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礼贤敬才 贤能尽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古人治国用人的聪明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知兴替”的有益启发。共产党员网制作“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系列文章,从历史中选取若干典型故事,从用人的重要性、用人标准、用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经验、观点和做法。

唐太宗善用贤臣纳谏。

唐太宗善用贤臣纳谏。

  国家用人,当然是希望贤能之人越多越好,那用什么办法才能使贤能之人增多呢?墨子说:“贤能之人是国家的珍贵财富和社稷的辅佐之才,‘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家的贤能之士才能得到并逐渐增多。”就是说,要想得到贤士并使之越来越多,必须做到使他们富有,使他们地位尊贵,使他们受到尊敬,使他们享有荣誉。

  管仲老了之后,齐桓公忧心忡忡地问谋士宁戚:“管仲一旦去世,国家怎么管理呢?”宁戚说:“关键在于得贤而任之。”齐桓公又问:“怎样才能得贤?”宁戚回答说:“要开启贤士进身的道路,考察合格就加以任用,然后‘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这样天下的贤士就会纷纷前来投奔您了。”宁戚所说的“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与墨子所说的“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意思上差不多,都是说要使贤士的待遇优厚,并以礼相待。

  为什么要给优秀人才以优厚待遇?自古以来,这个问题要想得到所有人的理解是不可能的。有两种人最不理解:一种是那些自己没能力,又不肯学习和吃苦,却专在待遇上攀比别人,极力主张平均主义的人;另一种就是那些糊里糊涂,既无识人之明,又不懂人才重要的领导者了。如果这种人只是一个小单位的领导,尚为害不大;如果君主如此,那国家就会走向衰弱了。

  韩愈有一篇《马说》,用千里马比喻优秀人才。养一匹千里马与养一匹普通马,成本是不一样的,千里马一次要吃很多粮食,如果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在马槽里吃草料,它吃不饱,力不足,能力和优势就表现不出来。使用优秀人才与使用千里马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帅难求”。如果让一个优秀将帅,也同普通士兵一样扛着枪,背着包,气喘吁吁地急行军,那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运筹帷幄。如果一个君主这样对待将帅,那他就不用劳师动众地去打仗,干脆直接投降就行了。

  大凡头脑比较清醒的君主都懂得给贤才待遇从优的道理,一般也是这样做的。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出身于少数民族、在马背上锻炼出来的君主,但他在崇儒尊贤、厚待人才方面一点也不逊色。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世祖提拔重用了阿鲁浑萨理,并采用他的建议,建立集贤馆来接待从各地招来的人才。“凡饮食供帐,车服之盛,皆喜过望”,吃穿住行都超过了这些人才来之前的想象。对于那些不太合格的人,也给以赏赐,送他们回家。这时有一个在宣徽院任职的官员,认为集贤馆的供应太过丰厚了,就想搞点破坏,他将供应来京人才的物品饮食摆在内殿前面,希望皇帝看到这些东西。元世祖果然从殿前走过并问这是怎么回事,宣徽院那位官员赶忙报告道:“这是集贤馆每天供应一个人的东西。”元世祖一下就明白了,大怒道:“你想让我看见后减少它吗?即使十倍于此来接待天下人才,我还怕他们不来呢,更何况要减少它,那样谁还肯来呢?”这位官员被骂得羞愧而退。阿鲁浑萨理又对元世祖说:“国家设学校是培养人才之本,设立国子监培养博士弟子员,生活待遇也应优厚,这样可使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元世祖又采纳了他的建议。

  求贤是不是只要给他们高官厚禄就能解决问题了呢?古人的经验是不行。因为对贤士来说,还有比待遇优厚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他们要以礼相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看重他们的能力,珍视他们的成果。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月,朱元璋对管人事的吏部讲:“天下之务非贤不治,求贤之道非礼不行。”这应该是对求贤之道的最佳概括。

  求贤为什么还要待之以礼呢?你为我出力,我给你合适的待遇不就行了吗?雇工这样做或许可以,但求贤不行。孟子说:“对于一个人,如果只是养活他而不爱他,那就和养猪差不多;爱他而不恭敬他,就和畜养所喜欢的狗马差不多。恭敬之心在送给货币礼物之前就应具备。徒有恭敬的形式,而没有恭敬的实质,君子是不会被这种虚假的礼仪所留住的。”宋朝人陈亮在给皇帝的上书中对这个问题讲得更透一些,他说:“天下可以单纯用高官厚禄引诱上钩的人,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之士。”

  敬贤礼贤,做君主的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不能在贤士面前端主子架子。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在跟楚国交战,来到黄凤之陵时,鞋带开了,于是弯下腰来亲自系上。左右的人问晋文公:“不可以让别人给你系上吗?”晋文公说:“我听说,上等的国君,同他在一起的人都是他所敬畏的人;中等的国君,同他在一起的都是他所喜欢的好友;下等的国君,同他在一起的都是他可以任意支使侮辱的人。我虽然是个不怎么样的国君,但原来跟随先君的人还都在,所以我不能那样做。”像系鞋带、系衣扣这类事,自己能做的坚持自己做,而不劳烦、支使下属人员,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但却能反映一个领导者的素养。

  春秋时郑国的国相子产,也是个不爱摆架子的高官。子产去见一位叫壶丘子林的贤士,子产身为国相,与壶丘子林的弟子们坐在一起,坚持按年龄顺序就坐,而不讲究身份地位,并与他们真心诚意地讨论问题。

  明孝宗也是一位“优礼大臣”的皇帝,他常常把大臣叫到自己屋子里,从容地讨论问题,和颜悦色。李东阳有诗赞道:“近臣皆造膝,阁老不呼名。”这说明孝宗对近臣都能促膝谈心,对内阁大臣称先生而不直呼其名。

  同样是优秀人才,由于性格、阅历、背景等的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骄傲,有的谦虚;有的大方,有的拘谨;有的已颇有名气,有的“绿柳才黄半未匀”,等等,对待他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待有点骄傲的人,《吕氏春秋》是这样讲的:“有本事、有特长的士人,原本对君主就有些骄傲、看不起;而不贤明的君主,也看不起有本事的士人。他们天天相互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互契合呢?”“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越发对他们以礼相待,这样一来,士怎么能不归附他呢?士人归附了,天下人就会跟从他们归附。”优秀人才并不是各方面都完美无缺,有些骄傲也是常有的事,骄傲在一定的环境里也是会改变的。作为领导者,只要心想天下大事,完全可以开明一点,不必计较别人是不是瞧得起自己。正确的态度就是:你越骄傲,我越以礼相待。

  傲视上司的情况虽然有,但毕竟是少数,傲视君主的情况就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情况是:臣子见了君主诚惶诚恐;涉世不深、阅历不多的人才,初见高级官员时还往往怯生生的。因此,礼贤下士应该是君主和各级官员的基本素质。史载:“唐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进见的百官往往望而生畏,举止失当。太宗知道这种情况后,每次见到有人奏事,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这样能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以便了解治国理政的得失。”皇帝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手握大权的大臣同样也有令人见而却步的情况。明代徐阶四十三岁时,就掌握了辅佐选用官员的大权,他将严格要求自己言行的诫语张贴在公务大堂上,用来自警。按照惯例,吏部高官接见一般官员时,说不上几句话,以显示自己的严肃和冷峻。徐阶说:“像这样子,怎么能广泛选拔人才呢?”于是他痛下决心,放下架子,用好言语、好脸色待人。接见地方官员时,尽量坐得时间长一点,细细询问各地的重要事情,以及吏治和民间疾苦,并间杂交流一些对百姓生活关切和同情的话,借这样一个谈话的机会更好地了解下级官员。见到徐阶的人自己也很高兴,愿意向他言无不尽,因而徐阶在官员中的声誉更高了。掌管官员选拔任用的部门,在官员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正因如此,在这类部门中,大力倡导、牢固树立礼贤下士的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侯建良 刘玉华/著)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5日 01:1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