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赵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文艺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讲话站在民族复兴和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鲜明立场,深刻论述了关系当前文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极具针对性、战略性、思想性、创新性,是指导全党不断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的行动纲领,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科学指南,是文艺战线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最好教材。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我们“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重任和时代命题。

  一、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的本质要求

  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人民性是一切进步文艺的显著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一贯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重申,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特别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出了一大批讴歌人民、反映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的优秀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但同时,文艺领域也出现了脱离人民、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有的试图以西方的某些社会思潮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有的醉心于一己悲欢,大肆宣扬欲望写作;有的满足于为资本和金钱打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这些都偏离了社会主义文艺前行的正确轨道。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文艺道路,自觉摆脱“自我中心论”、“一切向钱看”和“游戏人生、娱乐人生”等错误思潮的误导,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水平,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是繁荣创作的永恒追求。我们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把追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文艺创作的时代主题,扎实推进重点创作工程,加大扶持优秀作品力度,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拓展题材、潜心创作,精益求精、锐意创新,下大力气扭转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自觉克服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浮躁问题,摒弃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二、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是指引当代文艺创作的“导航仪”,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文艺作品质量的必然规律。只有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才会自觉担当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和优秀作品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当今中国这个伟大时代的历史变迁,讴歌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创造实践和精神智慧,给人们以信仰的力量、生活的希望、情感的共鸣和美的启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人民理想、关照现实生活。文艺作品虽然是文艺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但人的头脑只是精神产品的“策划部”和“加工厂”,它的源泉和沃土不在人的头脑中,而是在现实生活本身。因此,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就成为文学艺术唯一的和最深厚的源泉。我们要努力完善深入生活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引导文艺工作者迈开双脚、走进基层、贴近民众,培养对人民大众的深厚情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深厚根脉,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自觉地摒弃小众意识、唯洋是从,摒弃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始终把人民的感受作为自己的感受,“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从人民中间汲取创作营养、讲好中国故事,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艺术的创造,不断创作出更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三、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建立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

  什么是优秀作品?如何建立科学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如何正确处理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是当前文艺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决定的,也是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律所决定的。古往今来一切传世之作,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作品就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个论断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文艺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的双重属性,具有文化育人和审美娱乐的双重功能,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具有人民评价和专家评价、市场检验和历史检验的多重视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市场的指挥棒下、从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桎梏中、从“以人民币为中心”的误区里彻底解放出来,不做市场的奴隶,而做人民的代言人,努力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当代文艺作品的评价体系,科学制定不同艺术门类作品的具体评价考核措施,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把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审美情趣、群众口碑等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更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要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创新文艺评奖机制,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作品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坚决防止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

  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繁荣发展文艺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们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各领域有影响力的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

  文艺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文艺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在文艺创作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关键在人。所有文艺作品都是文艺家精神境界的外化,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就难以创作出优秀作品。我们要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服务平台,大力加强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项文艺实践和文艺活动之中,引导文艺工作者把追求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自觉遵纪守法,远离黑赌毒黄,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人格修为,做到创作与修身共进,追求人品与艺品俱佳。我们要深入实施文艺名家和青年文艺人才培养工程,既要关注和推出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又要关注新的文艺形态、新的文艺组织、新的文艺群体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五、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优势,营造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文联作协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真正成为文艺工作者之家。

  我们将重点抓好“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加大力度推进文艺评论工程,积极改进文艺评奖工作,着力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和“送欢乐下基层”等文艺惠民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曲艺基层巡演、“翰墨薪传”书法进校园、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等重点公益活动。大力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持续开展老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和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落实密切联系文艺家工作制度,深入实施中青年文艺人才研修培训工程,大力开展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思想状况大调研,引导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讲正气、走正道、树正风。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加强文联自身建设,提高依法治会、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能力,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维权的基本职能,广交朋友、深交朋友,最大程度地把文艺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真正把文联建设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6日 09:38 来源:求是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