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领导者要有识才慧眼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古人治国用人的聪明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知兴替”的有益启发。共产党员网制作“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系列文章,从历史中选取若干典型故事,从用人的重要性、用人标准、用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经验、观点和做法。

  孔子的学生樊迟,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又问什么是“智”,孔子回答说:“知人。”这里的“知人”,就是“善于识别人”的意思。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善识人,贤愚不分,善恶不辨,那肯定做不成大事,甚至坏了大事,所以在识人用人上的糊涂是领导者最大的糊涂。

  作为有用人权的领导者,能不能识才,那结果是迥然不同的。据《史记·范雎列传》讲,范雎原是魏国人,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有一次跟着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看出范雎是个人才,派人赐给范雎十斤黄金,还有牛肉和酒,范雎不敢收。须贾知道此事后大怒,因为在他看来,范雎并不是什么人才,齐襄王之所以赐给他厚礼,只有一种可能,那一定是范雎向齐国出卖了情报。回国后,须贾即按照自己的判断向国相魏齐作了汇报。魏齐大怒,命人把范雎打得断了肋条掉了牙齿,然后用席子卷起来,扔在厕所里。喝醉酒的宾客把小便撒在范雎身上,故意糟蹋侮辱他。夜深之后,喝得酩酊大醉的魏齐以为范雎真的死了,同意看守把他丢出去,范雎这才得以逃生。恰在这时,秦国派使者王稽到了魏国,改名换姓的范雎设法见到了王稽。王稽并不认识范雎,也没有听说过范雎这个人。所以,王稽能不能识才,这时便成了范雎能不能转危为安、遇难呈祥的关键。史书上是这样说的:“语未竟,王稽知范雎贤。”两人交谈,话还没说完,王稽已经知道范雎是个了不起的贤能之人了,值得自己冒风险把他带回秦国去。结果,范雎见了秦昭王,先当客卿,后任丞相,使秦国变得更为强大。同样是一个范雎,须贾、魏齐对他视之如草芥,弃之如粪土;而王稽与他话未说完,便知其贤。范雎在魏,备受凌辱,性命难保;而在秦,却成了秦王的座上宾,并凭借自己的才能当上了国相。很显然,像须贾、魏齐这类人是有眼不识泰山,而王稽、秦昭王这样的人却是慧眼识珠。

  元代做过宰相的张养浩曾说:“为宰相不难,一心正、两眼明足矣。”当宰相的只要做到心正眼明就足够了。识别人才也是如此,做君主的,以及各级为政者,要想做到慧眼识才也不难,一是自己要正,包括人品正、观点正、作风正;二是眼睛要明,就是要有一定的识才经验和能力,不能“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金镶玉”,或者鱼目混珠。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因此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便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然而赵奢不认可自己的儿子,说他是“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一定是败军之将。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攻打赵国。这时赵奢已经去世,赵国大将廉颇率兵拒敌,采取固守的办法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于是,秦王采用范雎的离间计,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的就是让赵括当将军。赵王听信谣言,便要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蔺相如对赵王说:“您根据赵括的名声而用他带兵,就好像把琴上调音的柱子粘住再弹琴,是弹不出好听的声音来的。赵括只会背诵他父亲的兵书,但不会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啊!”赵王认定赵括是一定可以打败秦军的优秀将帅,根本听不进蔺相如的忠告。赵括到了前线后,改变了廉颇的战法,结果一败涂地,赵军士兵被秦军活埋了四十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王起用赵括的心是真诚的,他就是急于找到一个能马上打败秦军的统帅。但是他眼不明,不会识才,最要命的是他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样的人永远都是眼不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失败。

  有史料载,明太祖朱元璋“选官慎重”。有一次他在便殿同时召见了三位儒生,问他们在家以何为业。第一位儒生回答说:“我是务农的。”太祖便问他:“你知道稻子和麦子的秸秆有何不同吗?”这个儒生回答说:“稻子经三个季节而成熟,所以有三个节;麦子要经四个季节才成熟,故有四个节。”太祖说:“这是个懂得种庄稼艰难的人,可选拔任用为知州。”第二位儒生回答说:“我是从医的。”太祖于是问:“你知道蜂蜜也有苦的,胆汁也有甜的吗?”该儒生回答说:“蜜蜂采黄连花酿的蜜是苦的,狷猴因多食水果而胆汁是甜的。”太祖说:“这是个能够研究物理变化的人,可选拔到太医院任太医。”第三个儒生说:“我以教书为业。”太祖问:“你也有爱憎吗?”这位儒生回答说:“我喜爱善良的人,憎恶不善的人。”太祖说:“这是个懂道理、明是非的人,可选拔到国子监任助教。”朱元璋在这里是用面试谈话的方式考察人才,关键是他不搞那类对鉴别人才没多大用处的虚题套话,而善于抓住问题的根本,并根据考生对问题的具体回答,抽象出考生的一般品行和特长,第一位考生懂得稼穑艰难,第二位喜欢研究物理变化,第三位是非分明,据此就可以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

  在我们承认英明领导者慧眼识珠的同时,也不要对领导者“独具慧眼”而过分迷信。《明实录·太祖实录》有载: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行,了解民情,到一个酒店里喝酒时遇到一个国子监的学生。他问监生是哪里人,监生说:“四川重庆人。”明太祖说:“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监生应声对说:“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太祖大喜,又举起一片垫桌子腿的木楔让他赋诗。监生吟道:“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定向人间治不平。”太祖叹赏。第二天召见该生,任命他为按察使。这个监生当了按察使以后干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即使称职,朱元璋这种录用办法也不足取,这跟上一个例子有所不同。上一个例子是,有关部门从各地选拔出来的儒生,最后经皇帝验看敲定和安排职位。而这一次是皇帝微服私访,在酒店偶遇监生,仅凭一对一诗就加以重用,虽说能看出这个监生有文采、有抱负,但其他情况都不了解。按照规定,监生学习期满,通过考试加考核,由吏部拟定职位,报皇帝批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安排县级官员,而朱元璋没等他毕业,一下子就任命他为按察使这样一个主管一省司法的副省级官员。也只有皇帝,才有这样不受约束的用人特权。

  总而言之,识别人才是一个领导者,特别是高级领导者的应备素质;另外,即使是有识才慧眼的领导者,也应遵守任用程序,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任用质量,减少失误。(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侯建良 刘玉华/著)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7日 00:40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