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作风建设之消极心态一:贪官变“瘫官” 官帽挂起躲清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为官者”和“围观者”怎么说?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新华社记者赵仁伟近期做客《新华访谈》,与网友共同探讨作风建设成效和问题。

  高波说,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官员表现出了消极怠政,从乱作为演化为不作为,从贪官变成了“瘫官”。

  赵仁伟认为,八项规定出来之后对干部的行为设定了很多的红线,一些干部“求稳、求安全、怕出事”,在工作中力求“讲好话,做好人”,遇到“难事、复杂的事、可能引发矛盾的事”绕着走,不敢得罪人,不敢碰硬。所以有人说“为官不易”,以此为借口就不做事了,这是一种消极不作为的懒政现象。

  2014年8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童名谦案作出一审宣判,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这个案例更多引起大家讨论的,是对“老好人”式庸官的反思。2014年11月,山西省朔州市联通公司纪检监察室干部水翠琴上班期间在办公电脑上浏览“天猫”购物网站,受到记过处分,罚款2000元,被调离纪检监察岗位。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官员受贿乱作为是错误的,但是不作为也是错误的。“懒政”现象值得警惕。

  高波认为,官员的“贪政”和“怠政”仿佛搭成了一个跷跷板。作风建设难在哪里呢?风气一旦形成,表面上看似无形,实际上是无边无际、根深蒂固的。一些官员无论是由于理想信念问题、道德素养问题、公共伦理问题,还是由于社会风气、社会生态问题,出现了一种所谓的消极怠政,从乱作为演化为不作为,从贪官变成了“瘫官”。

  治病树、拔烂树这个过程还非常艰巨,很多人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消极适应,但内心深处还是负隅顽抗,只是把显性化的作风问题隐性化了。原来是不拿钱不办事、拿了钱乱办事,现在虽然脸不那么难看了,门不那么难进了,但事还依然难办。这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非常的复杂,在一点点清理作风当中的顽疾的过程中,新的标准、新的标杆还在形成中。所以说,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09:30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