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读抗战家书】戴安澜: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

微信扫一扫 ×

  再过几天,就到清明节了。这是一个追思前辈祖先的时刻,央视特别制作了一个系列节目,来缅怀一群人——他们就是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辈们。

  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

  从4月1日起,推出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1942年,戴安澜率领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并在保卫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写下这封家书时,他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在危急关头,他对全体将士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戴安澜将军的小儿子称,父亲这封信不是寄出来的,父亲写了这封信以后就放在皮包里面,因为父亲牺牲以后皮包带回来,再打开来才发现这封信,当时已是父亲牺牲后一两个月了。

  牺牲的时候,戴安澜将军年仅38岁。从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后人能读到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决绝:“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

  望勿以我为念!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在给家人写了寥寥数语的绝笔信之后,戴安澜又悄悄地给三位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中流露的,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家人的眷恋不舍:“我们相处多年,肝胆相照,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

  东、靖、篱、澄,是戴安澜将军的四个孩子。小儿子戴澄东告诉记者,他们的名字,也都和抗日有关。父亲正好1928年北伐的时候到了济南,对日本人制造的“济南惨案”恨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哥哥出生了,就叫覆东,覆灭东洋。姐姐出生了就叫藩篱,女孩子不能打仗,就把篱笆建筑好。二哥出生了就叫靖东,小儿子就叫澄东。

  后来,戴安澜将军的四个子女合编了一本书,把父亲的遗书和很多史料、照片放到一起,成为永久的纪念。这张照片戴澄东一直珍藏着,那是在父亲牺牲的第二年,尽管家里的生活很困难,母亲王荷馨还是捐出全部的抚恤金,在广西全州开办了一所以戴安澜名字命名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历经战火,几度迁移,成为今天安徽芜湖安澜中学的前身。

  如今,戴安澜将军的墓地放在老家安徽的芜湖的一个公园里,每年清明来扫墓,成了戴澄东一家人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安排。父亲牺牲的时候,戴澄东刚满周岁,对父亲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亲人的描述,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2011年,退休后的戴澄东曾远赴缅甸,多方寻访,在缅北的热带雨林中,找到了父亲战斗、牺牲的地方。1942年5月26日下午5时,戴安澜将军在这里壮烈殉国,年仅38岁。当时,他奉命率领部队突围回国,在越过最后一道防线时,遭到日军伏击,胸腹中弹。牺牲时距离祖国边境,只剩下大约三四十里距离。山高林密,没有棺木,士兵们就把军装脱下来,裹在将军的遗体上,抬也要抬回祖国。

  延伸阅读:

  【重读抗战家书】左权:烽火连天家国情

  【重读抗战家书】赵一曼: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 23:02      来源:央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