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课题组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内容提要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山东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深厚、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在产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高扬理想信仰旗帜、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坚定改革创新理念、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始终保持政治本色,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升华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产物。沂蒙精神从产生、发展到发扬光大,都与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息息相关。坚持弘扬沂蒙精神,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沂蒙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也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东夷文化好仁尚德的精神品质,儒家文化、鲁文化的“敦厚重礼”、“仁爱诚信”,齐文化的开放进取、求真务实,催生了齐鲁儿女忠诚厚道、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变革图强的精神品质。早在建党初期,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就在这里撒下革命的火种,1927年就建立了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沂蒙、胶东、渤海等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山东各地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对党和人民军队的朴素阶级感情转化为对党的事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诗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形成了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经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和平建设岁月的陶冶、改革开放时期的升华,集中展现了山东人民的思想精神风貌,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党爱军”集中展示了山东人民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党群之间血肉相连、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亲密关系,是沂蒙精神的灵魂。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万众一心,积极参军支前,涌现了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全国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陈毅担架队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和人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山东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党领导的伟大建设事业中,涌现了受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称赞的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和后来的九间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开拓奋进”高度凝练了山东人民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变革图强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中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在求自由中不懈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山东人民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冲破各种束缚和阻碍,敢于战胜各种艰难困苦,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和历史性跨越,临沂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山东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新时期,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艰苦创业”充分体现了山东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埋头创业的精神风貌,是沂蒙精神的品格。当年在战场上,山东军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山东人民没有消极等靠要,而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走上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新路,大力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全省经济社会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

“无私奉献”集中反映了山东人民顾全大局、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援疆援藏还是抗震救灾,山东人民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为国分忧,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甘于牺牲、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改革开放后,山东人民饮水思源、富而思进,不忘国家、集体和他人,先富帮后富,走上了“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快车道。

沂蒙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

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精神,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来推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基础深厚、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在产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都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代性。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善,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使沂蒙精神为山东人民所继承、弘扬和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主要表现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得到升华,突出地表现为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把市场经济意识与诚实守信、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甘于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先进性。沂蒙精神扎根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土壤中,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先进地域文化,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具有信仰坚定、追求理想、无私奉献的先进性特质。在现实中,沂蒙精神迸发出强大的推动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成为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开放性。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沂蒙山区,成长发展于山东大地,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也具有大气开放、兼容并蓄的精神品质,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沂蒙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的具体表现,也汲取了我国其他地域先进文化的精华,与同为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实践淬炼而成的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

实践性。沂蒙精神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升华,又推动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它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支前参军、流血牺牲、勇夺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它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巨大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党员干部教育的好教材,有力推动了山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扬理想信仰旗帜,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对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矢志不渝。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也是因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的精神激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坚定的理想信仰对于顺利推进我们党的事业具有强大的激励、引领作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仰,就能正确分析前进道路上各种复杂形势,努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夺取事业新胜利。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把这种坚定性自觉体现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的具体实践上,体现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

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爱党爱国,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面对纷繁复杂、深刻变化的世界局势,面对一些国家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中华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以博大开放的胸怀面向全世界,才能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巨大合力,实现伟大复兴。

坚定改革创新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沂蒙精神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更加复杂的利益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必须把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沂蒙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包括无私奉献、仁爱诚信、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不断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在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与措施,特别需要大力弘扬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全社会的团结稳定、发展进步。

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标志,也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沂蒙精神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革命精神的核心内容,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面对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种风险”,我们需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使我们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课题组长:孙守刚 执笔:王志东杨金卫)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2日 16:1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孙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