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寻找方大曾 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

微信扫一扫 ×

  编者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家住北平的摄影记者方大曾第一时间赶到前线,拍摄照片,采访官兵,发表了《卢沟桥抗战记》等一系列报道,成为首位报道七七事变的记者。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失踪,年仅25岁。他究竟有怎样的经历,是谁让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在几十年后重现公众视野?

 方大曾1935年从绥东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

 方大曾1935年从绥东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

  战地记者方大曾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无锡,笔名小方,毕业于中法大学经济系,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在长城内外的知名记者。他曾参与组建中外新闻学社(后改为全民通讯社),以摄影和通讯报道见长,与范长江、徐盈等同负盛名,被后辈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1934年,方大曾大学毕业后,与吴寄寒等人在天津组建中外新闻学社,并担任摄影记者。这一时期,他在《申报》《世界知识》等刊物发表了《绥远的鸦片问题》《晋北煤业状况》《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报道,其独特的视角和作业方式引起广泛关注,成为报道救亡爱国的名记者。

  方大增拍了大量的照片还写了一篇非常详细的《卢沟桥抗战记》,迄今为止它是叙述卢沟桥事变最详实的一篇报道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方大增拍了大量的照片还写了一篇非常详细的《卢沟桥抗战记》,迄今为止它是叙述卢沟桥事变最详实的一篇报道

 方大曾的通讯报道《我们为自卫而抗战》

方大曾的通讯报道《我们为自卫而抗战》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家住北平的方大曾第一时间赶到宛平、长辛店一带,亲赴卢沟桥前线,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尤其是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在 《世界知识》杂志发表后,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消息。《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等专题摄影报道相继被国内外各大报刊刊发,因此,方大曾被公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是方大曾最后的文字

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是方大曾最后的文字

  北平沦陷后,在范长江的推荐下,方大曾被上海《大公报》聘为战地特派员,此间,他陆续发表了战地通讯《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从娘子关出雁门关》《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等,他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激战前沿,拍摄大量正面战场的珍贵照片,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独家新闻报道。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失踪,年仅25岁。范长江曾多方寻找直至解放以后,并撰文《忆方大曾》以示怀念。

 方大曾拍摄的战地照片

 方大曾拍摄的战地照片

1937年7月25日 《申报》 增刊封面:方大曾拍摄的《守卫卢沟桥军士之英姿》

1937年7月25日 《申报》 增刊封面:方大曾拍摄的《守卫卢沟桥军士之英姿》

 1937年8月1日出版的《世界知识》刊登了方大曾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

  央视记者冯雪松:寻找方大曾 勉励后来人

  25岁,对一个人何其珍贵;15年,对短暂的一生何其宝贵。因缘际会,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用15年的青春,对一位25岁便“消失不见”的人,进行着一场“没有结局的寻找”。

  他寻找的主人公,叫方大曾,笔名“小方”,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第一人,在当时其摄影作品已经显现国际水准,堪称“中国的罗伯特·卡帕”。1937年,25岁的小方在河北蠡县发出最后一篇报道《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至今杳无音讯。

  两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相隔了63年,却在历史的安排下,站在了一起。

《CCTV等着我》栏目,冯雪松(右)在讲述如何与方大增结缘

《CCTV等着我》栏目,冯雪松(右)在讲述如何与方大增结缘

  “初识”是一次偶然的机缘。1999年,冯雪松意外发现了中国摄影协会邀请合编方大曾作品成书的传真。谁是方大曾?“中国的卡帕”“神秘地失踪”“留下的1000多张底片”等关键词,强烈地吸引了他。当获知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还存有小方曾经拍摄的837张底片时,冯雪松决定一探究竟。

冯雪松(左一)在方澄敏(右一)家中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

冯雪松(左一)在方澄敏(右一)家中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

  在朋友的引荐下,冯雪松见到了方澄敏。“当时她已是85岁高龄,因病瘫痪且有语言障碍,只能用简单的词句和满眼的泪花艰难地表达对哥哥的思念。”冯雪松清晰地记得15年前的那一幕场景——夕阳下,轮椅上的方澄敏轻轻地取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头戴钢盔、目光清澈而坚定、浑身散发着阳光。

  “这是一个热爱生命和自由的形象,他不应被历史湮没,需要被时代铭记。”冯雪松说,他当即许诺让方澄敏能够在屏幕上看到哥哥的故事。“这份承诺,不仅是对工作、对方家的交代,方大曾在历史上的作为,决定了这是一份对国家历史记忆的交代。”

   这837张照片,从敌人的枪口,到我方的平民,从前线的硝烟,到敌后的坚强,方大曾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历史时刻。然而,英年早逝的小方早已沉入历史的忘川。为了找寻更多的资料,冯雪松在国家图书馆一期一期地查阅1934年至1937年间的报纸杂志,艰难地寻找着小方的文字,一点一滴地接近小方,一晃4个多月就过去了。“这种方式就像‘故纸堆里考古’”,冯雪松形容,“每每有一点线索,刚感觉要触摸到他,但是一伸手又发现遥不可及。可凝神当时报纸杂志上他所拍摄的照片,又能的的确确感受到他的存在。”

  缺乏更多进展,冯雪松决定上路寻找。“虽然方大曾留下的文章不少,但有的报道上标注有日期,有的则没有,要想从中梳理出一条线索其实并不容易。”冯雪松把那些散落在各家报纸上的文章聚拢起来,按照时间顺序拼贴出方大曾当年走过的战地路线图。按照此路线,冯雪松只身踏上寻访之旅,展开田野调查。

  数次往返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4000多公里的行程,冯雪松一直追寻着方大曾的身影——“小方从哪到哪,坐什么车,我都照做,不放过每一处有价值地方,不错过每一个有价值的采访对象,种种关于他的传闻,我都要追踪到底。”

  寻访途中,各种考验接踵而至。路途奔波不说,被当作假记者已是家常便饭,为此他只好随身携带介绍信,以证实这个“只身坐着长途汽车来的央视记者”不是冒牌货;信息的断篇、资料的匮乏又让调查一次次陷入困境,“好不容易有了新的线索让我特别激动,可是经过实地考证,发现与真实情况有出入,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

  经过了这段“扛着过来的”日子,冯雪松终于拍摄完成了一部纪录片,“我努力去还原小方生命的形象,同时让观众知道,是什么样的环境在影响着他,他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去年底,他又推出了一本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深得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先生的赞誉,认为这部专著是对中国新闻史的一大贡献。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会用15年去追寻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年轻记者?他说,小方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的摄影家,寻找小方,其实也是寻找我们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抉择时,总会想一想如果换作小方,他会怎么做。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

  冯雪松也很清楚,自己所寻找的已经不再只是方大曾,而是他的精神、他所代表的正能量。“那是一种爱国、奉献、有责任有担当的进步青年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来影响当下。”

  “当前社会的浮躁,使年轻记者们坚持新闻理想越发艰难,软新闻、假新闻腐蚀着媒介环境,职业道德的缺乏危害着社会公信力。如今的新闻界太需要像小方这样坚守理想的年轻人。”为了让新闻界涌现更多“小方”,冯雪松计划捐出书籍全部版税设立“方大曾基金”,用以鼓励年轻记者们坚守新闻理想。

  寻找小方,这条路冯雪松还要继续走下去,只不过已经从寻找,变成了追随。

  资料

    纪录片《寻找方大曾》

    导演撰稿:冯雪松 摄影:马东戈 杨京晶

    拍摄时间:2000年 时长:55分钟

    本片以寻找失踪于1937年9月的战地记者方大曾为线索,通过对其胞妹方澄敏、范长江的夫人沈谱、记者唐师曾、作家余华等人的访问及方大曾作品展示、寻访过程,再现了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不顾个人安危,在战争最激烈的前沿进行采访的事迹,展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高境界和道德情操。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作者:冯雪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该书从15年前纪录片《寻找方大曾》摄制过程的资料收集、先期采访、实地探寻、视觉表达、影像重现入手,展现了作者多年来追踪苦寻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的经历,首次揭开方大曾鲜为人知的成长背景、社会交往、报道缘由、作业方式、人物性格、神秘失踪的帷幕。作者使用第一手资料,用十三个章节,把《中国摄影史》中介绍不足百字的人物,通过资料考证、寻访研究、田野调查的工作方式,呈现了方大曾的生命轮廓,使他重新回归当代人的视野。

    (汪蛟龙据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相关视频稿件编辑整理)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6日 14:3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