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的重要论述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赵周贤 邓海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规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明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理念新命题,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成果。近年来,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普世文明论”等,西方有些国家更是以“传播文明”作为推行霸权的理论工具。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以宽广视野揭示了人类文明多样、平等、包容的本质,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命题,倡导以“文明和谐”理念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廓清了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道路上的迷雾。

  文明是多彩的,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每一种文明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特征,也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都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内生动力。多样文明的共存和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更加丰富多彩,使得世界的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多样性的论述,阐明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与意义,只有维护文明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才能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任何企图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平等的论述,阐明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与基础,是我们对待世界不同文明必须坚持的原则。

  文明是包容的,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多样、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和谐的论述,指明了世界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是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霸权论”的有力回应,为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和指向。面对世界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包容差异、真诚互助、和谐相处,才能共同繁荣进步,世界才能实现和平发展。

  二、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只有尊重历史,坚持从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在不断推进事业发展中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 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演变及其为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阐明了中华文明独有的内涵、特色,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明、焕发中华文明生机与活力指明了方向。

  中华文明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世界视野,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他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发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借鉴。“达则兼善天下”,中国既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将秉持中华文明“天下大同”的理念,分享发展红利,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平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展现了高度的文明自觉与自信,是中华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是对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质,并由此诠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和”,即和合、和谐、中和的精神与理念。“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的文明理念;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神州大地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之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既是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也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最好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因。他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等思想和理念,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推动当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是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就是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三、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就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发展。

  构建更加全面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文明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整体推进,把对社会主义文明特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五大文明是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整体,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即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同时,要以辩证、全面、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树立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价值坐标。价值观是文明的核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它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引领功能,将其内化为全社会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建设。在全党全社会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发展联结起来,确立了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个人行为的价值准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思想基础。

  塑造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价值主体,也是实践主体。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精神文明建设时就强调,要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强化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法治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保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要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养成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整体性、全面性及其丰富时代内涵的认识,有助于用法治来保障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5日 23:11 来源:求是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