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李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深入宣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迎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共产党员网整理推出“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

  10月13日下午3时,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同志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作报告。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指标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一、深化医改全面推进 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为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改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和方案。新的一轮医改,就是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在关键领域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2001年全国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是35.29%,只有到2009年以后能够迅速下降,到2014年已经下降到31.99%,到2015年底有望实现降到30%以下,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群众负担之所以能够降低,首先得益于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一)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人民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块压舱石,我国已经编织起了世界最大的一张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三大基本医疗保障,保险已经超过了13亿人,这就是职工基本医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比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为了把这张网织得更结实,进一步增强保基本、防大病、兜底线能力,主要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稳步提高筹资水平。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增加到500元左右,其中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比2010年(120元)增长了2.2倍。2000年新农合开始建立的时候,当年标准只有30元钱,到2010年提高到157元,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五年,从157元增加到500元,增长的幅度比较快,2014年3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均达到70%以上。

  二是稳步提升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调控基金结余。医保基金是用于看病的,所以不能留存的太多,要使它这部分基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2014年全国新农合基金总收入2655亿元,是2010年(1308亿元)的2倍;总支出2600亿元,略有结余,保障广大人民看病就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同时,完善医保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管理,90%的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部分地区探索跨省就医即时结报,也就是说农民工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省城,或其他的城市去务工,有病的时候、住院的时候都不用回去报销了,可以在所住的医院及时的进行结报,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就医。同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方式主要是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的费用结算方式,合理的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可以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有效促进医疗机构控制成本,改善服务。

  三是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目前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为避免少数大病患者因疾病灾难性支出,(家庭医疗卫生支出占家庭消费性支出比例超出预先规定的界定标准,就认为发生了灾难性卫生支出,WHO推荐的标准是40%)而出现致贫返贫的情况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在农村,现在农民群众平均年人均收入大体在7000元以上,如果一家子得了一个大病,比方说得了癌症,或者得了其他的大病,光靠基本医疗保障来报销压力就比较大,所以国务院为了解决部分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实施了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保障的举措,从基本医保中人均拿出几十块钱形成一个大病保险,当花费的医疗费超过报销了之后,仍然超过当地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时候,就开始给你报销,至少报销50%,而且花得越多,报销的比例越高,这样有的群众花费几万块十几万块的时候,他就能报销大部分,自己就能够承担得起了。目前通过试点以后,解决了多数人大病看不起的问题,所以从今年开始所有的省份都开展了大病保险试点,通过整个大病保险能够有效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今年年底,大病保险将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人群,至少有十亿以上的人受益。

  四是全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为解决发生急重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患者的医疗救治问题,国家决定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哪儿出现的车祸,不知道这些人是哪里的人,是谁的家属,或者根本就是三无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有急症也要给救,也要给治,任何医院都不能推脱,过去很多医院也治了,也救了,但是这笔账合不了,所以慢慢地积累下来医院就无力承担了,现在各级财政拿钱建立了应急救助基金,有效地防止了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再发生,所以大家看新闻也好,听广播也好,会发现今年以来这种个别的案例很少了,到医院急症及时救助,救助了以后通过这笔资金给医院解决后顾之忧,就把冲击道德底线的问题解决了。到今年上半年各地累计救助患者7万余名,申请资金8.69亿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避免了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

  五是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据民政部门统计,2014年对城乡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7467万人次,救助资金229亿元。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的衔接机制正在形成,有效提供群众看病就医保障问题。全民医保制度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群众有病看得起,告别了“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最近我们搞了一个五年一次卫生服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家及时去看病的比例明显提高了,没有去看病,或者因为有困难没去的,只占调查的1%左右,这个状况已经大大地好转。我在基层调研时,切身感受到广大农民衷心欢迎新农合制度,称颂党的好政策。在贫困地区农村,如果某个孩子不幸患先天性心脏病或白血病,动辄数万、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很可能压垮这个家庭。现在参加了新农合,特别是大病保险,有了医疗救助等等,看病负担就可以大大减轻,也为这些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商业保险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共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了商业健康保险业务,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1587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有效扩大了这些医疗需求。

  (二)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公立医院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维护群众健康、诊治重大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力量(全国现有公立医院1.3万家、床位数412万张)。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头戏”,关系整个医改的成效,涉及面广、难度大,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目前,这项改革总体进展顺利。省级层面,我们确定江苏、福建、安徽、青海4省为综合改革试点省,在100个城市推进了城市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所有县都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是今年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主要要抓住几个关键的环节。

  一是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所以政府难以对医院建设与发展给予充分投入,因此1954年制定了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加价15%销售的政策,也就是我们说的药品加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条政策对于维系当时医院的运转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以药补医”机制的弊端和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助长了公立医院逐利倾向,推动了药价虚高、大处方、高药价甚至回扣等现象,败坏了行业风气,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凡是改革的公立医院都必须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切断医院层面“医”与“药”的利益联系,切实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在省级招标平台上对县级医院用药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的方式。招采合一,就是招标和采购的要是一体的。量价挂钩,就是说数量采购的多价格也应该优惠。双信封制,一个是质量的信封,一个是价格信封,两个标。在质量都达到标准情况下,当然大家就应该选择价格比较合适低廉的,采取这样一个招标的方式,2015年底要全面实施新一轮的药品集中采购。对部分价格虚高、临床必需的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开展谈判试点,今年以前要谈出几个品种,要把过高的价格谈下来,比方说大家很关心的像治疗癌症的药,还有治疗乙肝,还有其他方面一些药。它又是独家生产,又是垄断价格,它是个专利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动用国家的这种谈判机制,来把药价谈下来,使得我们能够负担得起,降低群众的负担。

  二是逐步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如果破除了“以药补医”,医院能正常地运行,必须同步建立起科学补偿机制,改革才可持续。公立医院的补偿将由过去三个渠道: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改革以后成为两个渠道: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各地普遍按照优化结构、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适当降低检查、检验等价格,降的主要是检查检验这些价格,适当提高技术劳务价格,使医疗服务价格较好地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改革前,北京三甲医院一、二、三级护理收费分别仅为9、7、5元/天,24小时特级护理只有25元。大家想一想,三级护理一天9块钱,就是卖冰糕也不至于这个收入吧,怎么能够体现护士的价值。现在请一个护工一天没有六七十块钱,甚至一百块钱,你到哪里去请,所以特级护理只有25块钱,这种价格是完全背离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医务人员手术、麻醉这些费用所占比例很低,实际上病种总费用是一定的,如果劳动的价值太低了,这个结构就会不合理,所以有些医院就得靠医药耗材检查来获取收入,这样就导致了医疗服务行为的扭曲。这种被颠倒的价值链,这种扭曲的行为必须颠倒过来,必须扭转过来,所以通过改革,通过价格的调整与医保制度的衔接,通过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使群众就医的负担不会因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而增加。从试点城市的改革情况看,通过这样的改革,三级公立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分别从改革前的9.14%和12.71%下降到5.34%和3.95%,所以改革还是有利于减轻群众进一步的负担。

  三是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编制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逐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初步遏制了公立医院无序扩张势头。头几年公立医院因为出现了虹吸现象以后,有的医院扩张床位,我们坚决遏制无须扩张,现在通过规划来更好地优化资源布局,使得这个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有的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心或理事会,认真做好现代医院工作的建设工作。

  四是稳步推进编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普遍具有中层干部聘任权、年度预算执行权、收入分配权。充分考虑医疗卫生行业职业要求高、培养周期长、社会责任重、执业风险高、工作强度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试点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医疗卫生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因为这个人群,一般大学是四年制,医学生本科就是五年,五年毕业了还要进入医院,进行规划化培训三年,至少要八年以后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临床医生,接着他们还要进行专科医师规划化培训,还要终身学习,所以医生绝对是一个高技术、知识密集型队伍主体,所以理应得到体现他劳动价值的收入。在各国都是一样的,我这次到南非去,即使在南非这样的非洲国家,医生的报酬也是在整个收入的第一阶层里面,是比较高的,必须得承认劳动。现在(我国)正在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有的地方实行了年薪制,有的地方实行了绩效工资,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是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好的体系,就是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体系,但是这些年人们的医疗需求在不断地提高,都希望上大医院找好医生看病,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有些群众还不够信任,就出现了大医院一号难求,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拥挤的状态,分级诊疗就是要改变这样一个情况。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两年逐步完善,初见成效;五年全面提升,成熟定型”的目标。我们已经部署以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为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的试点。现在各省正在印发文件,开展试点,比方说上海探索“1+1+1”医疗机构组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社区居民每个家庭签约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签约市民患病后,先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如病情较重,再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厦门、镇江都探索了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逐步落实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诊疗模式,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为主的团队对慢性病群众进行管理,这样他们在基层看病开药就行了,没有必要每个月都到大医院开慢性病治疗药,所以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起到了守门人的作用,也得到了社会广大居民的接受和欢迎。与2010年相比,2014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分别提高了17%和54%。

  (三)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完善

  基本药物指的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公众可以公平获得的药品,特点是安全、有效、必需、价廉。国家有个基本药物目录,现在一共有520个品种,像常见的青霉素、板蓝根这都属于基本药物,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了30%左右,配送到位率稳步提高,群众还是非常欢迎的。同时建立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探索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定点生产机制。比如有些遗传病,像治疗血友病的一些紧缺药物和一些急需药物,用量不是很大,价格又很便宜,这样就采取定点生产,全国采购,药厂就愿意持续地生产。儿童用药短缺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儿童药品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其用药需求和药理作用规律有所不同,我们从鼓励研发、加快审评、强化监管、合理用药等环节,基本保障了儿童用药。

  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政策更加完善。目前,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86%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医生看病优先开基本药物,政府给予一定补偿,结束了农村地区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同时,允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从医保(新农合)药品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满足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

  “十二五”时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服务能力都有了明显改善,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得到巩固完善。特别是去年国家出台了进一步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文件,现在都在落实之中;全国93%的县都落实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全面实施了一般诊疗费,有60%的乡镇卫生院和75%的村卫生室实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村医,使这些村医在最基层为民服务,我们有7亿人,他们居住在几十万个村庄里面,这些村里面的村医大约将近100万,这些村医过去有的是赤脚医生,有的是新一代村医,有的是医生,他们都在履行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在提高他们技能的同时,也要把这些人稳在村里面,为乡亲们服务,而且这些同志也很熟悉乡亲们,各家各户都有什么病,他看了一辈子,所以群众也很信任他,每年我们推出一批最美医生里面都有村医医生优秀代表。

  (四)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

  有利于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也促使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总体上,要构建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所以几年来,取消了一批不合格的规定,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实现政策平等。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医师合理有序流动,同时也要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截至2014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25万个,比2010年增加了5478家,占医院总数的48.5%;民营医院床位数达83.5万张,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6.8%,“十二五”末有望达到20%;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数达到16.8亿,占全国总诊疗人次数的22%,提前实现20%的规划目标。同时,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特别考虑到有2亿多老年人,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要想安心地到养老院,到养老机构去,就要规范医养结合相关机构和服务标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因为中国基数太大,不能自理的老人要拢到一起也是很大的数字,所以这方面也是很需要社会举办这样护理的机构。

  二、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十二五”建设已经进一步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超过98万个,医疗卫生人员总量超过1000万,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8人增长到2.1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53人增长到2.2人,每千人口床位数由3.6张增长到4.84张,所以“十二五”整个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的目标。原来的卫生院破旧不堪,现在有了很大改观,现在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县医院都有一个良好救援条件,比方说今年在长江上湖北监利段发生的沉船事故,救上来伤员的急救都是在当地县医院实施的,县医院也有了ICU病房、设备、条件、药品,包括基础技术力量都具备了,专家队伍派上去就可以了。我们过去搞个透析都要跑到城市大医院去,一周两三次,耗费很大,现在很多县医院都有了这个能力。“十二五”以来,共安排中央投资1130亿元,重点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地市级以上医院儿科等方面建设。三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与2008年相比,2013年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的比例为84%,提高了3.7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80.2%,提高了4.4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就医方便程度提高。现在经济比较好的,特别是一些平原县,120已经从城市延伸到乡下,所以有个疾病打120,都可以及时地运到医院去得到救治。

  (二)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得到强化

  一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2010-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72亿元,建设临床重点专科90个。遴选500家县医院开展综合能力提升试点。全国1640家三级医院与3758家县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各地切实加强儿科、妇产科、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专科很重要,现在有个应急,之所以能够那么快找到那么多专家,跟重点专科建设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重点专科有多少个,有多少人都是清清楚楚,而且在源源不断地培养新的更多人才,这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城市医师下基层新机制,推进远程医疗的形式,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每年有约17万城市医务人员下基层常驻工作,像301这样的医院,它和很多县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关系,县里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患者同意就可以找一位很著名的医生请他来会诊,通过远程医疗设施,患者也在一边听,县医院的医生都在旁边听,也受到了培训,301的专家给出这个病例的分析、诊断和意见,这就解决了群众远途劳顿,到北京看病这样的难处。比方说,在很偏僻内蒙旗里面的医院,这个病人如果跑到北京来不一定挂得上号,不一定有这个医生看,一大家子吃住行耗费很大,有了远程医疗虽然也付一定的诊疗费,但是和那个比可能是几十分,甚至百分之一,所以大大地方便了偏远地区群众的看病,互联网是个好东西,电子信息对远程医疗是个重要的支持。

  二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我们制定印发了22个专业、443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6500多家公立医院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这个就是按照规矩看病,不论是什么水平的大夫都有了一个指南,这个病应该怎么看,应该吃什么药,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治疗,有一个路径,你按这个路径走,一方面遏制了他随便的大检查,大处方,随便地多收费,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基本的质量,解决了医疗质量的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自从青霉素临床应用以来,抗菌药物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随着抗菌药物在医疗、农业、畜牧等领域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耐药性、毒副作用、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最后就是无药可用,比如说结核常规治疗不好使了,而且是多种耐药,治疗就很困难,有的就治不过来。所以抗菌药的问题非常重要,全世界在关注,都在解决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列为全球七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提出“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我们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标本兼治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2014年,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41.3%,较2010年降低21个百分点,过去很多医院出现一个一个小吊瓶,一排一排椅子都挂着吊瓶,这种现象是必须要遏制解决的,所以现在见了成效,有些地方采取了负面清单办法,凡是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能使用抗菌药,也不断地做群众的知识普及工作,过去有的群众一看病说来得快,赶快打吊瓶,不打不高兴,现在做了工作进了宣传教育,群众对这个问题也比较理性了,所以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降至10.1%,较2010年降低6个百分点,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医疗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还要“看得舒心”。这就要求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改善医疗服务与完善体制机制好比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两只翅膀,只有两翼齐振,才能展翅高飞。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三好一满意”、“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等活动,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开展预约诊疗、优化服务流程、实施优质护理等便民惠民措施,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一些地区大医院门诊量呈现从“井喷”到“舒缓”的可喜变化,很多大医院都反映,通过分级诊疗,通过改善服务,门诊量在逐渐地下降,包括一些专科医院,像同仁医院也反映,现在看来医改是见成效了,明显今年以来他们门诊每天的数量要比往年减少了。儿童医院的秩序明显的改善了。这个指标很简单,由“三长一短”(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问诊时间短)转向“三短一长”的喜人趋势。现在取药,只要那边开完药,这边一坐,很快药方配好了,电子显示屏就显示你去哪个窗口取药,群众对这些新变化新气象是认可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便民惠民利民举措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倒逼机制,改善医疗服务的小切口,打开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公立医院改革面。2014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独立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过去3年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变好、就医环境改善、医药费用报销更方便,超过3/4的人认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就医时间变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增加、个人支付水平降低。我们国家13亿多人口,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这绝对是世界第一,世界人口也就70多亿,相当全世界的人都到中国一人看一遍病,入院人数达到2亿,这么大的量,医疗服务人员给大家服务总体上状况在不断地好起来,满意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四)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发展

  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也为改进和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问题,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在深刻改变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107个地市建立了省级、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29个省份开展了居民健康卡试点工作,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我们想通过三年时间,全国医疗卫生系统要互联互通,今年有14个省要接通,明年再接通十几个省,2017年收尾,大网就形成了,这是绝对的大数据。大家看到的健康卡和我们日常各种卡还不完全一样,它里面就含着你就诊一些信息,随着大数据库的形成,今后电子病例、卡一看,看过几次病,得过什么病,上次给你看的什么病,拍的片子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调出来,这样就使得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了。过去我们看病从这个医院照了相,得拎着大片子借出来,再跑到那个医院去看,那个医院说你不合格还得重新照,今后这些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会逐步地进行改进。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级医院基本达到医院内部电子病历共享,支持网络预约挂号、医院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共享。也推动移动护理、移动医生查房、移动设备管理等移动和物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有的地方已经开发出来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你的日常血压情况,在家里就会把数据传给你的家庭医生,他及时地对你进行指导和管理。这样更加方便群众,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医药卫生科技快速发展,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一是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累计获得新药证书83件,临床批件118件,全球首个晚期胃癌治疗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突破一批重大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为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在病毒检测试剂准确程度和研发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方说我们对埃博拉病毒、HN9病毒、对西非前线进行检测,我们准确率都是非常高,几乎达到100%,所以这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很快地锁定病毒,很快进行防控,及时地把有病毒的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国产医疗设备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常规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我们小型设备基本上都是国产的,比方说照相的、透视的、有些B超,包括一些检验的基本都是国产的,大型设备也打破国外垄断并走向国际市场。CT、MR、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也实现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医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了临床诊疗水平和质量。三是微创技术等新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丰富了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手段,特别是有些技术已经普及到县医院。过去比如肺癌可能是大开胸,现在有了微创技术,打几个洞就把手术做了,效果也很好,包括腹腔镜等等都很普及了,使得诊疗技术在这几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屠呦呦团队以及所有参与研究工作的医药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并探索出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挽救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无数患者的生命。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指出的那样,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六)预防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总体和谐,同时社会群体不同利益诉求和矛盾交织凸显,不同程度地反映到社会各个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医疗卫生战线上来。一个时期以来,个别地方发生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事件,严重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严重伤害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感情,也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医患双方是命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没有安全的就医环境和正常的就医秩序,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就没有保障。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广大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共同期盼。我们坚持一手抓依法治理,坚决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今年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 ,正式将“医闹”入刑,暴力伤医、无理袭医等行为,已被纳入刑法管制范围,为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一手抓“三调解一保险”(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长效机制建设,医疗纠纷预防处置“组合拳”打出成效,呈现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率提升,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和医疗纠纷数量下降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面向全社会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让公众了解,人类对于生命和健康的认识还很有限,应该理性地看待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性,医学还不能包治百病,促进医患相互理解,战胜疾病这个共同的敌人。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 重大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工作成效显著

  公共卫生与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紧密结合国情实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平战结合,动员全社会参与,采取预防性措施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以较少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健康效果,有力地维护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重大疾病防治策略不断优化

  做好重大疾病防治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防治重大疾病,是从源头和根本上控制重大疾病流行发展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一些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例如:

  乙型肝炎。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传染病总数的1/3,过去有人说,我国曾是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付出社会成本最多的国家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优先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有效地保护了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逐步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2009-2011年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共补种6800万余人,这个数相当于一个国家,比英国人还多,通过补种疫苗以后,防控效果显著。2012年5月,我国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政府专门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一个奖项。

  艾滋病。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若干年后可没有今天这么乐观,主要措施是认真落实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预防母婴传播等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和抗病毒治疗等防治措施覆盖面。截至2014年底,报告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为50万例左右。易感染艾滋病行为人群干预覆盖率接近80%,感染者和病人由于采取了免费治疗、持续治疗措施,存活率已经大大提高,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近几年因血液传播的少了,因性传播的多了,甚至在一些大专院校年轻人里面出现了新的感染者,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一定要知道预防的措施,要自觉地预防,要遏制艾滋病传播。

  肺结核。这是老传染病,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仅次于印度排在第二位。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十二五”期间,我们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管理患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发现并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387万例,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的74.3/10万下降到65.6/10万,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毛泽东主席在诗篇《送瘟神》中讲到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讲的就是这个病。“十二五”期间,我们积极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目前疫区范围大大缩小。截至2014年,全国453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98.9%的县(市、区)达到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标准,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慢性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等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慢性病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十二五”时间,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65个,管理高血压患者8600多万人、糖尿病患者2400多万人。对高危人群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工作,现在看这些病的防治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实际上很多病不可能一下子治愈,高血压也好,糖尿病也好,它要跟你打持久战,你就跟它和平共处,你把它看好了,可能它就跟着你一辈子相安无事,所以管理很重要,科学管理、加强防治、改善自我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健康自己作主,这是最重要的。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从2010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2015年的40元,服务项目从最初的9类41项扩大到12类45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全过程。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和措施,2009年以来,我国将预防接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疫苗扩大至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疫苗及接种服务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受益对象从儿童扩展到成人。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传染病及时报告率保持在99%以上,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6%,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315万人,均比“十二五”初期明显提高。

  (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推进

  以妇幼卫生项目为例,2011-2014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累计补助近4000万人,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10年的97.8%的较高水平再提高到2014年的99.4%。过去有些农村妇女分娩在家里,容易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现在已经大大地避免了,几乎100%的人都到医院去接生,所以妇幼能成为高绩效的国家,也和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有关系。通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共补助4600多万农村生育妇女,新生儿神经管缺陷(主要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发生率下降了50%,由2010年的5.74/万下降到2014年的2.81/万,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现在孕前优生都进行免费检查,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为近3500万适龄妇女提供了宫颈癌检查,500万适龄妇女提供了乳腺癌检查;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为4600多万孕产妇进行了免费筛查和咨询,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3%下降到6%;母亲如果是艾滋病人,过去没有进行干预,三分之一生出来的孩子还是艾滋病儿童,现在经过筛查和干预之后已经下降了6%,还要继续下降。像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实施区域覆盖全部10个地贫高发省份,共为近50万对夫妇提供免费地贫筛查;有效防范地中海贫血遗传。再比如,我委与中国残联实施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已开展100多万例手术,当失明多年的患者重见光明的时候,那种喜悦难以用语言形容。

  (四)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

  保障13多亿人的健康,不仅要靠医疗卫生的“小处方”,还要靠爱国卫生这张“大处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我们组织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4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1%,较2010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城区和60%的乡镇,过去怎么能管得了,乡镇的水合格不合格谁知道?现在城里的水100%的已经检测,60%的乡镇也进行检测,而且创建了一批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乡镇(县城),普及推广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群众文明卫生素质进一步提高。

  (五)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管理不断强化

  血液被视为生命和健康之源。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不可替代、不易长期保存,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血液管理和无偿献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二五”时期,我国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1299万,总献血量超过4400吨。越来越多富有爱心的公众加入到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拯救了千千万万患者,也延续和升华了自身的生命价值。当前,我国无偿献血总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季节性、区域性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做手术也尽量少用血,同时要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为提高血液安全水平,我们于2010年启动了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今年将实行全覆盖,开展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可以进一步缩短艾滋病、乙肝等病毒的“窗口期”(人体感染病毒初期,病毒在血液中已经存在但无法被检出,经输血可传播该疾病,这个无法检测出病毒的时间段称为“窗口期”。“窗口期”的问题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完全消除“窗口期”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艾滋病病毒的窗口期由3周左右缩短至1周左右,乙肝病毒的窗口期由50天左右缩短至10天左右,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用血安全水平。

  (六)卫生应急机制建设成效显著

  非典以来,我国加快医疗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前这一体系更加完善,包括四大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体系。第二个支柱是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建立起卫生部门牵头,20多个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第三个支柱是准确快捷的信息报告系统。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疫情信息从基层发现到国家疾控中心接报时间从5天缩短为4个小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年初,我委接到WHO关于1名入境中国籍男青年为埃博拉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通报,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当晚就追踪到此人,实施了隔离医学观察,还比如莫尔斯病毒,韩国的一名患者进入到了我国惠州,我们也是接到通报以后,在茫茫人海当中几个小时就定位到广州惠州,把这个人找到了,迅速送到医院开展治疗,做到了零感染)。第四个支柱是专业高效的应急处置队伍。在全国分区域设置4类36支国家级和近2万支、20多万人的地方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加强日常培训和演练。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标率升至91.5%,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从容不迫,及其迅速的进行疫情处理和防控,比如这套体系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到安全事故,包括天津爆炸事故都能进行及时救援,特别是去年,在西非国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中,更是经住了考验,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打胜仗,零感染的要求。

  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与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常说医院好建,人才难得,医院没有一批好医生、好护士,医院很难成为一个好医院。“十二五”时期,我们不断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这是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国际接轨了,过去人才培养学制很多,三四五六七八都有,现在进一步规范了,就是基本形成“5+3+X”的人才培养新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X年专科医师培训),与国际接轨。建立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院校教育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初步建立了适应行业特点的临床医师培养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是一个必经之路。几年来,我们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组织遴选了首批559个培训基地,中央财政2014年投入33亿元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和培训基地能力建设。这项制度启动以来,已招收了12万余名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今后医生要同质化,不论在哪一级医院看病,医生水平都应该是差不多,怎么达到这样一个差不多,就是要通过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要达到均值化,这样今后基层单位就有了更多的有一定较高素质的全科医生。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大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全科医生培训20余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累计参加岗位培训700余万人次;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累计定向招收了2.7万名免费医学生。在四川等4省启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工作,首批1000多名全科医生已全部到岗工作。2010年以来,通过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免费招收医学生等多种途径培养全科医生,目前全科医生已有17.3万人,每万人全科医师数由2012年的0.81提高到1.26。

  五、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 中医药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两个规划,在医改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简、便、验、廉”的优势,以较少的费用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十二五”时期,中医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国超过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的乡镇卫生院、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普遍建立了中医“治未病科”或“治未病中心”,隆重表彰第二届“国医大师”,做好临床经验和医德传承工作。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优势不断得到发挥和释放,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旅游、养老都初步形成了新业态。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7300亿,与“十一五”末相比,增长130%,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走出去”迈出重要步伐,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有29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在服务外交大局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的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力度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由2010年的480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833亿元,年均增长17.7%,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5.3%提高到6.3%),发展速度快,改革成效显著,人民群众保障水平高的时期,以较低的投入实现了较高的健康产出,成就来之不易,比如英国有国民保健体系,我们看了也很羡慕,但是我们还学不了,搬不过来,英国有六千多万人口,花了一千多亿英镑,一万多亿人民币,我们13亿人,现在也就是2万多亿,所以有些情况还是要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有这样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经验弥足珍惜,总结起来,有以下五条基本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党中央、国务院从“四个全面”的高度,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各级党委政府落实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是始终坚持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突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缩小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让群众更快更多获得健康实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始终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增投入和建机制、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聚集提升质量、完善制度和全面推进等方面,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始终坚持提升医疗卫生治理能力。高举创新的旗帜,通过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释放红利,增添动力。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改革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为提升卫生计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法治保障。

  五是始终坚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坚持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惠及全民,最大程度凝聚共识。特别注重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和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决定性胜利、推进第二个百年历史新征程的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和地方、激励和约束的关系,统筹推进深化医改各项任务,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进一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期盼。

  (焦健 据央视网《“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文字实录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八场报告举行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辉煌十二五]高举生态文明旗帜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的进展与成效

  [辉煌十二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0日 02:26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