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推动社区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关于吉林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调研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吉林省社区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意义,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破解了“点好面差”的难题。几次调研走了全省近十分之一的社区,所到之处,管理规范、工作有序,都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干部精神饱满,居民其乐融融。二是走出了“自我循环”的误区。坚持把社区党建与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党组织活动与群众关切结合起来,避免就党建抓党建、就活动搞活动,构建开放融合互动的社区党组织工作模式,增强了对社区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三是克服了“见物不见人”的弊端。近几年,全省仅建设场所设施、落实经费待遇就投入了26亿多元,显著改善了社区工作条件。更为可贵的是,吉林省重视投入并不止于投入,而是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做好人的工作上,调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四是扭转了“原地打转转”的局面。吉林省的社区党建工作,近几年尤其从2010年开始在不断加速,年年推出新举措,年年都有新进步,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成为大成,目前已发生了根本改变。

  一、基本做法

  (一)凝聚思想共识,增强管党治党固本强基的政治自觉。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把抓好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首先,摸清社区党建真实情况,找出问题。其次,他们算了“两笔账”:一个是“政治账”,抓好社区党建、建强社区党组织,不仅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能够得到全面落实,而且全省1450万城市居民的福祉也能有效保障,党的执政根基会更加牢固。另一个是“经济账”,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和现实改革中的问题较多,社会治理任务重、难度大。2008年以来,全省仅解决信访问题就投入了10多亿元,与其事后花钱买稳定,不如事前抓基层打基础,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再是,认真分析了城镇化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企业改制后的弃管小区纳入社区管理,不少新的城郊农村变成城市社区,在这一进程中尤其需要社区党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旧城改造、就业安置等工作,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研判,各级党委增强了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普遍认为,应当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度,认识、谋划和推动社区党建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二)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书记带头上率下行的示范效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书记要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的重要思想。一是实施社区党建“一把手”工程。省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重要问题亲自研究,重大任务亲自部署,重点工作亲自督导,带动各市县和省直单位“一把手”带头抓、直接抓。二是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对社区人员身份怎么定、编制怎么办、经费怎么解决、场地怎么落实等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级党委书记直接过问、定期调度。三是蹲点联系示范带动。省委常委带头,市、区、街道1354名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基础薄弱、困难较多的社区,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探寻规律,以点带面指导社区工作。四是强化问责问效。对抓得不好、落实不力的11位市县党委书记,直接约谈,批评告诫,督促改进。

  (三)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保障基层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服务的重要思想。一方面,省里出台实施社区“五有一创”工程、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幸福社区”建设3个综合指导意见,并围绕落实社区公益性岗位、干部待遇、场所建设项目等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另一方面,由各级党委组织部牵头,把民政、教育、文化、卫生等20多个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投向社区的资金、面向社区的项目,捆绑起来、打包使用。一是充实社区党务工作力量,配备社区专职副书记和大学生书记助理2800多名,选派497名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二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今年起,社区“两委”成员报酬平均每月达到3200元,增加了1200多元。探索成长进步路径,面向优秀社区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13名。三是落实社区党组织工作运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全部纳入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四是完善社区服务阵地。全省96.9%的社区场所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其中30%的社区超过1000平方米。

  (四)采取实招硬招,推动各项政策创新举措的落地见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的重要思想。一方面,瞄准突出问题,逐一拉长“短板”。2012年重点抓了社区场所建设,当年普遍达标。2013年重点抓了社区干部报酬,省市县按比例配套资金、全面落实。2014年重点抓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另一方面,敢于较真碰硬,顶住压力真督实导。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重点任务完成时限,加强明察暗访、跟踪督办。省委组织部定期排名通报,使其感受压力、增强动力。

  (五)突出服务主题,建设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幸福社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上来的重要思想。重点开展6类服务:一是“一站式”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承接政府下沉到社区的50多项公共服务职能。二是便民利民服务,全省社区划分1.2万个网格,使每户居民都有专人联系服务。三是帮扶救助服务,建立社区群众帮扶档案,实行“一对一”帮扶。四是就业创业服务,定期举办“就业大讲堂”“创业大篷车”等技能培训和招聘活动,安置无业失业人员18.2万人。五是物业管理服务,推行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志愿者、购买服务方和业委会共同参与的弃管小区管理模式。六是文体科教服务,每个社区都依托场所阵地开设了1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室),建设1处健身路径(馆),组建1个以上群众文体活动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

  二、主要成效

  (一)增强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一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省在村改社区、新建小区中新组建党组织270个,在社区兴趣小组、文体团队、楼宇网格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2689个,使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社区群众。二是服务力量不断壮大。目前,每个社区平均有工作人员20多人,并配备了1名专职副书记、1名大学生书记助理;参加服务的不仅有社区党员干部,还有数量庞大的在职党员,以及广泛活跃在社区的各类群众团体和志愿者。三是服务资源更加丰富。社区经费充足,场所宽敞,设施完备,条件明显改善。四是服务效能明显优化。代办服务、菜单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网络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得到广泛推行。省委组织部研发“社区党建和服务民生信息化综合平台”,提供党员信息一网通、公共服务一线通、党员活动一卡通等100多个服务项目,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需求。

  (二)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一是进一步健全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普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监委会,健全了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二是进一步减轻了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转型带来的社会阵痛。2009年以来,全省有3366户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下岗失业人员100多万人。针对这种情况,吉林省发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靠前做工作,包楼栋、包人头,疏导情绪、化解纠纷,反映群众诉求。三是进一步促进了平安和谐。依托遍布全省社区的4000多个居民议事厅、百姓说事点、社区警务室,以及1.2万个社区网格、3.3万名社区工作者和30多万名社区志愿者,每年逐企逐户排查安全隐患24万处以上,调处矛盾纠纷16万多起,筑牢了城市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社区弱势群体得到普遍关照,加强了对“老、弱、小、残”人群的关爱,常态化帮扶弱势群体31.7万人。二是群众生活愿望得到较好实现,大多数社区在推动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下功夫,取得新进展。目前,社区常规服务有序开展,“微心愿”活动普遍推开,“一刻钟服务”广泛覆盖,特色化服务异彩纷呈;全省社区设立1400多部服务热线,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8万多件。三是群众精神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通过创建文明社区,创作和传唱社区之歌,开展文体活动,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促进了邻里和睦团结。

  (四)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加强与群众的直接联系,做到面对面心连心。推行社区干部分片包户、定期走访、定点接访等制度,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意见,让群众感到党就在身边。今年以来,全省5万多名社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居民家庭6万多户,走访社区群众26万多人次。另一方面,为民服务送上门,做到百姓心坎上。全省30.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社会反响良好。

  (五)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一是巩固了党的组织基础。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大量分布在社区的实际,推动社区党建向这些领域延伸,全省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中全部建立党组织,组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2300个,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二是加强了党的工作基础。推进社区带头人、党员干部队伍、基础保障等基本建设,做到了干部专职化、场所标准化、经费固定化、服务信息化“四个全覆盖”。三是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群众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在与宗教组织和邪教、境内外敌对势力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中占据了主动,社区成为最有“人气”的地方。

  三、几点启示

  吉林经验是社区党建在一省之内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成功案例,是近几年社区党建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现,是社区党建在推动方式上的一大创新,是社区党建模式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成功转型,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上级给力、上下联动。基层党建的有些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责任在领导。单靠基层抓基层,抓不好,推不动。吉林省各级党委层层落实党建责任,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合力推动基层,效果很好。在与各级党组织书记接触中,他们对社区党建都很熟悉,谈起社区情况如数家珍,做到了真重视、真支持。这是吉林省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的根本所在。

  (二)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点面结合、整体提升。吉林省坚持全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步调,目的就是要让每个社区都有提高、有进步,不让一个社区掉队。抓点是对的,但不能仅停留在抓点上。要考虑怎么抓面,怎么解决面上的问题,怎么在面上推开。坚持由点及面、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今后应树立这样鲜明的工作导向。

  (三)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主动作为、积极实践。单从经济实力上讲,吉林省不算最好的,并且前几年社区党建基础也比较薄弱,但他们短短几年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社区党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经济状况,关键在于决心和力度,在于自身努力。

  (四)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从严求实、落地见效。吉林省抓社区党建,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每年盯住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一抓到底,集中攻坚,不达目的不罢休,保证了件件落实。这说明,抓工作必须从实际问题入手,不断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防止虚浮空转搞花架子,这样才能掷地有声、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10:1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