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权力进笼子方能不任性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权力任性源于权力生态的恶化。权力的暗箱操作,得不到阳光照射,权力生态就会受污染,出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雾霾”,发生权力膨胀、出轨、滥用的“霉变”,用权无所畏惧、没有边界,任性的本性就会表现出来。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才不会任性。八项规定刚性执行,让任性的权力“撞到南墙”;“打虎拍蝇”的反腐新常态,把任性的权力“囚禁”起来;“晒”权力清单,让群众监督权力运行,让阳光给权力“杀菌”,权力就没有任性的灰色空间;加快推进简政放权,给权力“瘦身”,权力就少了任性的机会。

  权力是有边界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任何国家权力无不是以民众的权力(权利)让渡与公众认可作为前提的”。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公共利益。当公权力需要介入私权利的时候,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要用法治“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既给权力“除尘去污”,也让权力“洗心革面”。

  (安徽省合肥日报 王旭东)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任性妄为。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唐明皇荒怠朝政、宠信奸臣,以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明朝万历皇帝纵情声色犬马,数十年不上朝,社稷荒废、国事日坏,最终王朝覆灭。时下,权力任性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恃权傲慢,“当官就得骑马坐轿”、“分分钟搞垮一间厂”的雷人雷语屡见报端;有的滥用权力,“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屡禁不止;有的权力越界,“笔头不如口头,红头不如黑头”屡见不鲜。

  法律有牙齿,权力有边界。防止权力任性,关键在限制权力,让权力在法治框架下运行。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坚持用权依法、遇事用法、办事守法,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让权力阳光运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始终在“制度笼子”内运行,防止权力的越界和扩张。抓好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例外,违规必纠、违纪必查,严防制度“缩水”,执行“放水”。

  (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 闫华)

  权力任性,往小了说是作风问题,往大了说是违法乱纪,归根结底都是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失去监管,就会成为洪水猛兽,伤害公众。防止权力任性,必须从严监管,猛药袪疴,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扎紧笼子,让权力不能任性。监管不能“打盹”,对权力的监管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权力始终在探照灯下运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公开办事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黑箱操作滋生腐败。要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牛栏关不住猫”,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关键要让制度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用牢实的条款编织扎实的制度笼子,让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不给权力运行开天窗,不让权力留法外之地。

  从严问责,让权力不敢任性。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和倾向,及时提醒和纠正,切忌点到为止、隔鞋搔痒,防止小问题成为大毛病。对闯禁区、越雷池的违纪者,从严查处,不搞下不为例,让违纪者付出沉重代价。

  (四川省三台县委组织部 胡匆聪)

家风连着作风

唐剑锋

  在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并以一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诗,来说明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作风。清正廉洁的家风,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质朴的家风,谁都不能逾越的家规,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就制定了十条家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去。“晚辈不该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有出差顺路时可以看望;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付;食堂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票,没有工作的由他代买;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车子;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办的事,不要别人代劳;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说与他有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毛泽东对儿女要求一向严格。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主席让他脱下苏军制服,换上自己穿过的旧棉衣。让儿子搬到中央机关。并问岸英:“你吃什么灶?”岸英问答:“中灶。”毛泽东责怪说:“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接下来,又教儿子如何待人接物。他说:“回到国内,要按照国内的习惯方式来生活,不论吃饭还是穿着,都应该按中国的传统方式和人们交往。”“你去探望老同志,年纪大些的,你喊伯伯、伯母、叔叔、婶婶,最老的要喊爷爷、老爹爹、老奶奶,跟你差不多大的,或者喊哥,或者称同志,不要随便喊人家的名字。”

  焦裕禄的三女儿焦守云说:“父亲的三句家风让我铭记一生。”“第一条就是,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干不了重活儿干轻活儿,但是孩子们一定要时时参加劳动,要让孩子们知道‘粒粒皆辛苦’,要懂得‘不能不劳而获’。”让焦守云一直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大姐初中毕业的时候,本来可以到县城任何一家单位找份工作,但父亲焦裕禄硬把她安排到了条件最艰苦的酱菜厂。“当时我们那个不大的县城,县委书记家年方二八的大姑娘,挑着担子卖酱油,感觉特别不好意思。但我父亲就是坚持说,‘绝对不能缺了劳动这一课!’”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不仅仅要管好自己,更要管住、管好身边人、老婆、孩子;如果对身边人、老婆、孩子要求不严,甚至放任放纵,他们就会背着你干不该干的事,谋不正之风,甚至用你的“权”去谋私、捞好处。

  有句歌词说的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正,则政风难平,很多贪官腐败分子的堕落起点,正是始于家风这道“防火墙”失去效力,有一个欲望难以满足的家庭。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一心为公,不可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政风与民风。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1日 15:0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燕妮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