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打造治理现代化示范园区(零距离)

——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这一总目标,作为城市治理主体的城区责无旁贷。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成立20年来,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为发展目标,在推进城区和工业园区治理现代化上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促进园区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并形成了包括技术理念体系、组织运作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在内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园区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编制与设计规划,并在规划中引入“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等先进理念,努力保证可持续开发需要。目前,园区已形成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建设控制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等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实现了一般地区详细规划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覆盖。

  保持规划的有序性。园区坚持“四先四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二产后三产、先基础设施开发后商业地产开发,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先启动工业区,再以二产促三产,把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园区开发之初并不急于引进商业、金融、办公等项目,而是根据既定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面向全球吸引工业投资项目。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业人口大量增加,住房需求不断增长,再启动房地产开发,发展房地产经济。其后,随着进区企业和入住居民的增加,商业、金融、办公、研发等需求也不断增加,园区按规划引导中央商贸区和科教研发区建设,促进人气商气加快集聚。

  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规划即法”是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园区授权规划师分级实施规划管理,行政管理层不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自觉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了规划执行从严、违规执法从严的良好氛围。同时,借鉴新加坡城市规划检讨制度,每五年对全区总体规划进行一次全面检讨和调整,动态地修订和更新规划,保证了园区开发建设与时俱进、适当超前,为投资者营造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

  促进均衡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度是衡量园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园区积极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园区将产城融合作为基本发展理念,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安排,努力发挥好政府、市场、企业和民众的作用。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园区延伸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布局形态,采用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开发模式:东西方向上,由西向东规划三个开发片区,依次滚动开发;南北方向上,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通过“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园区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园区在推进中新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摒弃传统乡镇发展模式,将所辖乡镇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实行中新合作区与乡镇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人才资源、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对接。通过中新合作区的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镇体制改革;通过撤村建社区、撤镇改街道等途径,逐步建立完善与城市管理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更好服务保障民生的基层治理体制。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园区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注重发展与惠民、富民与强区相结合,保持城镇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幸福社区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构建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宜居之城。

  探索多元共治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园区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园区持续加强政府主导的平台、机制、网络建设,加快集聚园区治理的资源要素、服务要素、人才要素,积极引导多元主体依法参与园区治理,最大限度释放社会活力,为园区治理创新积累了有益经验。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机制。园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和扁平化模式,整合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行政人员总体控制在400人左右。先后实施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构筑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企业服务平台,探索出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后台流转、协调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积极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空间。结合国际化、多元化的社区实际,在中新合作区实行以社区工作委员会为基层行政机构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独具特色的社工委、社区工作站和邻里中心、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服务体系。

  明确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参与园区治理。以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示范区”为目标,成立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目前成员已达到200家,企业员工参与活动累计超过50万人次。2013年底,评选出10家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10个优秀品牌活动和5个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创新案例。园区通过责任联盟加强企业与社会、与员工的紧密联系,促进企业以社会公民的身份履行义务,为社会发展、员工成长尽好责任。建立由劳、资、政三方组成的工资指导理事会,确保劳动用工的规范性、用工成本的合理性和企业用工的稳定性。

  加强孵化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园区治理。在多年来累计形成1104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园区成立社会发展创新中心,采取政府出资、专业运作、多方协同、社会组织受益的运作模式,打造主要由社会组织管理运营的指导中心、创业服务中心、能力建设中心、公益传播中心、创新展示中心和公益评估中心。目前,已有12家公益组织通过专业评审进入基地接受专业孵化培育。同时,依托中心构建“1+8”的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打造覆盖全区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支持体系。

  畅通诉求渠道,引导群众参与园区治理。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园区各社区均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居民公约以及党务、居务、财务、服务等信息公开制度,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听证活动。目前,园区已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37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6个。畅通信、访、网、电等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越级上访数量保持低位。大力倡导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形成注册团队110支,注册志愿者人数7.5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实践基地22个。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6日 06:04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钟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