝鲜对战俘进行解释的期限。

  △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以多数通过决议,拒绝朝中方面提出的继续解释的要求。

  24日 “联合国军”方面片面中断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

  28日 朝鲜停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以多数票通过的《临时报告》和瑞士、瑞典委员提交的《个别报告》被提交给朝鲜停战双方。《临时报告》论述了该委员会自9月9日至12月23日的活动。报告所列举的事实证明“联合国军”方面利用特务破坏朝中方面的解释工作,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个别报告》虽为“联合国军”方面掩饰,但不得不承认朝中战俘处于特务恐怖组织的控制之下。

  31日 志愿军战俘128名在印度看管部队查点人数时,突破特务的控制要求遣返。

  △ 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李相朝致函朝鲜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坚决反对对朝中方面战俘进行“甄别”的非法行为。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3日 20:47 来源:中国军网 编辑:王壹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