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用人如器弃短用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选才用人的管理思想,认识到“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古人治国用人的聪明智慧,足以让后人从中受到“知兴替”的有益启发。共产党员网制作“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系列文章,从历史中选取若干典型故事,从用人的重要性、用人标准、用人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用人思想、经验、观点和做法。

  “用人如器”(或“使人如器”等)这个词的意思是:用人和使用器物是一个道理,器物各有各的用处,一个善于使用器物的人,能够合理使用各种器物,让它们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用人也是如此,应该弃人之短,用人之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古人喜欢以木匠善用木材的道理来说明用人如器的思想,他们把心灵手巧的木匠称为“巧工”或“巧匠”,把木匠善于使用木材称为“巧匠(巧工)制木”。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共著的《淮南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贤明的君主使用人才,就好像巧工制木的道理一样,用大木料制造舟船、房柱房梁等,用小木料制造船桨,做木楔子等;用长木料做屋檩房椽,用短木料做柱子上的横木。木料不论大小长短各得其所,不管方的圆的各有所用……因此说山林荒野中的材料尚无可弃之物,何况于人呢?”

  “用人如器”,实质是合理使用,关键是弃短用长。那么,为什么要用人如器、弃短用长呢?用人如器、弃短用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综合古人观点,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

  从使用人才的角度看,如能用人之长,则世无弃才;若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

  对于为什么用人要弃短用长,《淮南子·主术训》里有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原话是这样讲的:“人固难全也,权而用其长而已矣。”意思是说,人本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能是使用他们的长处罢了。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字:一是“固”;二是“权”。“固”是“本来”的意思,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想用一个什么都好、什么都能的人,是找不到的;“权”是“姑且”“变通”的意思,找不到完美的人,只能是挑选一个虽然有缺点,但其长处尚能胜任工作需要的人。一“固”一“权”,就把为什么要弃短用长的道理说清楚了。

  “人固难全”,说得还算比较委婉,还有人说得更直接一些。明代人薛瑄说:“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人才矣。”

  如果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且想用一句正面的、高度概括的话来表达这一意思的话,那唐太宗的下面这句话便可当之无愧了:“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问:既然“人固难全”,“人不可以求备”,那么还能要求“德才兼备”吗?其实,要求德才兼备与要求完美无缺不是一回事。品德过得硬,加上某些方面,甚至某一方面才能比较突出,就可以说是德才兼备;而且对于品德好,也不是要求完美得一点缺点和过失都没有,而是辩证地看,看本质,看大节。

  清代康熙朝的县令顾嗣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人与其他天下万物一样,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有舍短就长,才能使他们各有所用。

  从人才发展的角度看,如能用人之长,则是给人以发展机会

  人来到世界上,无论能力大小,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有用之人,能力强一点的还希望做到有为有位,谁都不希望成为一个被抛弃的无用之人。左宗棠讲过一句话:对人“非奖其长、护其短,不能尽人之力”;“非令其优劣得所,不能尽人之用”。就是说,对于各类人才,必须舍短用长,使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各得其所,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唐代人李觏说:“人没有没才能的,才能没有不可用的。用人的才能,只要取其所长,使用得当,那么天下的人才都会像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运用自如。”用人之长,安排合理,用起来自然就顺手。

  古代凡立志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并不十分在乎金钱财富,而最在乎的是能有一个可以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使自己的作用能被社会所承认。他们将自己的才能未被领导者重视称为“怀才不遇”,将不得已在不重视自己的领导人手下工作称为“明珠暗投”,而将对自己的举荐和重用称为“再造之恩”,这些都反映了他们渴望得到重用,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迫切心情。康熙皇帝是一位爱惜人才的英明君主,他理解、重视人才的感受,并认为那种对人才求全责备的做法是不厚道的行为。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弃短取长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别人稍有欠缺就加以指责,这是不符合忠厚宽容精神的。”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要想吸引和使用广大人才,就必须坚持弃短用长的用人原则

  若求全责备,国家几无可用之人;弃短用长,则广大人才皆有可用。长短互补,自然就能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唐太宗曾责怪宰相封德彝不注意举荐人才。封德彝分辩说,自己是尽心努力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优秀人才。太宗听了很生气,说:“过去的圣明君主,使用人才就跟使用器物一样,即用其所长,他们并没有向别的时代借用人才,都是在当代选拔人才。难道说还要等到梦见傅说、遇到吕尚,然后再去治理国家吗?哪一个朝代没有贤人,只怕是我们不了解罢了!”一番话把封德彝说得羞愧而退。唐太宗的这番话充满哲理:要想把国家治理得好,必须得到众多优秀人才;而要想得到优秀人才,必须坚持使人如器、用人所长的用人方针。

  朱元璋的见解同样深刻。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与群臣谈论治国方法,其中说道:“建造大厦的,必然要依靠众多工匠;治理天下的,必然依赖于群才。然而人的才能有长有短,正如工匠的技艺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一样。善于砍木的不能开凿石头,善于制造车轮的不能制造舟船。如果在用人的时候,量能授官,则无不可用之才。”朱元璋在这里所讲的关于“治天下必赖于群才”的观点、关于“量能授官,则无不可用之才”的观点,与唐太宗的观点如出一辙。

  树立和坚持用人如器、舍短用长的用人思想,对于治国理政的重大意义,不仅像李世民、朱元璋等具有宏图大略的政治家有深刻体会,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文人谋士也都有充分认识。例如,深受元世祖器重的谋臣刘秉忠在上书中说:“贤明的君主用人,就好像高明的木匠用材,根据木材的粗细长短,按照尺寸画线施工”“用人做到人尽其才,则是成功之道。”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也曾向朱元璋建议说:“您想要任用贤人,就应当使人如器,只有做到避短用长,才会取得功效从而有利于国家大事。”他们讲的都是一个道理:要做好国家大事,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只有坚持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才会成功。(摘编自《中国古代用人思想》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侯建良 刘玉华/著)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3日 00:24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