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八项规定 “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李浩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八项规定看似只是掀起官场风暴的一只蝴蝶,实则为执政党优化内部治理、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一招

  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2012年12月4日,已成标志性节点。其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吹响了作风建设的集结号。“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三年“弹指一挥间”,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许多事情,拉开一定的距离再观察,视野往往更清晰。曾几何时,种种不良风气惹人生厌却也见惯不怪。下乡调研,“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田头站一站”;公款采购挂历,一本竟“溢价”几十元;迷信卜测风水,在机关大院放置石头寓意“时来运转”……八项规定出台后,持之以恒的作风建设为全党“拧紧螺丝”,净化了政治生态,重塑了政治伦理,清除了官场潜规。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把“手术刀”,八项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何其深远。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这三年,八项规定如一把高悬利剑,警示人们恪守纪律,党员干部的心态与行为悄然生变。三年来,中央“持续动真格”,着力强化抓早抓小,正风肃纪毫不手软。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已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逾10万起,超过13.8万名党员干部受到处理,约5.5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如果说,规定出台之初,尚有坐等观望者疑心会不会“一阵风”,时至今日,“全面从严”既是常态,也成共识。大家都看明白了,大操大办婚宴、顺吃商户苹果等这类“芝麻事儿”,也会受到党纪的严格规制。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三年,八项规定见证了党的建设在制度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从严治党不断迈向新境界。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内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全覆盖……一系列组合拳瞄准治党管党,让“严”成为改进作风、惩防腐败的关键词。中央标本兼治,一方面刚性执纪、防止“破窗效应”,一方面建章立制、将制度之网越织越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即将正式实施。从八项规定到“最严党纪”,党的建设“致广大而尽精微”,诚如专家所言,“党风廉政、反腐防腐体制基本形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三年,以八项规定为肇始的作风建设,净化了政商关系、淳化了社风民风,影响着人心之变。“三公”经费支出连年下降的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学会了手机团购,当上了驾校的大龄学员,坦言“还是回家吃饭好”;曾经生意红火的奢华会所、高档礼品回收店,纷纷转行求生。八项规定带来的清风,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雾霾”,助力经济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转型发展。身边真真切切的变化,令老百姓感慨“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还应当看到,再高压的态势,也有人甘为一己之私顶风违纪。仅以违规公款吃喝为例,今年1至10月,全国就查处了3298起;甘肃甘南一干部为子操办婚宴,想出了分4次设宴48桌的“锦囊妙计”;山西晋城某中学借培训组织教师旅游,以为每晚返回指定地点住宿就能瞒天过海……必须清醒,作风问题无小事,抓作风最怕反弹,最忌手软。

  进一步讲,八项规定看似只是掀起官场风暴的一只蝴蝶,实则为执政党优化内部治理、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一招。有人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作风建设相当于给中国梦购买了一份‘政治保单’”。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满意,律己修身、不踩禁区只是底线要求。置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洪流,摒弃“官不聊生”的抱怨、打掉“为官不为”的怠惰,更加积极作为、争做改革促进派,这才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深入的贯彻。

  “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以八项规定三周年为新起点,牢记宗旨、坚定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方能不负时代,成就更有希望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4日 05:3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