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设计师习近平(外交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习近平提出的“亚洲梦”、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亚太互联互通蓝图,吸引全球关注。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两年以来,习近平已历11次出访,足迹遍及全球30个国家。两年来,习式外交旋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惊喜于更亲和、更从容的外交风格之变,国际社会更关注中国外交逐渐流露出的大国风范。

  两年来,世界看到了一个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更加坚定捍卫自身利益的中国,一个立足亚太、布局全球,以新战略谋取新格局的中国,一个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中国。

  外媒惊呼,“习近平号”正在开启中国大国外交时代。

  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中国开启对钓鱼岛海空一体的高密度、近距离定期巡航。

  大国原则:国家利益不容侵犯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习近平就明确表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大国外交,说到做到。

  日本引爆钓鱼岛危机,中国毫不退让,不仅加强了对钓鱼岛海空一体的定期巡航,还以罕见的强硬姿态回应称,中方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外交部长、中国驻日大使、中国国防部发言人相继迅速强势回应,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宣告“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小动作不断,中国将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驶入南海,派出大型海警船巡航南海、驱逐非法入侵船只,部署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附近探油,以实际行动宣示南海主权。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外交部长王毅的这番话成为中国外交姿态的最佳注脚。

  在对周边国家的刺激或挑衅举动采取必要举措的同时,习近平已不满足于这种“应激性强硬”,开始根据自己的计划行动,按照自己的节奏出招亮剑。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推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亲自出任委员会主席。这一总管军队、公安、外交、情报领域的“集大成”委员会,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最高规格的安全机构。

  在外媒看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是中国积极应对国内外安全局势,提高自身战略性反应能力的体现。

  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不久,中国就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尽管遭到日美无端指责与抗议,中方依旧不为所动,中国空军一直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组织例行空中警巡。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开启中国大国外交新征程。

  大国战略:立足亚太、谋篇全球

  大国外交,要有大战略。习近平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

  从周边外交新理念,到亚洲新安全观,再到新型大国关系,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立足亚太、谋篇全球的外交战略清晰可见。

  亚太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上任伊始,就开始深耕亚太外交。秉持“亲、诚、惠、容”四字外交理念,中国领导人频繁访问周边国家,周边外交迅速升温。

  中俄外交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习近平不仅上任首访选择了俄罗斯,还在一年内数次与普京会晤,中俄不仅在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大为加强,还在诸多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站在同一战壕。中俄抱团取暖,成为抗衡美重返亚太对彼此形成的战略挤压的现实选择。

  习近平上任后数次与普京会晤,中俄关系达到新高度。外媒称中俄政治合作已达顶峰,只差签署联盟条约。

  为巩固周边外交,习近平还提出了一系列首次提出的战略性、跨区域的新构想、新主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缅中印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有分析称,习近平不仅在试图将亚洲打造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更是希望亚洲各国能团结一致、休戚与共,共同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了自己的亚洲新安全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习近平的话底气十足,被视为对美国干涉亚太事务的明确回应。外媒将其解读为推进建立由中国主导的亚洲新秩序架构的重要信号。日媒更是将亚信峰会和中俄联合军演联系起来,称这是中俄联手打造的“没有美国的亚洲安全系统”的一部分。

  但习近平并不想与美国撕破脸。既博弈又合作,这是习近平处理中美关系的新思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习近平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展现出中华文化仁、和的精髓。

  经略周边,拉拢俄罗斯,团结亚洲,弈和美国,这是习近平在亚太的外交战略布局。而这,也只是他全球战略中的一部分。

  访欧洲,提中欧利益共同体,强调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访非洲,提中非命运共同体,强调以“真”、“实”、“亲”“诚”四字加强中非合作;访拉美,提中拉命运共同体,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没错,习近平试图打造的,正是十八大报告里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一道,深化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这就是习近平带领的中国正在推动和践行外交大战略。

习近平出访非洲时,明确指出,中国帮助非洲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大国外交要有大国担当。

  “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习近平对大国外交的深刻理解。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习近平提出的正确义利观,为国际“支援”“援助”提供了新的价值参考。

  为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走访哥斯达黎加农户,签署一批有利于非洲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习近平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亲上加亲、好上加好,正在成为双边关系的主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互联互通建设,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多惠及周边,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慷慨相助中,以重情义重感情的姿态凝聚与世界各国的兄弟情谊。

  大国还应该是中国梦文明观的发声器。从上任之初向世界发出响亮的“中国梦”口号,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今年3月首次阐述“中国版文明观”,帮助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保护。

  大国还应该是化解冲突的放大器。在朝核问题上呼吁各方保持冷静,推动局势缓和;在伊朗核问题上积极与对方进行沟通;在巴以问题上敦促对方保持冷静克制,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大国还应该是安全观的扩音器。今年3月,中国首次提出世界上第一个核安全观,呼吁全球核领域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一系列外交行动勾画出中国外交的蓝图。在部分国家之间争夺、博弈不断的背景下,习近平掌舵的外交航船,正驶向大格局、大视野。这不仅传递出一个信号,更是一种从容自信的姿态,中国更愿意承担起大国的担当与责任。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5日 21:44 来源:人民网 编辑:魏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