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毛泽东为抗大题词二三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共中央在根据地创办的著名学校——抗日军事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培养训练军政人才的摇篮,对于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对于源源不断地为抗日前线输送精明强干、智勇双全的军政干部起着极大的作用。为此,毛泽东对于抗大的各项工作,经常过问,精心指导,亲自备课授课,尤其是多次不惜笔墨郑重题词,激发了抗大教职员工和抗大学员为抗战而发奋学习、工作和战斗的极大热情。 

  为抗大题写教育方针和校训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1936年4月,毛泽东主席决定将原江西根据地的中国红军大学继续办下去。同年6月1日,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这便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即“抗大”的第一期。 

  1937年1月,党中央机关由保安迁至延安。抗大也跟随中央机关搬到延安,开始了第二期的教学。这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一些国民党军阀见统一战线已是全国民心所向,只得作出“抗日”姿态,放松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它给各地革命知识青年开了方便之门,他们向延安纷至沓来,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这就向我们党提出了教育培养知识青年的新任务。 

  为此,毛泽东及时为抗大作了指示:“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增加抗战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强弱的对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办报纸宣传抗日主张。这个增加抗日力量的方法是与其它一切增加抗战力量的方法相关联的总方法。”随即,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中央军委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红大”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除继续培养红军干部外,把培养革命知识青年作为抗大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学员数量增加和学校扩大的新情况,中央军委还成立了抗大教育委员会,健全了校部组织机构,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领导学校的教育与建设工作。 

  正是基于以上局势的变化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抗大的建设,明确抗大的工作方向,1937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亲笔题词,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4月,还进一步为抗大题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成为抗大的校训。 

  另一方面,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训,也是毛泽东在同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等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确立的。 

  当时,以王明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三民主义是抗大的重要课程”,“三民主义是抗大政治团结的基础”的主张,企图否定党的领导,扭转抗大的政治方向,改变抗大的性质,把抗大办成一般的统一战线的学校。 

  为了同王明的这种机会主义路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明确指示:抗大和黄埔初期不一样。黄埔初期主要领导是国民党人,部分学生是国民党人;抗大整个领导权都在共产党手里,学生的绝大部分是共产主义者或倾向共产主义的。正因为这样,今日之抗大,就不能不比那时的黄埔更革命、更前进,为民族和社会的解放必定做出更伟大的贡献。毛泽东再三强调,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干部学校。 

  毛泽东还亲自领导抗大的干部和学员,参加了当时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他还多次到抗大登台演讲,深入浅出、慷慨陈词地揭露与批判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 

  在毛泽东的教育下,广大干部、学员提高了马列主义水平,有力地抵制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对抗大的干扰破坏,落实了毛泽东亲自制定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抗大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在领导抗大的干部、学员同王明机会主义路线斗争的同时,还领导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和混进革命队伍的汉奸、敌探、托匪、亲日派的斗争。针对敌人对抗大的各种诬蔑和破坏,毛泽东严辞指出: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反对投降,抗战到底。我们抗大的人,不能有一人不抗战到底,不能有一人不反对投降,不能有一人赞成和平妥协;如果有一个,就不是抗大的学生,而是抗大的败类,中华民族的败类。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抗大纯洁了革命队伍,进一步坚持了毛泽东制定的正确的抗大教育方针。 

  毛泽东为抗大题写的教育方针和校训,像指路明灯一样,鼓舞和激励了抗日战争时期千千万万的革命干部和爱国青年团结起来,勤奋学习,学成之后走出抗大这个革命熔炉,奔赴各个敌后战场,在斗争中学习,在斗争中锻炼,英勇战斗,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争取民族解放而贡献一切。

  1937年8月,毛泽东为抗大第二期教职员郑重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与此同时,为抗大第二期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当时,事务繁忙的毛泽东对抗大的工作极为重视,不仅指导抗大的创办和建设,制定抗大的教育方针,亲自审查批准标志着校风的校歌,并且还经常亲自给学员们上课。抗大第二期于1937年1月20日开学,共有四个大队,学期为7个月。 

  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亲临讲话,指出:“‘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等,磨它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创新社会,去打倒日本。……”毛泽东就这样勉励全校教职学员特别是知识青年努力改造思想,献身于抗日战争和创造新社会的伟大事业。 

  抗大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如列宁主义概论、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等;也开设有一些军事课,如游击战术、军事操练等。 

  毛泽东主要讲授哲学课,并作一些报告和讲演。 

  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从思想上进一步肃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及其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毛泽东特地到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每星期二、四上午讲两次课,每次讲4个小时,下午还参加学员的讨论。从5月份直到“西安事变”以后,历时3个多月,授课110多个小时。

  毛泽东讲哲学,是非常吸引人的。讲课前,他把提纲预先发给学员。讲课时,他总是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象具体。譬如,毛泽东在讲《矛盾论》时,为了说明“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论点,他举了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而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小鸡的生动例子。 

  1937年7月下旬的一天,晴空万里,烈日炎炎。抗大师生冒着酷暑,早早就坐满了四大队大队部的广场,满怀热切的心情,静候着毛泽东主席的到来。 

  当穿一身与官兵同样朴素军装的毛泽东微笑着走上讲台时,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心怀崇敬,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毛泽东的一举一动。一节课讲下来,大家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聆听,恨不得字字句句都“吃”进大脑里,永久刻在心中。课后,大家奔走相告,倾诉着同感:毛泽东的讲课引人入胜,太有教益了。 

  毛泽东第一次给学员们上的哲学课内容是《哲学中的两军对垒》和著名的《实践论》。在讲《实践论》时,为了说明“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举了一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的例子。这些生动形象的例证,不同文化程度的同志听了都那么浅显易懂,心领神会,真是一把钥匙开了万把锁。 

  毛泽东在每次讲课前尽可能地先去了解学员和干部的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在讲《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一课之前,毛泽东晚上在窑洞前的大树下挂起马灯,要么请来学员和干部谈心了解情况,要么就是伏案紧张地写作,一直到深夜。讲课时,他又引用大量事例,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大家越听越爱听。

(摘自《文史月刊》2005年10期 作者:孟红)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4日 14:27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王千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