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 钟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深入宣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迎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共产党员网整理推出“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

  10月19日上午9时,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同志围绕“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作报告。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作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积极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外贸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是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传统优势弱化,产品竞争力下降。

  面对新形势,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调动了地方积极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我国外贸的国际市场份额上升、贡献增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外贸占国际市场份额上升。2013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贸易的规模达到4.3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为12.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在全球贸易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出口明显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全球市场份额上升至13.1%,比去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

  今年前七个月,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占全球贸易额的90%,这70个经济体合计出口下降10.9%,其中欧盟下降12.9%、美国下降5.5%、日本下降8.4%、韩国下降4.9%。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分别下降16.6%,15.5%,15.4%,6.1%。而我国同期只下降了0.8%。那么8月9月,我们下降比上一年更快一点,所以1到9月份是下降,全国下降了1.8%。从这些数据看,我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降反升。

  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大。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261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测算,上半年货物净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6%,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我国外贸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

  外贸发展的动力转换加快。“十二五”时期,外贸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2014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品牌有29个,2004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家,就是海尔。我国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快速地增长。它们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而且它们的排位在不断地上升。以我国的华为集团为例,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位从“十一五”末的第348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13位,全球销售规模2882亿人民币,产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说明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中国品牌在国际的知名度在不断地提高,中国品牌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

  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外贸这些新模式已经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增速超过30%,同时在境内外建立了一批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保税仓库。这些仓库既有在国内的,也有在国外的,为跨境电子商务B2B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浙江义乌市试点的市场采购方式两年多来快速发展,试点之前义乌市场采购,说的是直接到市场采购的方式,当时出口大概是50亿美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今年的1到8月份,已经出口了182.3亿美元。我们预期今年义乌市场采购的出口规模将达到270亿美元左右,比之前增长了5倍之多。这些市场原来主要是对国内的,现在我们在推动它们既做国内又做国外,内外结合,这些市场几乎是内外结合之后,管理的水平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大大地提高。

  今年9月份,根据义乌试点的情况,我们已经扩大,一个是江苏省叠石桥纺织市场,第二个是浙江省海宁市的试点,从近期的情况看,试点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按照现在的考虑,争取明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外贸结构调整加快。国际市场的布局进一步优化。2014年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额为2.44万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6.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7个百分点,国内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6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国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15.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4个百分点,对进出口增量的贡献率达到60.3%,首次超过东部地区。

  我们国内31个省市外贸区域布局不大平衡。10个东部省份在“十一五”时期占全国进出口的90%多一点,也就是说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进出口额不到10%。但这几年来发生了一个变化。

  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外贸主体进一步优化,2014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6.5%,比“十一五”末提升了11.2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8%,成为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商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为56.3%和28.2%;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4装备制造业出口达到3200多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现在我们核电的出口,我们的高铁出口,还有我们一些成套设备的出口,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的增长快于贸易产品出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占出口比重持续提升,2014年达51.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的贡献达87.8%;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自主品牌生产,委托设计生产的比重明显提高。

  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外贸出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传统优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商品比重提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出口加快,货物贸易出口配套的服务快速发展。

  我国外贸的进口质量和效益在不断地提高,先进技术进口不断扩大,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增长迅速,“十二五”前四年,航空航天设备的进口年均增长21%,通信设备增长16.8%,自控仪器仪表增长9.8%,这是高新技术快速的进口在增长。这对我们国家的作用可想而知。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产品进口也快速地发展,去年我们农产品的进出口额是1945亿美元,其中出口720亿美元,进口1225亿美元。这个农产品进口的问题,它在中国的问题,事实上还是各方面意见不尽相同的。有些同志认为,农产品很好,扩大农产品的进出口很好,有些人说不好。我认为,辩证地去看中国这个主体资源,水资源非常短缺,我们的人口多,我们的农业扩大进口,实际上是破解我们国内资源制约的一个有效渠道。

  近一两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特别是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成品油、铁矿砂等10种大宗商品,要少支付15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609亿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用少量的钱去买了更多的国外的大宗商品。今年,由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原因,拉低了进口增长的幅度10.7个百分点,成为今年我国外贸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是丢掉了面子,但是得到了里子。什么叫“面子”呢?我们今年外贸的增长和下行压力很大,出现了负增长,没有面子。但是我们又得到了“里子”,这个“里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国家少付了外汇,我们的企业得到了实惠。

  我国在货物贸易转方式、调结构的同时,服务贸易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新的跨越。“十二五”前四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6%,2014年达60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增速8个百分点,占全球比重由2011年的5.1%增至2014年的6.3%。全球的排名从第4位上升至第2位;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从10.3%提高到12.3%。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年均增长41%。“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巩固外贸大国地位,有力推动贸易强国进程,外贸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利用外资综合优势明显 总体效益提升

  外资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跨国投资疲软,2014年规模为1.2万亿美元,下降8%,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力度加大,我国利用外资面临新的困难。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非常重视招商引资,提出“选择美国”这样的一个倡议,迎接产业回归。所以美国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部际投资工作组,出台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免政策,企业所得税由35%降至27%,特别是制造业所得税降至25%以下,积极的吸引外国企业的投资。

  去年我国对美国的投资就达到了76亿美元,也创造了历史的新高。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制造业去美国,美国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非常好的政策,这些企业在美国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美国招商力度之大,政策之优惠,超过我们的想象。

  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利用劳动力、土地成本低的优势,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国企业投资。这几年我们国家的企业到东南亚投资比较多,特别是一些老的密集型的产业,比如说轻工产品,包括玩具,一些小工具,包括鞋子,再比如纺织品,包括服装,这些产业迅速地向东南亚转移。

  近年,我们这些到东南亚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原来的单一的企业,到现在的整个产业链持续投资。比如说纺织品,纺织品从纺纱、织布、印染、成衣一条龙,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把利用外资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十二五”前四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975亿美元,年均增长2.9%,2014年达到119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利用外资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已经达到55.4%,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占比达18.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1个百分点。外资并购交易活跃,今年前三季度,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1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3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8%上升到16.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超过2000家。外资企业创造了我国1/3的对外贸易、1/4的工业产值、1/10的城镇就业和1/5的财政税收。

  利用外资环境不断优化,我们积极推进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订《外国投资法》,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名词,现在我们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利用这一新的模式。负面清单,实际上相对应的就是正面清单,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实施的是正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这个正面清单就是内外有批、专案审批。中国公民和国外公民和企业都一样,每一个项目来都要批。这个就是我们国家一直在用的外资管理模式。

  那么现在我们在尝试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就是国民待遇。负面清单里面,就是禁止或限制外国进入的清单,禁止外国企业进入的,或者是限制进入的领域放在清单里面,以外的都得进入,这样就大大地放宽了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扩大服务业和一般的制造业开放,制定修订服务业领域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北京市开展金融、旅游、医疗等6个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不断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和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建立并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利用外资平台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2013年9月和2014年12月,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上海和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两年多来,我国围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开放、完善政府监管等方面,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从两年多的情况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条目,已经由2014年的139条缩减至122条,金融、航运、商贸等服务领域多项扩大开放的措施全面实施。今年1至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1959家,约占上海市新增外资企业的一半。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有效运行,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先入区、后报关”等60余项创新举措,联动实施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的试点,建立贸易、运输、加工、仓储等业务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金融开放和制度创新有序推进。

  截至今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36家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体系,开设2.6万多个自由贸易账户,账户收支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规模是不小的。自贸试验区部分成果和经验逐步在全国推行。目前,已在全国推广了27项,并将继续在全国推广28项,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广的有6项。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国家1984年设立了首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30多年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快速发展,成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人才的重要平台,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总数已经达到219家,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升级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02家。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4万亿元人民币;财税收入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三、对外投资合作加强 产业全球布局进一步优化

  对外投资合作是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我国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对外投资合作持续快速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对外投资跻身世界前列。“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长15.7%,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1231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对外投资的规模与吸收外资的规模基本相等。意思是我国从吸引外资大国迈向了对外投资大国。

  我国对外投资分布在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地区占68.1%。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等4个行业的对外投资规模存量已经超过了1千亿美元。我们国家的安邦保险集团以19.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华尔道夫酒店,这家酒店已经有120多年历史,在美国很有名,在国际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因为联合国在美国,所以在开联合国一些国际会议期间,许多国家的元首、首脑都在这个酒店住,人们也把这家酒店称为小联合国。这样的一家酒店现在被中国企业给收购了,这就说明我们除了制造业、资源类的产品以外,我们服务业走出去的力度也在加大。

  在农业方面,我们国家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比如黑龙江有一个叫东宁华信工贸公司,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投资农业合作项目,他们现在拥有了102万亩规模的农业合作区,集种植、养殖、深加工为一体。再比如说上海有一个叫同心集团的,现在成为新西兰最大的农场主之一,在新西兰有很大的影响力。

  当然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国际合作的步伐是非常的快,走的也很稳健,效果也很好。这几年,我们一些有科技含量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参与了国际合作。比如说铁路、电力、通讯,这些制造业加快对外的投资。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拓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十二五”时期,我们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推动对外承包工程从土建施工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十二五”前四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到了4996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1.5%,全国对外输出劳务人员累计达205万人,年均增速为8.1%。

  企业跨国经营水平提升。一批企业在走出去过程当中不断地壮大,成为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有91家内地的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成功实施了一批大型跨国并购。中海油14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的尼克森公司,三峡集团33.3亿美元收购葡萄牙的电力公司,联想29.1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手机业务,万向集团先后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制造、电池生产和高端刹车汽车的零配件三家公司。

  这些企业走出去,在国外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本土化经营的水平也在逐步地提高,更加注重当地采购,雇佣当地人才,跟当地企业合作,为东道国创造了众多就业和大量税收。2014年,我国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税金是191.5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185.5万人,其中雇佣外方员工83.3万人。中国的这些大公司,比如中国有色集团、中建集团、华为公司等海外重点企业,外方的员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已经超过90%。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十二五”时期,我们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服务功能健全、集聚辐射效应强的经贸合作区,我们也称它为产业园区或者工业园区。目前在建的68个合作区分布在30多个国家,已投入163亿美元,入区的企业是870家,其中中资控股的企业602家。这些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我国轻工、纺织企业转移产能的重要承接点。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是我国企业在非洲重要的建材生产地,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是欧洲最大甲苯二异氰酸酯制造基地,印尼青山镍铁产业园镍铁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我国企业向西亚和非洲拓展市场的重要支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制造业特别是国际装备制造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素和优化产业布局的能力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四、国际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 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增强

  “十二五”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规则博弈更趋激烈,多边贸易体制步履维艰,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思想。在这些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国内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增强。世贸组织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主渠道。我们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期收获”协议的签订。支持G20成为中国经济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平台,引导G20在经贸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积极向国际组织推荐高管,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建设,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

  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自贸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自贸区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近400个,其中90%是近10年出现的。我们按照中央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部署,立足周边、放眼全球,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目前,我国已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

  “十二五”期间,与瑞士、冰岛、韩国、澳大利亚等4国签署了自贸协定,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启动了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的自贸区谈判。自贸区对拓展经贸合作积极效益正在显现,我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我外贸总额已经达到了37.3%,对自贸伙伴出口增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5个百分点。

  区域、次区域和双边合作加强。积极推动亚太经济合作,成功举办APEC北京峰会,推动取得了亚太自贸区、全球价值链、互联互通、经济技术合作等30多个重要经贸成果。完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推动金砖经贸合作系统化、实心化和具体化。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自由化、便利化,探讨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和更高层次合作。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深化中日韩及东盟10+3合作。推进泛北部湾、大湄公河、大图们倡议等次区域合作,推动有条件的边境城市形成次区域合作中心城市。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完善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双边机制,推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称为BIT。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系列重大对外战略全面推进,对外工作主动性增强,多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改善,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大。

  五、区域开放互动性增强 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提升向东开放水平,加快向西开放步伐,促进开放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两年来,我们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强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

  2015年1至8月,我国与相关国家贸易6570亿美元,占全国的25.7%;对相关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2%,占我国投资的13.9%,比总体增幅高30多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就业和民生改善,调动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参与热情,也调动了各地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

  区域开放互动性增强。沿边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沿边地区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东盟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展会水平,促进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深化合作,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内陆特别是中欧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内陆地区要素供给充裕、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已成为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加工贸易梯度加快。沿海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沿海地区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主力军和领头羊,资本、人才、技术、信息聚集优势明显。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深圳前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开放步伐加快,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进,对改革开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通常我们说CEPA进一步深化,首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将于今年年底前三地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内地第4大贸易伙伴,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的地。大陆与台湾地区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我们通常讲ECFA,后续投资保护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取得新成果。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目的地。

  “十二五”时期,在“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统领下,开放互动性明显增强,区域开放更趋协调,内外市场融合加深,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宽。

  六、对外援助水平提升 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对外援助是我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我国对外援助始终坚持不干涉受援国内政的原则,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援外模式,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稳步扩大援助规模,拓宽援助领域,创新援助方式,提升援助质量,对外援助事业取得新进步。

  援外规模稳步扩大。根据我国综合实力和对外战略的需要,我们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十二五”以来,我国向120多个国家援助了820个成套项目,提供692批物资;在华举办53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12万名官员和技术人员;提供11.5万个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派遣医疗、农业、教育等各类专家和志愿者4万多人次。

  对外援助水平提升。我们把 “一带一路”沿线作为对外援助的重点,突出民生项目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域,加大对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援助力度,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加大了援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援外方式的创新,提高援外项目的质量,完成了一批优质援助项目,这些项目很多在当地都是标志性的建筑,成为我国与受援国友好合作的一座座丰碑。我们在非洲建立一个非盟会议中心,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落成,工程耗资2亿美元,规模很大,是继坦赞铁路后,中非关系中又一历史性项目,被誉为中非传统友谊和新时期合作的里程碑。

  对外援助效应增强。我们对受援国的支持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切合他们需求的。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主要用于民生领域,优惠贷款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好地帮助了受援国脱贫解困、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去年3月份西非三国爆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向西非三国提供帮助,四轮援助共计7.5亿元人民币,同时我们还向疫区派遣医疗人员和专家1000多人次,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支持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援助,赢得了非洲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赞扬。同时,我国与受援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很多受援国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投资的伙伴,实现了互利共赢。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援助更好地服务了国家重大对外战略,在促进深化与相关国家关系、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开放型经济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完善 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加深,相互影响扩大,防控外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海外利益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深化开放的同时,加强风险防控,促进开放与安全协调发展,应对贸易摩擦。

  应对摩擦维护了国内产业利益。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十二五”以来,我国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394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我们运用磋商谈判、法律抗辩、业界合作等方式,加强协调应对,妥善处理一批重大案件,遏制了有关国家滥用贸易救济的势头。同时,我们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十二五”以来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1起、反补贴调查3起。以多晶硅产业为例,多晶硅是一个高科技的一个产品,多晶硅企业是一个高科技的企业,多晶硅这个技术一直被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所控制,我们国家对多晶硅的需求很大,但是我们生产多晶硅的技术很弱,所以当时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多晶硅,价格非常高,大概一公斤400美元。他们此时是控制了技术,控制了市场,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垄断的利润。

  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国家加大了对多晶硅产业的扶持和投入,我们引进技术,引进设备,最后突破了技术的瓶颈,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形成了生产能力之后,这些发达国家的巨头大幅度的下降多晶硅的价格,从400多美元一公斤,下到不到15美元一公斤。实际上它就是想打压国家产业的发展。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为了保护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我们对欧、美、韩国多晶硅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同时也对多晶硅产业的加工贸易实施了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我们产业的发展。

  反垄断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加强反垄断配套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法律体系,做好经营者集中案件审查工作,处理重大涉外案件,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经营者集中领域,我国已经成为与美国、欧盟并列的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司法辖区。

  “十二五”以来,经营者集中立案1050件,其中反垄断审查境外企业间并购案件占52%,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间并购案件占28%,审结案件990件,其中无条件批准的971件,附条件批准的18件,禁止的1件,有效防范了跨国企业在我国市场获取垄断地位,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海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利益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已经在境外设立企业2.97万家,资产总额3.1万亿美元,境外企业、公民财产和人身安全,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我们积极构建对外投资合作,境外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事前防范、日常监管、应急处置、服务保障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与相关国家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劳务合作等政府间协议,为走出去提供制度性保障。加强风险预警,并落实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境外风险提示。加强政府服务,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和地区指南,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规范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和办法,每年妥善处置数十起涉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人员,遭绑架、袭击案和感染疫病等境外安全突发事件。

  总体来说,“十二五”是开放型经济极具挑战的五年,更是加快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作出积极贡献的五年。“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对外开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推进“四个全面”布局,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强大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燕妮 据央视网《“十二五”系列报告会·开放型经济成就》文字实录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十一场报告举行 贸易大国地位巩固 贸易强国进程加快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辉煌十二五]高举生态文明旗帜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的进展与成效

  [辉煌十二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

  [辉煌十二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重要进展和成就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3日 03:08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