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德江县以长效机制代替突击检查 清理“吃空饷” 如何更给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贵州省德江县2010年清理“吃空饷”人员744人,2012年清理442人;今年再次清理,县直机关还未发现“吃空饷”人员。“吃空饷”背后的人情关系错综复杂,仅仅处理单个“吃空饷”人员,而不触及背后的利益关系,很难杜绝此类问题的反弹。德江县如何实现整治“吃空饷”常态化?

  对“吃空饷”的干部职工,一律停薪待查;对“吃空饷”的干部职工,一律点名道姓通报;对干部职工“吃空饷”行为,单位不制止不报告的,一律实行“一案双查”;确因工作需要借用借调其他单位干部职工的,一律实行事前审批制;单位之间擅自借用干部职工的,一律按照占编不在岗处理——10月20日,贵州省德江县纪委下发《关于整治干部职工吃空饷“五个一律”纪律规定》,治理“吃空饷”从以往的突击检查开始向长效工作机制转变。

  “吃空饷”背后存在人情网

  让贵州省德江县纪委书记鲁文俊感到意外的是,自今年县纪委等6部门再次向“吃空饷”现象吹响战斗号角以来,还没接到过一个领导干部“打招呼”的电话。说“再次”,是因为早在2010年7月,德江县纪委等6部门便发出《关于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占编不在岗人员有关情况的通告》,在全县上下引起不小的震动。

  从彼时到现在,4年多时间共清理出占编不在岗人员1186名,开除吃空饷人员66名,解除人事劳动工作关系12人。其中,2010年清理744人,2012年清理442人,2011年、2013年没接到举报,今年县直机关还未发现“吃空饷”人员。成绩单固然漂亮,但也反映出背后症结。

  “吃空饷”之风缘何盛行,鲁文俊坦言这背后最大的因素是关系和人情网的存在。“比如一个人带薪离岗去做生意搞经营,肯定有部门一把手同意,当然要给好处,这是最简单的二人利益关系;还有的涉及上级领导打招呼,形成一个利益联合体。”通过“关系”这个利益链,占编不在岗又以各种名目表现出来。

  今年10月,德江再次出台《关于清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通知》,将占用编制但不在编制所属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工作的所有人员列入清理范围,主要包括无故离岗、因病请假超时未执行病假工资、跨地区跨部门交流未迁转工资等9类人员。

  此次清理工作,德江以县编委办掌控的单位人员编制为依据,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分别负责摸底统计核实21个乡镇(街道)和108个县直单位“吃空饷”人员,并建立清理“吃空饷”工作机制,对清理过程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欺骗隐瞒等违纪行为,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未发生一起申诉案例

  如何有效甄别发现“吃空饷”人员?德江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6家单位分别抽调1—2名工作人员成立“吃空饷”人员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除接受群众举报外,还采取效能检查和专项督查的形式进行明察暗访,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针对“吃空饷”问题,德江专门设立举报电话,很好地弥补了清查工作中的漏洞。据介绍,该县接到的举报电话多数来自于单位内部职工,一个原因是被查出来的人往往会出于不平衡心理举报其他未被查处的人员;另一个原因是“吃空饷”人员长期不在工作岗位,加重了其他正常职工的工作量;还有一些职工对这种现象十分反感,敢于积极举报。

  清理“吃空饷”人员,说白了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德江县在开展工作时既大胆推进,又不得不小心翼翼。

  “每处理一个‘吃空饷’人员,必须搜集齐备单位签到名册、主要领导笔录、同事证明等相关证据,最后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6家单位联合行文宣布处理结果。”德江县纪委副书记陈能敏说。

  占编不在岗人员被清查出来后,首先必须返回原单位上班。那些确因工作需要而不在岗的被借调人员,则必须经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办同意,并办理正规用人手续。不过,对于什么样的岗位和工作属于“确有需要”的范畴,目前的规定还比较模糊。德江县纪委一名干部表示,主要是看被借调人员从事的是否是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是指德江县委、县政府当前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比如德江正在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征地拆迁就是当前的重要工作。大的原则是确实有利于相关单位的工作开展。

  “由于工作做得扎实,从2010年至今,四年未发生一起申诉案例。”陈能敏说。

  对“吃空饷”人员和相关责任人都要查处

  德江清理“吃空饷”人员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吃空饷”的人被查处了,他们背后牵涉到的领导干部怎么处理?

  德江县纪委干部坦言,之前搞清退,没有进行“一案双查”,“对于牵涉到的各单位部门领导以诫勉谈话为主,这就造成相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成本低。现在出台了‘五个一律’,对于‘吃空饷’人员和背后的领导干部一律进行处理,还要抓几个典型,这起到了震慑作用”。

  鲁文俊说,今年还没有因为清退“吃空饷”人员而有领导干部跟他“打招呼”,这与4年前形成鲜明反差,“之前有人打电话来,表面上是咨询此事,实际上就是打招呼。其实,即使是打招呼,也要一视同仁地办理,否则一个案子没有做好,整个工作都搞不下去。”

  缘何今年无人打招呼了?鲁文俊将这归功于十八大以来的高压反腐态势,“中央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也逐渐认清违纪违法的机会成本,做到不敢、不能、不愿。”

  “一个新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往往会遭遇各种阻力和反对,但实施一段时间后,个人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新制度,这个时候旧的习惯逐渐减少,大家对新的制度也就习以为常。”鲁文俊说。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06:4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