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内蒙古扎兰屯市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打通“末梢堵塞”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核心阅读

  内蒙古扎兰屯市是位于大兴安岭东麓的一个县级市,其面积达1.69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所有区县面积之和还要大。全市28万农民分布在126个行政村、1000多个自然屯,农民从最远的乡村到市区办事,路程超过200公里。如何解决农民办事难?扎兰屯市把目光聚焦到网络上,打造内蒙古首家“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真正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上的“末梢堵塞”。

  1月5日,冬日的暖阳照在扎兰屯市中和镇福泉村的远山近岭、村庄院落,也照在了困难户于淑琴的心里。此时,她正在村委会办公室填写申请低保的表格。

  “过去申请低保要去镇里,镇里再去市民政局办理。”正在为于淑琴复印身份证的代办员刘绍成告诉记者,“去年8月,我们开通了‘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群众办事直接到村里的代办点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代办员初步查验后通过平台传递到相关窗口进行审核、办理。于大婶的低保申请属于预约审批类,在与民政部门预约到申请人家中调查后,正常情况7天以内,申请就能批复下来。”

  截至目前,扎兰屯市已在50个行政村和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开通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接下来将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办事再也不用多跑腿了!”于淑琴高兴地说。

  “一网办结”解决农民办事难

  说起为什么要搭建“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明志感受颇多:“建立这样的网络平台不仅能解决由来已久的‘农民办事难’问题,也为发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作出了有益探索。”

  “我们村离市区150公里,过去办事没有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浩饶山镇西平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树贵说。

  让群众打怵的不仅是路途远、交通不便,更重要的是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老百姓到机关办点事就像进了迷宫,政策规定不清楚,办事流程不了解,跑了乡镇跑市里,找着了单位找不着门,找着门了又找不着人,找着人了又不给好脸色。群众不满意,部门也满腹委屈。

  究竟如何打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的死结?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扎兰屯市委把目光聚焦到网络上:建立一个网络便民服务平台,以网络的快捷透明倒逼职能部门再造行政流程。

  经过广泛调研论证,“扎兰屯市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基本架构很快成型:集行政审批、网络办公和服务农民三位一体,市、乡、村三级互动。这一平台横向连接市直各部门单位服务窗口,纵向连接市、乡、村三级服务窗口,农民群众能在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内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樊忠评价说,过去其他地方也有在村里设置代办点的探索,但由于没有真正打通上下级的联动,村里的代办点只能起到二传手的作用。新的网络服务平台把原来的 “面对面”办事变为“键对键”办事,通过平台的内部运转,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入驻平台

  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并不困难,难的是对公共服务部门进行“权力兜底”和“画圈设界”,让市直各部门和乡镇的行政审批事项进驻,让群众通过这个平台能够顺利办成事。“要想农民少挨累,就得我们多流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赵汉韬说。

  “6天时间,在家门口就拿到办好的二胎准生证。”蘑菇气镇东风村6组村民杨先有家第一胎是女孩,时隔几年,他和妻子想要二胎,听说村里建了个平台,里面能办很多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通过平台办理了生育申请,没想到几天就办妥了。小两口对记者说:“几年前办第一胎准生证时到镇里市里去了好几趟,前后用了将近半个月时间,现在省时省事不说,还省了路费和吃住的百十来块钱,真是方便。”

  “过去村民上镇里办事,不是忘带身份证,就是把户口本落家里,电话也解释不清楚,还总有村民来反映办事人员处处刁难。现在与老百姓有关的事项在村里就能办,不用再往镇里跑了,告状的也少了。”蘑菇气镇党委书记杨玉说。

  杨玉还告诉记者,市委组织部要求开通服务平台的村腾出专门服务室,全部配置了电脑,接通了网络、统一购置了打印传真扫描一体机,并确定一名熟悉电脑操作的村干部和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代办员。同时,将入驻部门、审批及服务事项类别、项目收费、办理流程,以及代办员的联系方式全公开,让群众“门儿清”,办什么事情需要什么材料一目了然。

  第一批当代办员的村干部霍俊峰说,我们还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等,做到了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农民群众满意了,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了。

  限时办结,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

  服务平台运行起来后,压缩了相关部门吃拿卡要的空间,会不会受到部分干部的消极抵制,造成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郭总利表示,“服务平台系统为农民提供了无差别的办事窗口,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平台,了解事件办理情况,也可对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审批类事项的办理时间限定在7个工作日内,对需要到现场勘察或需要本人亲自到场办理的也限定了预约时限,对那些不办、拖办、缓办的部门和干部,纪委效能监察室将同步开展责任追究。”

  “以前办事要去很多个部门,现在好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事儿就办成了。”78岁的迟起源老人说。“过去办事谁也不认识,不‘烟酒烟酒’心里总打鼓,现如今平台代办员都是家门口后生,请吃饭也不会去。”

  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王乃梁介绍,服务平台对办理的事项全部实行痕迹管理,凡是进入网络服务平台办理的事项,平台系统会自动生成唯一编码,根据编码可查询进展及结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时间记录,整个过程都无法“潜水”。

  “原来我们一般都把几个业务攒在一起办,农民办事网络服务平台应用后,办事透明度高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办结,不允许有拖拉,这从根本上对我们工作作风的转变形成一种倒逼,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崔秀玲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服务平台系统会定期生成各单位“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办理质量率”等统计报表,相关部门将以此作为各单位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的成绩单,了解群众对各单位政风行风评议最客观、最真实的评分。

  “过去办事人在路上跑,现在办事直接在网上,再也不用花冤枉钱,费冤枉时,受冤枉气了!”高台子办事处近郊村村民石玉春说。  

记者手记:不怕办不到 只怕想不到

  无论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扎兰屯市在内蒙古的排名都不靠前。当看到相对落后的扎兰屯竟然率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说句实话,记者既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感动。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怕办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因地制宜摸索、制定各种便民利民措施,并把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就可以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1日 07:5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